一种易固定型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0082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固定型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固定型胃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上凡不能经口腔进食的病员或需要洗胃的病员,均需要安置胃管,通过胃管注入清水、食物、药物。为了避免胃管在注入清水、食物、药物或病员在翻身时脱落,一般都需要将胃管固定,现有胃管常采用医用胶布进行固定,但是由于皮肤分泌的油脂很容易将胶布浸湿,影响胶布的粘性,而胃管表面又是非常光滑的,极易导致固定胶布滑落,从而引起胃管脱出,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092802U于2015年I月14日公开了一种胃管,包括胃管本体和固定带,胃管本体外壁圆周方向具有至少I个凹槽,固定带两端分别设有卡块,卡块与凹槽相卡合。该实用新型解决了胃管用胶布固定易脱落的问题,使胃管易固定且不易脱落。但是,该实用新型用固定带通过头部进行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头部的活动使得头部与固定带接触的地方擦伤受损,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固定型胃管,使用方便,固定效果好,不易脱落,且不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
[000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易固定型胃管,包括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包括外注射段、鼻腔接触段和内置段,所述鼻腔接触段设有外固定结构,所述外固定结构包括与鼻翼固定的外侧固定部和与鼻中隔固定的内侧固定部,所述外侧固定部包括外侧固定片,所述外侧固定片围成一个鼻翼固定槽,所述内侧固定部包括内侧固定片,所述内侧固定片形成一个中隔固定槽。
[0005]作为优选,所述内置段设有内固定结构,所述内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内置段外圈上的气囊圈。
[0006]作为优选,所述气囊圈通过沿着所述胃管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侧管与设置在所述外注射段的气阀件相连通。
[0007]作为优选,所述侧管内设置有导丝,方便胃管的插入。
[0008]作为优选,所述气囊圈为记忆性气囊圈。
[0009]作为优选,所述外侧固定片和所述内侧固定片呈波浪形,增大摩擦,固定更平稳。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中隔固定槽的槽底设有膨大部,固定起来与鼻中隔适配,更舒适,效果也更好。
[0011]作为优选,所述气阀件包括与所述侧管密封连接的气阀头,所述气阀头内设有注射体,操作简单。
[0012]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夕卜固定部的固定,使得胃管固定效果好,不易脱落,且不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如附图1所示,一种易固定型胃管,包括胃管主体,沿着胃管插入的方向,胃管主体包括暴露在外的外注射段11、在鼻腔内的鼻腔接触段12和位于鼻腔后至胃内的内置段13 ;外注射段11的端口设有端盖10。鼻腔接触段12设有外固定结构2,包括与鼻翼固定的外侧固定部21和与鼻中隔固定的内侧固定部22。外侧固定部21包括外侧固定片,围成一个鼻翼固定槽;内侧固定部22包括内侧固定片,形成一个中隔固定槽221,中隔固定槽的槽底设有膨大部,与鼻中隔的外轮廓向适配,固定更好,患者使用也舒适;外侧固定片和内侧固定片的内表面均呈波浪形,增大摩擦,不容易滑脱。
[0018]实施例2:
[0019]—种易固定型胃管,如附图2所示,包括胃管主体,沿着胃管插入的方向,胃管主体包括暴露在外的外注射段11、在鼻腔内的鼻腔接触段12和位于鼻腔后至胃内的内置段13 ;外注射段11的端口设有端盖10。鼻腔接触段12设有外固定结构2和内固定结构3,其中,外固定结构2包括与鼻翼固定的外侧固定部21和与鼻中隔固定的内侧固定部22。外侧固定部21包括外侧固定片,围成一个鼻翼固定槽;内侧固定部22包括内侧固定片,形成一个中隔固定槽221,中隔固定槽的槽底设有膨大部,与鼻中隔的外轮廓向适配,固定更好,患者使用也舒适;外侧固定片和内侧固定片的内表面均呈波浪形,增大摩擦,不容易滑脱。内固定结构3为设置在内置段13下部外圈上的气囊圈,气囊圈通过沿着所述胃管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侧管4与设置在外注射段11的气阀件5相连通,气阀件5包括与所述侧管4密封连接的气阀头51,气阀头51内设有注射体52,注射体52采用橡胶材质,类似于安培瓶瓶塞,通过注射器可以插入充气或放气,另外,侧管4内还设置有导丝6,使得胃管的插入更高效,导丝6注射体52外,通过注射体52对其一端固定。
[0020]实施例3:
[0021]—种易固定型胃管,包括胃管主体,沿着胃管插入的方向,胃管主体包括暴露在外的外注射段11、在鼻腔内的鼻腔接触段12和位于鼻腔后至胃内的内置段13。鼻腔接触段12设有外固定结构2和内固定结构3,其中,外固定结构2包括与鼻翼固定的外侧固定部21和与鼻中隔固定的内侧固定部22。外侧固定部21包括外侧固定片,围成一个鼻翼固定槽;内侧固定部22包括内侧固定片,形成一个中隔固定槽221,中隔固定槽的槽底设有膨大部,与鼻中隔的外轮廓向适配,固定更好,患者使用也舒适;外侧固定片和内侧固定片的内表面均呈波浪形,增大摩擦,不容易滑脱。内固定结构3为设置在内置段13下部外圈上的气囊圈,气囊圈采用记忆性材质,在外界,其处于扁平状态,在体内体温条件下,其形成膨胀起的固定圈结构,起到固定作用。
【主权项】
1.一种易固定型胃管,包括胃管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主体包括外注射段(11)、鼻腔接触段(12)和内置段(13),所述鼻腔接触段(12)设有外固定结构(2),所述外固定结构(2)包括与鼻翼固定的外侧固定部(21)和与鼻中隔固定的内侧固定部(22),所述外侧固定部(21)包括外侧固定片,所述外侧固定片围成一个鼻翼固定槽,所述内侧固定部(22)包括内侧固定片,所述内侧固定片形成一个中隔固定槽(2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易固定型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段(13)设有内固定结构(3),所述内固定结构(3)为设置在所述内置段(13)外圈上的气囊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易固定型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圈通过沿着所述胃管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侧管(4)与设置在所述外注射段(11)的气阀件(5)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易固定型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管(4)内设置有导丝(6)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易固定型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圈为记忆性气囊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易固定型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固定片和所述内侧固定片的内表面均呈波浪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易固定型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固定槽(221)的槽底设有膨大部。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易固定型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件(5)包括与所述侧管(4)密封连接的气阀头(51),所述气阀头(51)内设有注射体(52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固定型胃管,包括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包括外注射段、鼻腔接触段和内置段,所述鼻腔接触段设有外固定结构,所述外固定结构包括与鼻翼固定的外侧固定部和与鼻中隔固定的内侧固定部,所述外侧固定部包括外侧固定片,所述外侧固定片围成一个鼻翼固定槽,所述内侧固定部包括内侧固定片,所述内侧固定片形成一个中隔固定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外固定部的固定,使得胃管固定效果好,不易脱落,且不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
【IPC分类】A61M25/04, A61J15/00, A61M25/02
【公开号】CN204910147
【申请号】CN201520641558
【发明人】杨芬, 陈王丽
【申请人】杨芬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