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下关节撑开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22503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距下关节撑开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粉碎性关节内跟骨骨折手 术中辅助复位骨折及关节间隙的显露的距下关节撑开器。
【背景技术】
[0002]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占成人骨折的2%,足部骨折的60%,而跟骨关节内骨折占 所有成人跟骨骨折的70%。跟骨是人类足部最大的跗骨,具有四个关节面,后关节面为主 要的负重面,通过后关节面的骨折往往由于难以解剖复位而在手术治疗方法上存在众多争 议。由于保守治疗较差的预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存在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则成 为首选的治疗方法。针对跟骨粉碎性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及骨块的复位,传统的手术方式为 斯氏针牵引及撬拨复位。但是在临床操作中,由于牵引力度、方向导致关节面及骨折块复位 不佳以及手术时间延长而导致软组织并发症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距下关节撑开器,包括外固定架、撑开杆和斯氏 针,所述外固定架整体呈半环形,该外固定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撑开杆锁定部,该撑开杆锁 定部上设有撑开杆固定孔,该外固定架上还设有斯氏针固定孔位,斯氏针固定孔位设有数 个,均匀分布;所述外固定架共有两个,对称设置,两个外固定架之间设有撑开杆,该撑开杆 两端穿过撑开杆固定孔,通过螺母与外固定架固定;所述撑开杆上设有一伸缩控制块,该伸 缩控制块整体呈六棱柱形,伸缩控制块的一侧设有一扳杆;所述该撑开杆共有两个,对称设 置;所述斯氏针通过斯氏针固定螺栓与外固定架连接,该斯氏针固定螺栓固定在外固定架 的斯氏针固定孔位内,斯氏针夹在斯氏针固定螺栓与外固定架之间;所述斯氏针共有两个, 分别设于两个外固定架的外侧。
[000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撑开杆锁定部的厚度比外固定架的厚度低。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固定架的外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起 部,凸起部上同样设有斯氏针固定孔位。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斯氏针固定螺栓的头部为一长方体,两侧设 有倒圆角。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距下关节撑开器对于术中辅助复 位跟骨骨折具有如下优势:一、跟骨外侧"L"型扩大切口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时患者为健侧 卧位,若术中需要行内侧辅助切口时,侧卧位常导致手术视野受阻,距下关节撑开器其主体 位于患肢后侧,患者手术体位可采用仰卧位,外固定架可根据术中情况内外旋患肢,充分暴 露跟骨内外侧,同时也避免患者侧卧位可能出现的术中体位并发症;二、距下关节撑开器, 其半环形主体位于小腿后侧,撑开杆与跟骨间具有较大间隙,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对于手术 视野及内固定物放置操作的影响;三、位于跟腱附着点的跟骨结节,在跟骨粉碎性骨折时, 多由于轴向的暴力作用以及跟腱的牵拉而出现上移及内翻,后结节骨块的复位对于恢复跟 骨高度和BGhler角至关重要,通过距下关节撑开器从内外侧逐渐撑开距下关节并将上移 内翻的后结节骨块逐步复位,机械式的逐渐牵引撑开复位有利于牵引状态及后结节骨块复 位的维持,避免了徒手牵引力量偏斜和难以长时间维持的情况,相比于国内外学者应用单 边骨折撑开器,双边撑开的距下关节撑开器通过调整内外侧撑开程度达到纠正后结节骨块 上移内翻移位,同时双边撑开也避免了后结节骨块在矢状面上的旋转移位;四、距下关节撑 开器由两枚半环形外固定架及两枚撑开杆构成,具有取材简便,安装快捷的优点,机械式复 位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避免长时间刺激术区软组织。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001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撑开示意图;
[0012] 图5为外固定架的正视图;
[0013] 图6为外固定架的仰视图;
[0014] 图7为撑开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8为斯氏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9为斯氏针固定螺栓的爆炸图;
[0017] 图10为斯氏针固定螺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距下关节撑开器,包括外固定架1、撑开杆2 和斯氏针3,所述外固定架1整体呈半环形,该外固定架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撑开杆锁定部 101,该撑开杆锁定部101的厚度比外固定架1的厚度低,撑开杆锁定部101上设有撑开杆 固定孔102,该外固定架1上还设有斯氏针固定孔位103,斯氏针固定孔位103设有数个,均 匀分布;所述外固定架1的外周还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起部104,凸起部104上同样设有 斯氏针固定孔位103,外固定架1共有两个,对称设置,两个外固定架1之间设有撑开杆2, 该撑开杆2两端穿过撑开杆固定孔102,通过螺母与外固定架1固定;所述撑开杆2上设有 一伸缩控制块201,该伸缩控制块201整体呈六棱柱形,伸缩控制块201的一侧设有一扳杆 202,通过扳杆202转动伸缩控制块201,从而调节撑开杆2的长度;所述该撑开杆2共有两 个,对称设置;所述斯氏针3通过斯氏针固定螺栓301与外固定架1连接,该斯氏针固定螺 栓301固定在外固定架1的斯氏针固定孔位103内,斯氏针3夹在斯氏针固定螺栓301与 外固定架1之间,通过调正斯氏针固定螺栓301安装的斯氏针固定孔位103的位置可以达 到调节斯氏针3位置的目的,该斯氏针固定螺栓301的头部302为一长方体,头部302的两 侧设有倒圆角;所述斯氏针3共有两个,分别设于两个外固定架1的外侧。该距下关节撑开 器其主体位于患肢后侧,患者手术体位可采用仰卧位,半环形的外固定架1可根据术中情 况内外旋患肢,充分暴露跟骨内外侧,同时也避免患者侧卧位可能出现的术中体位并发症。
[0020] 2011年5月~2013年7月期间笔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关节内骨 折22例,随机分为距下关节撑开器术中辅助复位组及斯氏针牵引及撬拨辅助复位组各11 例。通过两组病例的对比,应用距下关节撑开器术中辅助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 性关节内骨折获得更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0021] 一、临床资料
[0022] 1. 1 一般资料
[0023] 纳入标准:(1)单侧闭合性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2) BOhler角和Gissanes角 均发生明显改变;(3)行外侧"L"形扩大切口,跟骨外侧接骨板内固定;(4)未合并其他部 位骨折及损伤;(5)未合并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内科疾病。根据上述标准入选 患者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1例。
[0024] A组为距下关节撑开器术中辅助复位组:男10例,女1例。年龄19~47岁,平均 36. 4±9. 38岁。致伤原因为高处坠落伤。骨折按Sanders分型:111型7例,IV型4例。
[0025] B组为斯氏针牵引及撬拨辅助复位组:男9例,女2例。年龄19~58岁,平均 38. 5± 13. 87岁。致伤原因均为高处坠落伤。骨折按Sand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