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23069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导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造影子弹头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鼻胃肠管由不同材质的导管与接头装配组成,一般材质有PVC、硅胶、橡胶、TPU等,预期用途是将营养液或流质食物经鼻腔直接送入胃部或肠部或对胃肠部清洗、排空、灌注、减压等。使用过程如下:
[0003]1、备齐用物至病床旁,核对姓名、床号,解释并取得合作。
[0004]2、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取半卧位或坐位;打开无菌盘,将治疗巾取出置于病人颂下,弯盘置于颊旁。
[0005]3、准备插管:⑴戴手套。⑵检查鼻胃肠管情况。⑶将引导钢丝完全插入管道,使钢丝末端连接柄与鼻胃肠管连接头固定。⑷检查、清洁鼻腔,观察鼻腔是否通畅。(5)测量鼻胃肠管插入长度: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由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作一标记;另外在记号外25cm和50cm处再各做一标记。(6)取石錯油纱布润滑鼻胃肠管。
[0006]4、插入鼻胃肠管管:⑴左手持纱布托住鼻胃肠管,右手持镊子夹住鼻胃肠管前端,沿选定侧鼻孔轻轻插入。⑵当鼻胃肠管插入至10 - 15cm(咽喉部)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插管:①清醒患者:嘱病人做吞咽动作,顺势将鼻胃肠管向前推进至第一个标记长度。②昏迷病人: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颂骨靠近胸骨柄将鼻胃肠管缓慢插入至第一个标记长度。⑶病人如出现剧烈恶心、呕吐,应暂停插入,嘱病人深呼吸或张口呼吸,休息片刻后再插至第一个标记长度。插管动作应轻稳,特别是在通过食管三个狭窄处时(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以免损伤食道粘膜。⑷用压舌板检查鼻胃肠管是否盘曲在口腔。
[0007]5、第一个标记位置应在胃内,此时应验证鼻胃肠管是否在胃内:在鼻胃肠管末端连接注射器抽吸,能抽出胃液;将鼻胃肠管末端置于温开水中,无气泡逸出;置听诊器于胃部,用注射器快速经鼻胃肠管向胃内注入1ml空气,可听见气过水声;最为理想的方法是通过X线透视或抽取液体测定PH值以确定管道的位置。
[0008]6、确认鼻胃肠管在胃内后,向管道内注入至少20ml无菌生理盐水,将引导钢丝撤出管道约25cm,继续插管至第二个标记处,最后将钢丝全部撤出。采用盲插的方法将鼻胃肠管继续送至第三个标记处(注意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回抽,若有胆汁抽出,则确定在十二指肠内,此时固定。若为螺旋形鼻胃肠管,不应将鼻胃肠管固定于鼻部,而应将管道悬空约40cm,再将鼻胃肠管固定于近耳垂部。在胃肠动力正常的情况下,管道会在8-12小时内通过幽门,当管道的第三个标记到达病人的鼻部后再固定。
[0009]7、固定:采用胶布加系带双重固定胃管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少胃管及营养管脱落发生率。鼻胃肠管末端用别针固定在枕边、大单或病人衣领处。
[0010]8、通过X线透视确定管道的位置正确后即可进行肠内营养。
[0011]9、拔管:⑴拔管前准备:①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管道;②铺治疗巾在病人颂下,置弯盘在病人颊下,松开别针,夹紧鼻胃肠管末端(避免在撤出管道的过程中有残余液体进入气管),轻轻揭去固定的胶布及盘带。⑵拔出鼻胃肠管: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鼻胃肠管,边拔边用纱布擦管,嘱病人深呼吸,在病人呼气时拔管,到咽喉处(剩余15cm左右)快速拔出。⑶将鼻胃肠管放入弯盘,移出病人视线,清洁病人口鼻、面部,去除胶布痕迹,协助病人漱口,整理床单位,采取舒适卧位。
[0012]目前临床使用的鼻肠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0013]1、直接插过幽门的成功率很低,需要借助胃肠自身的蠕动或者重力的作用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空肠,一般需要等待12 - 24小时才能抵达营养部位,成功率低。
[0014]2、鼻肠管头端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头端闭口加侧切口,这种方式较容易造成管体堵塞;另一种是头端开口加侧切口,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部分堵塞问题,但端头在置入的过程中对胃肠壁的刺激比较大,易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1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管组件。
[0016]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导管组件,包括头端、管子、接头、导丝及手柄,管子的一端连通所述的头端,管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接头;所述的导丝活动式地伸入管子内,导丝的第一端能伸入所述的头端,第二端活动式地穿过接头后与所述的手柄相连;头端的内部形成空腔,外型由两段一体成型,一段呈侧面带切口的圆柱状,切口与空腔相通,另一段呈圆锥状或外凸弧面的尖头状,该段封闭,该段的顶点呈圆弧面过渡;头端的一端端面形成开口,该开口与空腔相通,该开口连通所述的管子。
[0017]所述的导管组件,头端开口处的外壁呈倒角状。
[0018]所述的导管组件,管子上沿其长度方向印刷有刻度。
[0019]所述的导管组件,管子的内外径比值0.58?0.68。
[0020]所述的导管组件,管子内壁经润滑处理。
[0021]所述的导管组件,导丝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采用8字形绕法。
[0022]所述的导管组件,能伸入头端的导丝一端呈椭圆体状。
[0023]所述的导管组件,导丝的表面经润滑处理。
[0024]本实用新型导管组件保证了管子内腔大流量,同时其管子的支撑性好,便于置管;管子内壁、导丝外壁经润滑处理,表面顺滑,防止堵管,导丝插拨顺滑,阻力小。导丝的支撑性好,便于置管;导丝端部为椭圆体形,无焊接,相比焊接的圆点更能保护粘膜受损,避免导丝端头插伤、划伤粘膜。头端采用侧切出液口,阻力小,出液量大;头端形状类似子弹头,置管时受力面为圆弧面,不会刮伤粘膜;且头端嵌件注塑,与管子过渡平滑,手摸无台阶感。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头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头端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头端的正视图。
[0029]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0030]图6是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图6的A部剖视图。
[0032]图8是图6的B部放大图。
[0033]图9是图6的C部放大图。
[0034]图示中,1-头端、2 -管子、3 -印刷刻度、4 -接头、5 -导丝、6 -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36]如图1 -9所示,本实施例全造影导管组件包括头端1、管子2、接头4、导丝5、手柄6,管子2上沿其长度方向印刷有刻度3。
[0037]管子2的一端连接头端1,头端I的内部形成空腔,外型由两段构成,一段呈侧面带切口 1-1的圆柱状,另一段1-3呈外凸弧面的尖头状(该端也可以是圆锥状),尖头的顶点1-3-1呈圆弧面过渡,该段封闭。切口 1-1沿头端I的长度方向延伸,与空腔相通。头端I的一端端面形成开口 1-2,该开口与内部空腔相通,其连通管子2。头端开口处的外壁呈倒角状,以便于管子2平滑过渡。头端I采用侧切出液口,阻力小,出液量大。头端嵌件注塑,与管子2过渡平滑,手摸无台阶感。头端I的整体形状类似子弹头,置管时,其受力面为圆弧面,不会刮伤伤者粘膜。
[0038]管子2的另一端插接接头4。管子2采用全造影线TPU原料(在医院用X光照射,导管在X显像片上呈现白色,用于X光下确定导管位置)制成(解释一下全造影线),造影剂添加比例20%?50% (此处为重量比,造影剂如硫酸钡,将其调成混悬液吞服或灌肠用于消化道造影),造影效果良好;管子2的内外径比值0.58?0.68,能保证内腔大流量,同时管子支撑性更好,便于置管;管子内壁经润滑处理,表面顺滑,防止堵管。采用的润滑处理溶液配置为润滑液:稀释剂=1:10?60 (此处为重量比,润滑液可选用医用分散液;稀释剂可选用医用级挥发性硅油)。
[0039]管子2内置活动式导丝5,导丝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其能防锈,且管子支撑性好,便于置管。导丝5采用8字形绕法,以减少与管子内壁摩擦,表面经上述润滑溶液处理,拔出顺滑,阻力小。导丝5的头端5-1呈椭圆体状,无焊接,相比焊接的圆点更能保护粘膜受损,避免导丝头端插伤、划伤粘膜。导丝的头端5 -1能伸入头端I的开口及内部空腔。导丝的另一端活动式地穿过接头4后,与手柄6相连。
[004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导管组件,包括头端、管子、接头、导丝及手柄,管子的一端连通所述的头端,管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接头;所述的导丝活动式地伸入管子内,导丝的第一端能伸入所述的头端,第二端活动式地穿过接头后与所述的手柄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的内部形成空腔,外型由两段一体成型,一段呈侧面带切口的圆柱状,切口与空腔相通,另一段呈圆锥状或外凸弧面的尖头状,该段封闭,该段的顶点呈圆弧面过渡;头端的一端端面形成开口,该开口与空腔相通,该开口连通所述的管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是:头端开口处的外壁呈倒角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是:管子上沿其长度方向印刷有刻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是:管子的内外径比值0.58?0.68。5.如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是:管子内壁经润滑处理。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是:导丝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采用8字形绕法。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是:能伸入头端的导丝一端呈椭圆体状。8.如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是:导丝的表面经润滑处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导管组件,包括头端、管子、接头、导丝及手柄,管子的一端连通所述的头端,管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接头;所述的导丝活动式地伸入管子内,导丝的第一端能伸入所述的头端,第二端活动式地穿过接头后与所述的手柄相连;所述头端的内部形成空腔,外型由两段一体成型,一段呈侧面带切口的圆柱状,切口与空腔相通,另一段呈圆锥状或外凸弧面的尖头状,该段封闭,该段的顶点呈圆弧面过渡;头端的一端端面形成开口,该开口与空腔相通,该开口连通所述的管子。本实用新型导管组件保证了管子内腔大流量,同时其管子的支撑性好,便于置管;管子内壁、导丝外壁经润滑处理,表面顺滑,防止堵管,导丝插拨顺滑,阻力小。
【IPC分类】A61M25/098, B29C45/14, A61M25/00, A61M3/02, B29D23/00, A61J15/00
【公开号】CN204932313
【申请号】CN201520718940
【发明人】曹赞, 刘振茂
【申请人】曹赞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