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测压功能的自张紧单气囊双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642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测压功能的自张紧单气囊双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含测压功能的自张紧单气囊双腔管。
【背景技术】
[0002]双气囊三腔管是公知的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曲张及破裂引起大出血的压迫性止血器械。但存在着以下问题:1、外置双气囊较长且管体粗壮,插入及抽出操作难度大,易导致食管和鼻腔粘膜受损出血;2、操作中,三个腔口的操作各不相同,且食管囊和胃囊需要充气的量不同,易混淆导致误操作;3、需要通过滑轮绳索吊挂250-500克重物牵引6-24小时,有的甚至超过24小时,患者需要持续保持仰卧体位,感知体验差,且不便于搬动和转运;4、充气腔口没有截止阀,需要依靠夹闭止血钳防止漏气,效果较差;5、三腔二囊管内气体压力难以感知,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按照不同病患定压力压迫止血,且在充气后,难以判断漏气情况并予以补气操作,容易因腔体漏气而造成止血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含测压功能的自张紧单气囊双腔管。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测压功能的自张紧单气囊双腔管,包括双腔管、气囊、自张紧装置、气压计及截止阀;
[0005]所述双腔管底端封闭,双腔管外壁上环绕设有气囊;
[0006]所述双腔管内设有两个管腔,分别为胃吸引管腔和气囊充放气管腔:
[0007]所述胃吸引管腔的底部设有侧孔,所述气囊充放气管腔与气囊相通;
[0008]所述自张紧装置包括壳体、挡盖及预紧弹簧,所述挡盖、预紧弹簧及壳体依次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伸出侧钩;
[0009]所述气压计和截止阀分别安装在气囊充放气管腔的顶端处。将双腔管的底部伸入食管内,气囊位于贲门口处,将壳体的侧钩与上颚牙齿或牙床相钩合后,通过气囊充放气管腔对气囊进行充气,充气后的气囊呈椭球体并卡在胃部贲门口,以达到压迫胃底曲张静脉、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所述胃吸引管腔能够通过双腔管底部的侧孔将胃液引流或向胃内注入流食、药液;所述气囊包裹于侧孔上方的双腔管外壁上,所述气囊充放气管腔的底部与气囊相连通,其顶端与充气装置连通,当对气囊充放气管腔进行充气时,气体经气囊充放气管腔进入气囊内,气囊充气后呈椭球体;所述自张紧装置用于提供预紧力,使用时将侧钩与上颚牙齿或牙床相钩合以实现固定,并依靠壳体与挡盖间的预紧弹簧提供预紧力,来替代以往通过滑轮绳索吊挂重物的作用;所述气压计用于实时检测气囊内的气体压力,气压计上端的截止阀用于对气囊内的气体体积进行控制,在气囊充气完成后,关闭截止阀,避免气囊内气体跑出,当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气压计上显示的气囊内的气体压力下降,则打开截止阀,通过气囊充放气管腔往气囊内充气到预定压力,在完成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治疗后,截止阀自然释放气囊内的气体,或者用针筒等其他设备将气囊内的气体抽出,随后就可以将本装置从患者体内取出。
[0010]优选地,所述的挡盖为圆形板状结构,该挡盖的中心安装在所述双腔管的外壁上;
[0011]所述预紧弹簧环绕双腔管的外壁;
[0012]所述壳体呈圆盘状,该壳体托住所述弹簧及挡盖。
[0013]所述的气囊为葫芦形,气囊上部为食道段,气囊下部为胃段;
[0014]所述食道段的直径小于胃段气囊。气囊内注入一定的气量,可以使两部分气囊膨胀成不同的形状,分别适应食管段和胃段的解剖形态。
[0015]优选地,所述的侧孔的个数为3个。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入体体积小、患者体验感好、安全可靠,其结构简单且容易操作,能够为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提供有效的治疗。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
[0020]1-双腔管2-气囊3-自张紧装置
[0021]4-气压计5-截止阀11-侧孔
[0022]12-胃吸引管腔13-气囊充放气管腔31-固定壳体
[0023]32-挡盖33-预紧弹簧311-侧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含测压功能的自张紧单气囊双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腔管1、气囊2、自张紧装置3、气压计4及截止阀5 ;
[0027]所述双腔管1底端封闭,双腔管1外壁上环绕设有气囊2 ;
[0028]所述双腔管1内设有两个管腔,分别为胃吸引管腔12和气囊充放气管腔13:
[0029]所述胃吸引管腔12的底部设有侧孔11,所述气囊充放气管腔13与气囊2相通;
[0030]所述自张紧装置3包括壳体31、挡盖32及预紧弹簧33,所述挡盖32、预紧弹簧33及壳体31依次连接,所述壳体31的一侧伸出侧钩311 ;
[0031]所述气压计4和截止阀5分别安装在气囊充放气管腔13的顶端处。
[0032]所述的气囊2为葫芦形,其上部为食道段气囊,下部为胃段气囊;
[0033]所述食道段气囊的直径小于胃段气囊的直径。
[0034]所述的侧孔11的个数为3个。
[0035]所述胃吸引管腔12能够通过双腔管1底部的侧孔11将胃液引流或向胃内注入流食、药液;
[0036]所述气囊2包裹于侧孔11上方的双腔管1外壁上,所述气囊充放气管腔13的底部与气囊2相通,其顶端与充气装置相通,当对气囊充放气管腔13进行充气时,气体经气囊充放气管腔13进入气囊2内,气囊2充气后上段呈柱状体,下段呈椭球体,如图2所示。
[0037]将双腔管1的底部伸入食管内,气囊2位于贲门口处,将壳体31的侧钩311与上颚牙齿或牙床相钩合后,通过气囊充放气管腔13对气囊2进行充气,充气后的气囊2呈椭球体并卡在胃部贲门口,以达到压迫胃底曲张静脉、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0038]所述自张紧装置用于提供预紧力,使用时将侧钩311与上颚牙齿或牙床相钩合以实现固定,并依靠壳体31与挡盖32间的预紧弹簧33提供500克的预紧力,来替代以往通过滑轮绳索吊挂500克重物的作用。
[0039]所述气压计4同于实时检测气囊2内的气体压力,气压计4上端的截止阀5用于对气囊2内的气体体积进行控制,在气囊2充气完成后,关闭截止阀5,避免气囊2内气体跑出。当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气压计4上显示的气囊2内的气体压力下降,则打开截止阀5,通过气囊充放气管腔13往气囊2内补气到预定压力,在完成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治疗后,截止阀5自然释放气囊2内的气体,或者用针筒等其他设备将气囊2内的气体抽出,随后就可以将本装置从患者体内取出。
[0040]实施例2:
[0041]—种含测压功能的自张紧单气囊双腔管,其余同实施例1,所述的挡盖32为圆形板状结构,该挡盖32的中心安装在所述双腔管1的外壁上;
[0042]所述预紧弹簧33环绕双腔管1的外壁;
[0043]所述壳体31呈圆盘状,该壳体31托住所述预紧弹簧33及挡盖32。
[0044]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含测压功能的自张紧单气囊双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腔管(1)、气囊(2)、自张紧装置(3)、气压计⑷及截止阀(5); 所述双腔管(1)底端封闭,双腔管(1)外壁上环绕设有气囊(2); 所述双腔管(1)内设有两个管腔,分别为胃吸引管腔(12)和气囊充放气管腔(13): 所述胃吸引管腔(12)的底部设有侧孔(11),所述气囊充放气管腔(13)与气囊(2)相通; 所述自张紧装置(3)包括壳体(31)、挡盖(32)及预紧弹簧(33),所述挡盖(32)、预紧弹簧(33)及壳体(31)依次连接,所述壳体(31)的一侧伸出侧钩(311); 所述气压计(4)和截止阀(5)分别安装在气囊充放气管腔(13)的顶端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测压功能的自张紧单气囊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2)为葫芦形,气囊上部为食道段,气囊下部为胃段; 所述食道段的直径小于胃段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测压功能的自张紧单气囊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孔(11)的个数为3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测压功能的自张紧单气囊双腔管,包括双腔管、气囊、自张紧装置、气压计及截止阀;所述双腔管底端封闭,双腔管外壁上环绕设有气囊;所述双腔管内设有两个管腔,分别为胃吸引管腔和气囊充放气管腔:所述胃吸引管腔的底部设有侧孔,所述气囊充放气管腔与气囊相通;所述自张紧装置包括壳体、挡盖及预紧弹簧,所述挡盖、预紧弹簧及壳体依次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伸出侧钩;所述气压计和截止阀分别安装在气囊充放气管腔的顶端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入体体积小、患者体验感好、安全可靠,其结构简单且容易操作,能够为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提供有效的治疗。
【IPC分类】A61B17/12, A61M25/10
【公开号】CN204995973
【申请号】CN201520603342
【发明人】单怡, 万健, 林兆奋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