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21812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诊疗用导丝,具体是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属于诊疗导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病变血管(即靶血管)进行超选择性插管。对于如图1所示弯曲度较小(即靶血管开口与主干血管夹角呈钝角)的靶血管,一般通过微导丝头端体外塑形并配合术者熟练的操作技巧,就可进行有效的超选择性插管;但对于如图2所示弯曲度较大(靶血管开口与主干血管夹角呈直角甚至锐角)的靶血管,仅仅依靠微导丝塑形及术者的技巧很难成功地进行超选择性插管;而且过大的塑形角度使得微导丝头端支撑力不足,易导致微导丝头端在血管内发生打折甚至断裂的情况,进而造成了异物栓塞。另外,反复尝试对于血管内膜的摩擦损伤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对弯曲度大的靶血管进行超选择性插管,同时成功率高,且可减少血管内膜损伤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能够对弯曲度大乃至任意开口角度的靶血管进行超选择性插管,容易进入靶血管且不易发生打折或断裂,在提高超选成功率的同时可减少对于血管内膜的损伤。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包括微导丝内芯,微导丝内芯扭控器,具有可控性和回缩性,并可在血管内再成形的端部装置,以及与端部装置后端连接的同轴套管,所述微导丝内芯贯穿于端部装置与同轴套管构成的管腔,微导丝内芯的前端与端部装置前端焊接在一起,并焊接成一弧形焊接点,微导丝内芯的后端与微导丝内芯扭控器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端部装置为弹簧导丝头。
[0006]优选地,所述同轴套管前段侧壁上开有若干个通孔,同轴套管后段连接有与其贯通的注水管腔,同轴套管的后端设有用于握持的把手。
[0007]优选地,所述端部装置的长度为2-4cm。
[0008]优选地,所述端部装置的导向角为0-180度。
[0009]优选地,所述焊接点为半球形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端部装置和同轴套管的外侧设有亲水涂层。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良好可控性与回缩性的端部装置作为微导丝的头端,通过拉紧与放松微导丝内芯的扭控器即可使同轴微导丝头端成形,配合同轴套管把手帮助微导丝主体顺利进入靶血管,能更好地控制同轴微导丝到达各个细小分支,并且微导丝头端良好的弹性回缩力及支撑力使得微导丝容易进入靶血管且不易发生打折或断裂,在提高超选成功率的同时还减少了对于血管内膜的损伤。另外,该新型同轴微导丝还能够预防微导管内血栓形成。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弯曲度较小的靶血管与主干血管弯曲度与角度示意图;
[0013]图2为弯曲度较大的靶血管与主干血管弯曲度与角度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6]图中:1、焊接点,2、端部装置,3、微导丝内芯,4、注水管腔,5、通孔,6、管腔,7、同轴套管,8、把手,9、微导丝内芯扭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包括微导丝内芯3,微导丝内芯扭控器9,具有可控性和回缩性,并可在血管内再成形的端部装置2,以及与端部装置2后端连接的同轴套管7,所述微导丝内芯3贯穿于端部装置2与同轴套管7构成的管腔6,微导丝内芯3的前端与端部装置2前端焊接在一起,并焊接成一弧形焊接点1,微导丝内芯3的后端与微导丝内芯扭控器9连接。其中,微导丝内芯3的材质为金属。
[0019]如图4所示,在对弯曲度较大(靶血管开口与主干血管夹角呈直角甚至锐角)的靶血管进行超选择插管时,先检查其结构是否完整,头端端部装置2的弹性记忆是否损坏。然后,将微导管与同轴微导丝同时插入预先插入血管的普通导管,待同轴微导丝的前端超出预设导管后,可根据要插入的血管分支方向,通过拉紧微导丝内芯扭控器9,是同轴微导丝头端的端部装置2形成与血管分支方向相适应的导向角。接着,放松微导丝内芯扭控器9使同轴微导丝顺利进入靶血管。最后,固定微导丝,旋转微导管使与微导丝分离,即可推进微导管至靶点,完成了对弯曲度大乃至任意开口角度的靶血管的超选择性插管。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在所述同轴套管7前段侧壁上开有若干个通孔5,同轴套管7后段连接与其贯通的注水管腔4,同轴套管7的后端设置用于握持的把手8。在检查头端端部装置2的弹性记忆是否损坏的同时,可通过注水管腔4注入5ml左右的渗生理盐水,检查该微导丝内腔6及通孔5是否通畅,确保使用时整个导丝的通畅性。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也可通过注水管腔4推注肝素等渗生理盐水,一方面可以润滑微导丝内芯3,另一方面,从通孔5溢出的肝素生理盐水可预防微导管内血栓形成,在减少摩擦系数的同时还降低异位栓塞的风险。把手8和微导丝内芯扭控器9的配合实现对端部装置2再成形及成形角度的控制,即放松微导丝内芯扭控器9的同时可操作把手8,帮助同轴微导丝顺利进入靶血管,更容易实现对微导丝主体的操控。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极大地降低了靶血管超选择插管的难度与手术并发症。其中,所述端部装置2的导向角为0-180度,使其可以适应任意弯曲度的靶血管,即可对任意弯曲度的靶血管进行超选择性插管,应用范围更广。
[0021]如图4所示,在确定分支血管方向后,通过拉紧与放松扭控器,改变同轴微导丝前端的导向角,使其主体更容易进入靶血管,具体是:通过拉紧微导丝内芯扭控器9使得同轴微导丝前端导向角理论移动范围为0-180度,与靶血管开口角度相适应后,放松微导丝内芯扭控器9同时配合把手8,使微导丝主体更易进入靶血管。
[0022]优选地,所述端部装置2为弹簧导丝头,弹簧导丝头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与回缩性,结构简单,更便于控制。
[0023]优选地,所述端部装置2的长度为2-4cm。
[0024]优选地,焊接点1为半球形结构,相比其他弧形结构,这种结构更贴合血管结构,更利于微导丝的超选择插入。
[0025]优选地,所述端部装置2和同轴套管7的外侧设有亲水涂层,亲水涂层处理,使导丝表面的滑动阻力小,避免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
[0026]由上述结构可见,本实用新型同轴微导丝的头端具有良好的可控性,通过拉紧与放松微导丝内芯的扭控器使同轴微导丝头端成形,使得微导丝头端导向角理论移动范围为0-180度,同时配合同轴套管把手帮助微导丝主体顺利进入靶血管,因而能够超选任意开口角度的靶血管,并且微导丝头端良好的弹性回缩力及支撑力使得微导丝容易进入靶血管且不易发生打折或断裂,在提高超选成功率的同时还减少了对于血管内膜的损伤。另外,该新型同轴微导丝还能够预防微导管内血栓形成,具体是可通过注水管腔注入的肝素生理盐水通过同轴管腔从通孔溢出,润滑管腔,减少阻力,减少微导管内血栓形成。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导丝内芯(3),微导丝内芯扭控器(9),具有可控性和回缩性,并可在血管内再成形的端部装置(2),以及与端部装置(2)后端连接的同轴套管(7), 所述微导丝内芯(3)贯穿于端部装置(2)与同轴套管(7)构成的管腔(6),微导丝内芯(3)的前端与端部装置(2)前端焊接在一起,并焊接成一弧形焊接点(1),微导丝内芯(3)的后端与微导丝内芯扭控器(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装置(2)为弹簧导丝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套管(7)前段侧壁上开有若干个通孔(5),同轴套管(7)后段连接有与其贯通的注水管腔(4),同轴套管(7)的后端设有用于握持的把手(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装置(2)的长度为2-4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装置(2)的导向角为0-180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点(1)为半球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装置(2)和同轴套管(7)的外侧设有亲水涂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血管介入诊疗的头端可控同轴微导丝,包括微导丝内芯(3),微导丝内芯扭控器(9),具有可控性和回缩性,并可在血管内再成形的端部装置(2),以及与端部装置后端连接的同轴套管(7),微导丝内芯贯穿于端部装置与同轴套管构成的管腔(6),微导丝内芯的前端与端部装置前端焊接在一起,并焊接成一弧形焊接点。本实用新型能够超选任意开口角度的靶血管,且微导丝头端良好的弹性回缩力及支撑力使得微导丝容易进入靶血管且不易发生打折或断裂,在提高超选成功率的同时减少了对于血管内膜的损伤。
【IPC分类】A61M25/09
【公开号】CN205031721
【申请号】CN201520651077
【发明人】徐新建, 吴娟, 陈晓玲, 季文斌
【申请人】徐新建, 吴娟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