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9763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外耳再造手术中,在右季肋部相当于第七肋软骨的位置做6-8cm的横梭形切口约4*8cm,取皮后,先将两侧沿深筋膜作广泛潜行分离,以使其两侧松弛皮肤缝合张力减小,遗留供区创面较大,创缘缝合张力大,传统的缝合方法,对皮肤损伤大,两侧进针处损伤皮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侧面均连接有固定垫片,所述固定垫片的底面设有医用棉垫,且固定垫片的表面设有线孔,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两端均设有竖板,且两个固定板上相对应的两个竖板相互平行,且两个相互平行的竖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螺栓的螺纹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贯穿设有真空缸,所述真空缸的底部连接吸盘的顶部,且真空缸的顶面设有阀门。
[0005]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表面的通孔为六个,且通孔在固定板的表面上分为两排并且等距排列。
[0006]优选的,所述吸盘为抗菌硅橡胶吸盘。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垫片表面上的线孔为四个,且线孔沿固定垫片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
[0008]优选的,所述两个固定垫片上对应的线孔之间和每个固定垫片相邻的线孔之间均设有线槽。
[0009]优选的,所述吸盘的底端面和医用棉垫的底面平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在固定板的表面设有通孔,在通孔中贯穿设有真空缸,在真空缸的底部连接有吸盘,通过真空缸和吸盘可以将两个固定板固定在皮肤切口的两侧,并且在固定板的表面设有竖板,竖板通过螺栓连接,可以使伤口两侧的皮肤拉近,在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侧面均设有固定垫片,在固定垫片的底面设有医用棉垫,可以放在皮肤切口附近,并且在固定垫片上设有用于缝合皮肤切口的线孔,通过固定板将切口两侧的皮肤拉近,并且通过固定垫片上的线孔缝合切口,可以大大减小缝合处的张力,减小缝合针线对进针处皮肤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底面结构不意图。
[0013]图中:1固定板、2固定垫片、3医用棉垫、4线孔、5线槽、6竖板、7螺栓、8通孔、9真空缸、10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1,两个固定板1相对的侧面均连接有固定垫片2,固定垫片2的底面设有医用棉垫3,医用棉垫3接触切口处皮肤,便于在缝合处给药,可以避免细菌感染,且固定垫片2的表面设有线孔4,固定垫片2表面上的线孔4为四个,且线孔4沿固定垫片2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两个固定垫片2上对应的线孔4之间和每个固定垫片2相邻的线孔4之间均设有线槽5,可以使缝合线的漏出部分通过线槽5,防止触碰到缝合线引起疼痛,通过固定垫片2上的线孔4进行切口缝合,在缝合处有张力的情况下,可以减小针线对进针处皮肤的损伤,固定板1的表面两端均设有竖板6,且两个固定板1上相对应的两个竖板6相互平行,且两个相互平行的竖板6之间通过螺栓7连接,且螺栓7的螺纹端螺纹连接有螺母,固定板1的表面设有通孔8,通孔8的内腔贯穿设有真空缸9,真空缸9的底部连接吸盘10的顶部,吸盘10为抗菌硅橡胶吸盘,且真空缸9的顶面设有阀门,固定板1表面的通孔8为六个,且通孔8在固定板1的表面上分为两排并且等距排列,多个通孔8和吸盘10的设置可以使固定板1牢固的吸附在切口两个的皮肤上,通过真空缸9和吸盘10可以将两个固定板1固定在皮肤切口的两侧,并且在固定板1的表面设有竖板6,竖板6通过螺栓7连接,可以使伤口两侧的皮肤拉近,在两个固定板1相对的侧面均设有固定垫片2,在固定垫片2的底面设有医用棉垫3,可以对皮肤切口附近给药,用来消炎杀菌,并且在固定垫片2上设有用于缝合皮肤切口的线孔4,通过固定板1将切口两侧的皮肤拉近,并且通过固定垫片2上的线孔4缝合切口,可以大大减小缝合处的张力,减小缝合针线对进针处皮肤的损伤,减轻病人的痛苦,吸盘10的底端面和医用棉垫3的底面平齐,使吸盘10和医用棉垫3同时接触皮肤,可以使医用棉垫3更好的贴合皮肤。
[001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板(1)相对的侧面均连接有固定垫片(2),所述固定垫片(2)的底面设有医用棉垫(3),且固定垫片(2)的表面设有线孔(4),所述固定板(1)的表面两端均设有竖板(6),且两个固定板(1)上相对应的两个竖板(6)相互平行,且两个相互平行的竖板(6)之间通过螺栓(7)连接,且螺栓(7)的螺纹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固定板(1)的表面设有通孔(8),所述通孔(8)的内腔贯穿设有真空缸(9),所述真空缸(9)的底部连接吸盘(10)的顶部,且真空缸(9)的顶面设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表面的通孔(8)为六个,且通孔(8)在固定板(1)的表面上分为两排并且等距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10)为抗菌硅橡胶吸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片(2)表面上的线孔(4)为四个,且线孔(4)沿固定垫片(2)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垫片(2)上对应的线孔(4)之间和每个固定垫片(2)相邻的线孔(4)之间均设有线槽(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10)的底端面和医用棉垫(3)的底面平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侧面均连接有固定垫片,所述固定垫片的底面设有医用棉垫,且固定垫片的表面设有线孔,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两端均设有竖板,且两个固定板上相对应的两个竖板相互平行,且两个相互平行的竖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螺栓的螺纹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贯穿设有真空缸,所述真空缸的底部连接吸盘的顶部,且真空缸的顶面设有阀门。该外耳再造手术用缝合装置,可以大大减小缝合处的张力,减小缝合针线对进针处皮肤的损伤,减轻了缝合处的疼痛,有利于切口处的愈合。
【IPC分类】A61B17/04, A61F11/00
【公开号】CN205108062
【申请号】CN201520843428
【发明人】郑西启, 徐军, 田素红
【申请人】郑西启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