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15846阅读:1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内超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管内超声导管。
【背景技术】
[0002]血管内超声成像能准确评估管腔内的狭窄程度,还可以用于检测动脉粥状硬化斑块的易损性和斑块负荷,以及支架植入后的扩张及再狭窄状况,因此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其工作原理是,在一段长约1300-1600mm,直径约3.0-3.5F的导管内,通过传输线将微型的超声换能器置于导管前段,经导引导丝将IVUS导管送至靶变部位。通过IVUS导管,血管内超声系统就可以通过超声信号准确判断靶变处的血管状况。
[0003]IVUS导管属于“快速交换”导管设计,在远端有较短的导丝腔,长度一般为1-4厘米,导丝腔内会设置显影环,用于显示导管和换能器在体内的准确位置。换能器靠近导丝腔近端。导丝腔和导管接头部分因为材料、直径等设计的差异,组装困难,而且有明显的过渡段,造成穿越血管时易打折或者穿越困难。现有的IVUS导管一般由回撤管、近端传输管、远端透声窗、导管尖端以及导丝口等组成,现有的IVUS导管的不同段之间均采用胶水粘接或者热熔焊接等二次加工的方式制成,中间还需要掺杂安装显影环、连接件等工序,其存在以下缺点:(1)工序多而复杂,影响生产效率;(2)存在明显的有台阶的连接段,导致导管在血管内穿越困难,而且连接段易打折,可靠性差,打折后导管无法完成手术。
[0004]申请号为“201410270611.8”,名称为“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血管内双腔微导管,在导管上设置双腔,能大大提升导丝进入真腔的能力。但该专利的不足在于,导管双腔显然会增加导管的直径,造成导管穿越狭窄病变时,打折或者不能通过,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0005]申请号为“201280075601.8”,名称为“导管”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导管,其可以一边在前端侧获得高的柔软性,一边确保手边侧适当的硬度。但该专利的不足在于,采用了中间锥形连接段的设计,与两端的直管相连,如果远端的导管材料很软,锥形管交接的地方在穿越时仍然会存在打折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血管内超声导管,整根导管采用一次成型的方法制成,导管直径可控且无连接段,可以大大优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效率低、易打折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管内超声导管,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为一次成型结构;
[0009]所述套管的远端内层置有带有旋转驱动线的换能器,所述套管的近端与驱动/回撤装置相连;
[0010]所述套管的远端设置有导丝口,在工作时,导引导丝可以从套管的远端尖端伸入,从导丝口伸出,从而使导管可以沿着导引导丝进入体内。
[0011]较佳地,所述套管包括多段,多段所述套管的材质或硬度不同。
[0012]较佳地,多段所述套管的相邻两段之间包括过渡段。
[0013]较佳地,所述过渡段的材料为掺杂有共混中间体或偶联剂的材料或所述过渡段为多层结构,当相邻两段的材料相容性不好时,不能够很好的熔融在一起,或者熔融在一起之后拉伸强度很低,容易断裂,设置过渡段,在过渡段的材料中掺杂共混中间体或掺杂偶联剂或所述过渡段为多层结构;当所述过渡段为多层结构时,中间一层的材料为掺杂有共混中间体或偶联剂的材料,提高两种材料之间的相容性,使其能够很好的熔融在一起,增加拉伸强度。
[0014]较佳地,当多段所述套管的相邻两段之间的直径不同时,所述过渡段为锥形段,所述锥形段的靠近直径大的所述套管的一端直径大,靠近直径小的所述套管的一端直径小;使用锥形的过渡段能够避免两段套管之间因为直径差异造成的台阶,从而提高导管的通过性。
[0015]较佳地,多段所述套管的硬度不同,近端硬度大、远端硬度小,进一步地,多段所述套管的硬度由近端到远端逐渐减小。使导管具有更好的传递性和更小的通过阻力。
[0016]较佳地,所述套管的不同位置处直径不同,所述近端的直径大,所述远端的直径小。
[0017]较佳地,所述套管的远端掺杂有显影剂,具有显影功能,不需再安装显影环,简化了生产工序。
[001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内超声导管,使用一次成型的套管设计,简化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0](2)使用一次成型的套管设计还能减少不同导管之间的二次加工,从而提高导管的可靠性,减少了生产风险;
[0021](3)本实用新型结合一次成型的套管设计还设计了新的导丝口成型方法,此成型方法比较快速,简化了导丝口制作流程。
[0022]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4]图1为现有的IVUS导管的结构不意图;
[0025]图2为现有的IVUS导管远端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3为现有的IVUS导管的导丝口的成型方法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快速成型方法流程图;
[00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导丝口的成型方法流程图;
[002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内超声导管导丝口的成型方法示意图。
[003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内超声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导管远端的放大示意图。
[0032]标号说明:1-回撤管,2-近端传输管,3-远端透声窗,4-尖端;
[0033]41-导丝口,42-导引导丝;
[0034]411-侧孔,412-衬芯,413_热缩管,414-显影环;
[0035]4121-第一衬芯,4122-第二衬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7]如图1所示,现有的IVUS导管一般由回撤管1、近端传输管2、远端透声窗3以及尖端4组成,尖端4设置有导丝口 41,现有的导管制作时一台挤出机智能挤出一种材料的管材,如果导管需要四种管材,那么就需要把这四种独立的管材通过二次成型的工艺连接起来,方法包括:焊接、粘接等,即上述的各部件需独立形成,然后通过二次成型组合到一起,工艺多而复杂,影响生产效率;且各段之间存在明显的连接段,导致导管在血管中穿越困难,且连接段易打折,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0038]如图2所示为导管的尖端4上的导丝口41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一根导引导丝42可以从导管的远端尖端伸入,从导丝口41伸出,使导管可以沿着导引导丝进入人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