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平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51760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平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医用平车。
【背景技术】
[0002]医用平车是医疗部门常用的转移病人专用设备,主要是运送病危、骨折、昏迷、术后、瘫痪等不能起床的病人入院、出院、做各种特殊检查、治疗、手术等。随着临床医疗需要,医用平车的结构已由具有固定床面和脚轮的框架车体,逐渐发展为更加人性化、尽量减轻病人痛苦而且更便于移动的设备,现在的医用平车设有便于移动或转向的脚轮、避免病人滑落的护栏以及可拆卸的担架式床面等,受到医务人员和病人的欢迎。但是大多数医用平车的不足之处是搬动病人不方便,由于护栏的限制需要将病人抬起到一定的高度后再转移到病床或者手术台上,费时费力,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搬动患者、实用性强的医用平车。
[000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5]—种医用平车,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底部设置有四条支脚,每条支脚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床架上安装有床板,所述床架的两侧设置有护栏,所述床架对应所述护栏的位置设置有将所述护栏固定在所述床架上方或者下方的固定机构。
[0006]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床架上的弹簧和卡套,所述卡套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凹陷位,所述护栏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床架的相应位置的套环,所述护栏通过所述套环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所述护栏一端的套环与所述弹簧相抵靠,所述护栏另一端的套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陷位卡合的凸起部。
[0007]所述床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输液装置的输液杆插管,所述输液杆插管分别安装在两相对的所述支脚上。
[0008]所述床架的下方设置有可放置杂物的托板,所述托板的四角分别与各条支脚焊接在一起。
[000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平车,床架上的固定机构使得护栏可以被固定,也可以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病人躺在床板上时,护栏翻转到床架的上方,起到防护作用,当需要转移病人时,将护栏翻转到床架的下方,便可将病人在平床/病床/手术台之间平移,而不需要受到护栏的限制而将病人抬起,省时省力。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床架上的弹簧和卡套,所述卡套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凹陷位,所述护栏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床架的相应位置的套环,所述护栏通过所述套环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所述护栏一端的套环与所述弹簧相抵靠,所述护栏另一端的套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陷位卡合的凸起部。这样设置,当凸起部与凹陷位相互卡合时,护栏被固定无法转动,当将护栏的一端向弹簧推动时,护栏另一端的凸起部从卡套的凹陷位退出,此时护栏的固定被解除,护栏可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0011]进一步,所述床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输液装置的输液杆插管,所述输液杆插管分别安装在两相对的所述支脚上,一般是在病人的手上进行输液,这样设置,病人的头部位于床架上的任意一端,输液装置都有位置可以安置,而不需要病人更换躺着的方向。
[0012]进一步,所述床架的下方设置有可放置杂物的托板,所述托板的四角分别与各条支脚焊接在一起,托板可供放置病人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及衣物,增加了该医用平车的实用性。
[0013]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平车,结构简单、易于搬动患者、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平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平车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0017]图中:
[0018]床架I支脚11
[0019]万向轮12护栏13
[0020]套环131凸起部132
[0021]输液杆插管14托板15
[0022]床板2弹簧3
[0023]卡套4凹陷位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5]—种医用平车,如图1-图2所示,包括床架I,床架I的底部设置有四条支脚11,每条支脚11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12,床架I上安装有床板2,床架I的两侧设置有护栏13,床架I对应护栏13的位置设置有将护栏13固定在床架I上方或者下方的固定机构。
[0026]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床架I上的弹簧3和卡套4,卡套4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凹陷位41,护栏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设在床架I的相应位置的套环131,护栏13通过套环131安装在床架I上,护栏13—端的套环131与弹簧3相抵靠,护栏13另一端的套环131上设置有与各个凹陷位41卡合的凸起部132。
[002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平车,当凸起部132与凹陷位41相互卡合时,护栏13被固定无法转动,病人躺在床板2上时,护栏13固定在床架I的上方,起到防护作用,当将护栏13的一端向弹簧3推动时,护栏13另一端的凸起部132从卡套4相应的凹陷位41退出,此时护栏13的固定被解除,护栏13可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需要转移病人时,如图3所示,将护栏13翻转到床架I的下方,便可将病人在平车/病床/手术台之间平移,而不需要受到护栏13的限制而将病人抬起,省时省力。
[0028]进一步,如图1所示,床架I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输液装置的输液杆插管14,输液杆插管14分别安装在两相对的支脚11上,一般是在病人的手上进行输液,这样设置,病人的头部位于床架I上的任意一端,输液装置都有位置可以安置,而不需要病人更换躺着的方向。
[0029]进一步,如图1所示,床架I的下方设置有可放置杂物的托板15,托板15的四角分别与各条支脚11焊接在一起,托板可15供放置病人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及衣物,增加了该医用平车的实用性。
[0030]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平车,结构简单、易于搬动患者、实用性强。
[0031]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主权项】
1.一种医用平车,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底部设置有四条支脚,每条支脚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床架上安装有床板,所述床架的两侧设置有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对应所述护栏的位置设置有将所述护栏固定在所述床架上方或者下方的固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床架上的弹簧和卡套,所述卡套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凹陷位,所述护栏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床架的相应位置的套环,所述护栏通过所述套环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所述护栏一端的套环与所述弹簧相抵靠,所述护栏另一端的套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陷位卡合的凸起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输液装置的输液杆插管,所述输液杆插管分别安装在两相对的所述支脚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的下方设置有可放置杂物的托板,所述托板的四角分别与各条支脚焊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平车,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底部设置有四条支脚,每条支脚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床架上安装有床板,所述床架的两侧设置有护栏,所述床架对应所述护栏的位置设置有将所述护栏固定在所述床架上方或者下方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平车,床架上的固定机构使得护栏可以被固定,也可以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病人躺在平床上时,护栏翻转到床架的上方,起到防护作用,当需要转移病人时,将护栏翻转到床架的下方,便可将病人在平床/病床/手术台之间平移,而不需要受到护栏的限制而将病人抬起,省时省力。
【IPC分类】A61G1/04, A61G1/02
【公开号】CN205163427
【申请号】CN201520835392
【发明人】刘淑琼, 何素娥, 江晓萍
【申请人】刘淑琼, 何素娥, 江晓萍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