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角子宫粘连术后防再粘连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7018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单角子宫粘连术后防再粘连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说是单角子宫粘连术后防再粘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宫腔粘连是由于宫腔内膜受损后形成部分或全部粘连的病理现象,通常可致月经异常,如月经过少或者闭经等,导致患者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异位妊娠、胎死宫内、胎盘植入、胎盘粘连甚至不孕。目前对于重度的宫腔粘连一般先采用手术分离宫腔。由于术后宫腔内膜再生缓慢或再生很差,分离后的宫腔非常容易再次粘连。为了解决术后宫腔再次粘连的问题,需在宫腔内放置环并口服大剂量的雌激素以刺激宫腔内膜生长。但是大量的口服雌激素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副作用,如对肝脏的损害、引起乳腺癌变、增加体液储留、改变凝血功能等。同时大量外源激素进入机体会由于负反馈抑制人体内源激素产生,使人由生理性状态变成病理状态。
[0003]目前,由于平时医院所用的预防宫腔粘连的装置都是宫形环,而在临床上遇到单角子宫合并宫腔粘连的患者时用宫形环很难适应单角子宫的形态,从而可能导致患者不能及时治疗,引起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适应单角子宫宫腔的术后防再粘连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单角子宫粘连术后防再粘连装置,包括依单角子宫宫腔内壁形状成型的一宫形环,该宫形环是由弹性线状材料以螺旋状缠绕而成的闭合环。
[0006]作为优选,在所述宫形环轴向一侧连接有与该宫形环相同的另一宫形环。
[0007]作为优选,在两宫形环之间夹持有覆盖宫形环内腔的隔膜。
[0008]作为优选,所述隔膜中间设有开口。
[0009]作为优选,在隔膜上位于宫形环上部设置有通孔。
[0010]作为优选,在宫形环下部连接有细线。
[0011]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单角子宫宫腔设计的防再粘连装置,该装置可直接适用单角子宫合并宫腔,为单角子宫患者提供快速治疗器械;且本装置采用螺旋状缠绕而成的闭合环,弹性较好,不易移位。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截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0015]单角子宫粘连术后防再粘连装置,包括依单角子宫宫腔内壁形状成型的一宫形环I,该宫形环是由弹性线状材料2以螺旋状缠绕而成的闭合环,弹性线状材料使宫形环具有弹性,进而保证其形状和大小与子宫内壁的周边相适应;作为优选,可在所述宫形环轴向一侧连接与该宫形环相同的另一宫形环I,从而使得防再粘连装置由两层相同的宫形环I组成,可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弹性,而且在弹性的作用下,两层宫形环结构与宫腔内壁贴合更紧密。在实施过程中,单个宫形环缠绕的截面直径应尽量小,保证两层宫形环的截面直径与普通宫形环的截面直径基本相等。
[0016]由于采用两层宫形环,可在两宫形环之间夹持覆盖宫形环内腔的隔膜3,这样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宫腔的侧壁以及宫角区域的再次粘连,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间接防止子宫内部中间部位的再次粘连;在隔膜中间设有开口 31,不仅能减少防再粘连装置对子宫内膜的影响面积,还能增加宫腔内液体的对流,避免因引流不畅而引起的感染。本实用新型中,还在隔膜上位于宫形环上部设置有通孔32,为放入该防再粘连装置的器械提供支撑点,方便将其放入宫腔;在宫形环下部连接有细线4,方便取出该装置。
[0017]上述实施方式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主权项】
1.单角子宫粘连术后防再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单角子宫宫腔内壁形状成型的一宫形环,该宫形环是由弹性线状材料以螺旋状缠绕而成的闭合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角子宫粘连术后防再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宫形环轴向一侧连接有与该宫形环相同的另一宫形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单角子宫粘连术后防再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宫形环之间夹持有覆盖宫形环内腔的隔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单角子宫粘连术后防再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中间设有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单角子宫粘连术后防再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隔膜上位于宫形环上部设置有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单角子宫粘连术后防再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宫形环下部连接有细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说是单角子宫粘连术后防再粘连装置,包括依单角子宫宫腔内壁形状成型的一宫形环,该宫形环是由弹性线状材料以螺旋状缠绕而成的闭合环;在所述宫形环轴向一侧连接有与该宫形环相同的另一宫形环;在两宫形环之间夹持有覆盖宫形环内腔的隔膜。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单角子宫宫腔设计的防再粘连装置,该装置可直接适用单角子宫合并宫腔,为单角子宫患者提供快速治疗器械;且本装置采用螺旋状缠绕而成的闭合环,弹性较好,不易移位。
【IPC分类】A61B17/42
【公开号】CN205181446
【申请号】CN201520869939
【发明人】肖松舒, 薛敏, 易水晶, 叶明珠, 曾向阳
【申请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