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阴道扩宫上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23527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阴道扩宫上药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医疗用品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新型阴道扩宫上药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妇女患阴道炎及宫颈疾病的较多,在妇科进行治疗阴道炎、宫颈炎及宫颈检查及治疗后上药时,采用传统的方法局部塞药片,往往是药片局部吸收药物,不能使药物治疗面积最大化,且局部药片难于融化、吸收,另外,由于宫颈距离阴道口有7-lOcm的距离,使用粉状药剂不能直接上于宫颈上,传统治疗过程中,通常医生在给患者阴道或宫颈上药时,都是一手拿着扩宫装置,一手进行上药,而且普通的扩宫装置都需要医生用力支开阴道,医生一只手操作很费力,患者也不舒服,当另一只手再进行上药时,医生会更加吃力,浪费了医疗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制作这种新型阴道扩宫上药器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阴道扩宫上药器,用于妇科治疗阴道炎、宫颈炎及宫颈检查及治疗后上药的使用。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
[0005]—种新型阴道扩宫上药器,包括支撑体、活动臂、按键、手握柄、弹簧、弹板和滑轮,支撑体和活动臂呈L形结构;支撑体与活动臂通过滑轮活动连接;支撑体与手握柄连通;手握柄上设有按键和进药口,其内设有弹簧与弹板;弹簧与弹板连接;弹板与按键连接。
[0006]上述的支撑体上设有出药口。
[0007]上述的出药口置于支撑体与活动臂之间。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0009]1、本实用型新采用两侧支撑设计,一侧可以活动,医生只需拨动滑动轮,即可调节大小,不再耗费力气,调好合适的大小后直接进行上药。
[0010]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阴道扩宫上药器,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舒适,既给医生的治疗操作带来了便利,又有效的节约了上药时间,极大的提高了治疗质量,对患者没有刺激和不适的感觉,为医疗资源的节约做出了贡献,同时,又能够给更多的患者减少痛苦。
[0011]3、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改善了传统方法喷洒不均匀导致治疗效果欠佳的问题,同时减少对患者的反复刺激进而引起的炎症及并发症。
[0012]4、本实用新型应用治疗期间缩短了治疗疗程且未发生感染情况,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且简单易操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支撑体、2-活动臂、3-按键、4-手握柄、5弹簧、6_弹板、7_进药口、8_滑轮、9-出药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阴道扩宫上药器,包括支撑体1、活动臂2、按键3、手握柄4、弹簧5、弹板6和滑轮8,支撑体I和活动臂2呈L形结构;支撑体I与活动臂2通过滑轮8活动连接;支撑体I与手握柄4连通;手握柄4上设有按键3和进药口 7,其内设有弹簧5与弹板6;弹簧5与弹板6连接;弹板6与按键3连接;支撑体I上设有出药口9;出药口9置于支撑体I与活动臂2之间。
实施例
[0017]使用时,将药物从进药口7中装入,药物置于弹板6上,医护人员握住手握柄4,在将支撑体I和活动臂2置入患者阴道中,拨动滑轮8,活动臂2会沿支撑体I移动,从而达到支撑阴道口的作用,活动臂2移动的适当的位置,刚好将阴道口打开,医护人员按动手握柄4上按键3,按键3与弹板6之间的连接打开,弹板6在弹簧5的作用下将弹板上的药物由支撑体I上的出药口9弹入阴道或宫颈内,达到快速、均匀上药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阴道扩宫上药器,包括支撑体(I)、活动臂(2)、按键(3)、手握柄(4)、弹簧(5)、弹板(6)和滑轮(8),其特征在于:支撑体(I)和活动臂(2)呈L形结构;支撑体(I)与活动臂(2)通过滑轮(8)活动连接;支撑体(I)与手握柄(4)连通;手握柄(4)上设有按键(3)和进药口(7);手握柄(4)内设有弹簧(5)与弹板(6);弹簧(5)与弹板(6)连接;弹板(6)与按键(3)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扩宫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I)上设有出药口(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扩宫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药口(9)置于支撑体(I)与活动臂(2)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阴道扩宫上药器,包括支撑体、活动臂、按键、手握柄、弹簧、弹板和滑轮,支撑体和活动臂呈L形结构;支撑体与活动臂通过滑轮活动连接;支撑体与手握柄连通;手握柄上设有按键和进药口,其内设有弹簧与弹板;弹簧与弹板连接;弹板与按键连接。本实用型新采用两侧支撑设计,一侧可以活动,医生只需拨动滑动轮,即可调节大小,不再耗费力气,调好合适的大小后直接进行上药,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舒适,既给医生的治疗操作带来了便利,又有效的节约了上药时间,极大的提高了治疗质量,对患者没有刺激和不适的感觉,改善了传统方法喷洒不均匀导致治疗效果欠佳的问题,同时减少对患者的反复刺激进而引起的炎症及并发症。
【IPC分类】A61M31/00, A61M29/00
【公开号】CN205235140
【申请号】CN201520823636
【发明人】张宁, 杨永秀, 韩佳岐
【申请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