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40765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补氧吸氧装置,具体为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登上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后会产生高原反应,所谓高原反应是人体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肺通气增加如用口呼吸,轻度活动等可使头痛减轻。一般健康人在海拔四千米以上有头痛、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也叫山晕,是缺氧的一种,缺之内源氧。为了有效避免高原反应的产生,在行走在高原上时,有必要携带补氧装置。申请号为200920189068.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运动旅游及健康用的补氧器,其技术方案为瓶体的瓶口位置连接减压阀,减压阀上设有开关,减压阀外接输气管,输气管与氧气输出部件相连,瓶体的容积为40ml-5000ml,氧气输出部件为吸氧面罩或是吸氧排气口,瓶体的内部设有抗压隔板,瓶体的外部设有安全罩网,安全罩网的外部设有网9?,瓶体的材料为塑料材料。此技术方案虽然体积小便于携带,但是随着瓶内氧气被逐渐被吸出,瓶内的氧气密度越来越小,人需要吸出氧气所花力气越大,不便于高原行走时的使用。因此,设计了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既便于携带,又可及时调节储气腔内的氧气密度,使使用者的补氧轻松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既便于携带,又可及时调节储气腔内的氧气密度,使使用者的补氧轻松便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包括硬质壳体I围成的储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壳体I的顶部设有储气腔的进气阀102,硬质壳体I的一侧壁上设有储气腔的出气口 105及与其连接的氧气管3,所述氧气管3的另一端设有吸氧面罩4,所述硬质壳体I的背面设有两条可调节背带5,所述硬质壳体I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与储气腔气密连接的活塞装置7。
[0006]所述活塞装置7由推杆701、第一活塞702与第二活塞703组成,所述第二活塞703相对靠近出气口 105,第二活塞703上设有凸起,而第一活塞702设有嵌入第二活塞703上凸起的凹槽,推杆701穿过第一活塞702与第二活塞703连接,所述第一活塞702与硬质壳体I间设有弹貪8。
[0007]所述氧气管3连接氧气面罩4的一端设置球头301,球头301与设有球头安置槽403的固定套筒402连接,固定套筒402固定在氧气面罩4上,所述氧气面罩4上设有松紧带401。
[0008]所述出气口 105与氧气管3之间设有氧气湿化装置2。
[0009]所述氧气湿化装置2下方的硬质壳体I上设有挂钩104。
[0010]所述氧气管3上设有调节阀6。[0011 ]所述硬质壳体I的顶部设有把手101。
[0012]所述进气阀102上设有盖体103。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氧气经过氧气湿化装置后更适宜人吸收,通过活塞装置与弹簧的配合可及时调节储气腔内的氧气密度,使使用者的补氧轻松便捷,通过背带可方便补氧装置的携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图。
[0017]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中所示:硬质壳体1,氧气湿化装置2,氧气管3,吸氧面罩4,背带5,调节阀6,活塞装置7,弹簧8,把手101,进气阀102,盖体103,挂钩104,球头301,松紧带401,固定套筒402,球头安置槽403,推杆701,第一活塞702,第二活塞70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0020]实例1:
[0021]—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硬质壳体I围成的储气腔,所述硬质壳体I的顶部设有储气腔的进气阀102,硬质壳体I的一侧壁上设有储气腔的出气口 105及与其连接的氧气管3,所述氧气管3的另一端设有吸氧面罩4,所述硬质壳体I的背面设有两条可调节背带5,所述硬质壳体I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与储气腔气密连接的活塞装置7。
[0022]所述活塞装置7由推杆701、第一活塞702与第二活塞703组成,所述第二活塞703相对靠近出气口 105,第二活塞703上设有凸起,而第一活塞702设有嵌入第二活塞703上凸起的凹槽,推杆701穿过第一活塞702与第二活塞703连接,所述第一活塞702与硬质壳体I间设有弹貪8。
[0023]所述氧气管3连接氧气面罩4的一端设置球头301,球头301与设有球头安置槽403的固定套筒402连接,固定套筒402固定在氧气面罩4上,所述氧气面罩4上设有松紧带401。
[0024]所述出气口105与氧气管3之间设有氧气湿化装置2。
[0025]所述氧气湿化装置2下方的硬质壳体I上设有挂钩104。
[0026]所述氧气管3上设有调节阀6。
[0027]所述硬质壳体I的顶部设有把手101。
[0028]所述进气阀102上设有盖体103。
[00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储气腔内充满氧气,随着氧气的充入,在气压的作用下第二活塞703、第一活塞702—起运动并压缩弹簧8,然后通过背带5将此补氧装置背起,当需要补氧时,可将补氧面罩4通过松紧带401固定在头上,然后打开调节阀6即可开始补氧,氧气从出气口 105通过氧气湿化装置2进入氧气管3,随后被人体吸入,随着储气腔内氧气的减少,弹簧8的压紧力释放使第二活塞703、第一活塞701同时向出气口 105运动,以调节氧气密度,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后,再操作推杆701使其驱动第二活塞703挤压氧气进入氧气管3;当补氧完毕后,关闭调节阀6,,将补氧面罩4挂在挂钩104上。
[00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主权项】
1.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包括硬质壳体(I)围成的储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壳体(I)的顶部设有储气腔的进气阀(102),硬质壳体(I)的一侧壁上设有储气腔的出气口(105)及与其连接的氧气管(3),所述氧气管(3)的另一端设有吸氧面罩(4),所述硬质壳体(I)的背面设有两条可调节背带(5),所述硬质壳体(I)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与储气腔气密连接的活塞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装置(7)由推杆(701)、第一活塞(702)与第二活塞(703)组成,所述第二活塞(703)相对靠近出气口(105),第二活塞(703)上设有凸起,而第一活塞(702)设有嵌入第二活塞(703)上凸起的凹槽,推杆(701)穿过第一活塞(702)与第二活塞(703)连接,所述第一活塞(702)与硬质壳体(I)间设有弹簧(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管(3)连接氧气面罩(4)的一端设置球头(301),球头(301)与设有球头安置槽(403)的固定套筒(402)连接,固定套筒(402)固定在氧气面罩(4)上,所述氧气面罩(4)上设有松紧带(4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05)与氧气管(3)之间设有氧气湿化装置(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湿化装置(2)下方的硬质壳体(I)上设有挂钩(10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管(3)上设有调节阀(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壳体(I)的顶部设有把手(10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102)上设有盖体(10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补氧吸氧装置,具体为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原行走补氧装置,既便于携带,又可及时调节储气腔内的氧气密度,使使用者的补氧轻松便捷;其包括硬质壳体(1)围成的储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气阀(102),硬质壳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出气口(105)及与其连接的氧气管(3),所述氧气管(3)的另一端设有吸氧面罩(4),所述硬质壳体(1)的背面设有两条可调节背带(5),所述硬质壳体(1)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与储气腔气密连接的活塞装置(7);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活塞装置可及时调节储气腔内的氧气密度,使使用者的补氧轻松便捷,通过背带可方便补氧装置的携带。
【IPC分类】A61M16/00
【公开号】CN205252252
【申请号】CN201521127232
【发明人】王淑娟
【申请人】王淑娟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