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踝骨骨折用复位固定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686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外科踝骨骨折用复位固定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踝骨骨折用复位固定钳,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在治疗内踝骨折、外踝骨折等手术复位操作中,经常用到点式复位钳,由于点式复位钳的钳嘴部位具有尖端,能深深地刺入骨质内,可以牢靠地咬合骨折处骨骼的两端,因此,手术者通常用其在手术时临时固定骨折。然而,限于骨折的类型,很多不规则的骨折难以夹持;并且,现有的复位钳,其钳体的前端部多为“S”型或弧形设计,这些弯曲部分占据了手术操作部位有限的空间,以不利于视野暴露,细长弯曲的“S”型或弧形钳的前端部在加压骨折端时容易变形,无法保持有效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夹持骨折端时不易变形,并且便于夹持的外科踝骨骨折用复位固定钳。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科踝骨骨折用复位固定钳,包括连接件以及通过连接件铰接的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上均设有把手,其中,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的前端部均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第一钳体的第一钳嘴上设有克氏针套筒,第二钳体后端部的侧壁上设有铰座,铰座上铰接一螺杆,螺杆的一端铰接在铰座上,另一端穿过第一钳体上的通孔并安装有蝴蝶螺母。
[0005]使用时,先沿骨骼线的方向在骨折处打入一枚克氏针,然后将第一钳嘴上的克氏针套筒套在克氏针上,起支点作用,再用第二钳嘴的尖端插入骨质,便可进行有效夹持;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的前端部均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坚固,夹持骨折端时不易变形;设有螺杆和蝴蝶螺母,便于对骨折处骨骼进行精确复位,防止夹持时用力过大,使骨骼劈裂,大大提高骨骼复位的手术成功率。
[0006]所述的第二钳体的第二钳嘴上设有饼状的防劈块,可有效防止尖端插入骨质过深而使骨骼劈裂。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科踝骨骨折用复位固定钳,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的前端部均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夹持骨折端时不易变形;并且,设有克氏针套筒,便于夹持不规则的骨折,扩大了使用范围,达到了更好的复位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0]图2是图1中的第一钳体的左视图。
[0011 ]图中:1、第一钳嘴;2、第一钳体;3、连接件;4、铰座;5、把手;6、蝴蝶螺母;7、螺杆;
8、第二钳体;9、第二钳嘴;1、防劈块;11、克氏针套筒;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0013]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科踝骨骨折用复位固定钳,包括连接件3以及通过连接件3铰接的第一钳体2、第二钳体8,第一钳体2与第二钳体8上均设有把手5,其中,第一钳体2与第二钳体8的前端部均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第一钳体2的第一钳嘴I上设有克氏针套筒11,第二钳体8后端部的侧壁上设有铰座4,铰座4上铰接一螺杆7,螺杆7的一端铰接在铰座4上,另一端穿过第一钳体2上的通孔12并安装有蝴蝶螺母6。
[0014]使用时,先沿骨骼线的方向在骨折处的合适位置打入一枚克氏针,然后将第一钳嘴I上的克氏针套筒11套在克氏针上,起支点作用,再用第二钳嘴9的尖端插入骨质,便可进行有效夹持;第一钳体2与第二钳体8的前端部均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坚固,夹持骨折端时不易变形;设有螺杆7和蝴蝶螺母6,便于对骨折处骨骼进行精确复位,防止夹持时用力过大,使骨骼劈裂,大大提高骨骼复位的手术成功率。
[0015]本实施例中:第二钳体8的第二钳嘴9上设有饼状的防劈块10,可有效防止第二钳嘴9的尖端插入骨质过深而使骨骼劈裂。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科踝骨骨折用复位固定钳,第一钳体2与第二钳体8的前端部均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夹持骨折端时不易变形;并且,设有克氏针套筒11,便于夹持不规则的骨折,扩大了使用范围,达到了更好的复位效果。
【主权项】
1.一种外科踝骨骨折用复位固定钳,包括连接件(3)以及通过连接件(3)铰接的第一钳体(2)、第二钳体(8),第一钳体(2)与第二钳体(8)上均设有把手(5),其特征在于:第一钳体(2)与第二钳体(8)的前端部均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第一钳体(2)的第一钳嘴(I)上设有克氏针套筒(11),第二钳体(8)后端部的侧壁上设有铰座(4),铰座(4)上铰接一螺杆(7),螺杆(7)的一端铰接在铰座(4)上,另一端穿过第一钳体(2)上的通孔(12)并安装有蝴蝶螺母(6) 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踝骨骨折用复位固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钳体(8)的第二钳嘴(9)上设有饼状的防劈块(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踝骨骨折用复位固定钳,包括连接件以及通过连接件铰接的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上均设有把手,其中,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的前端部均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第一钳体的第一钳嘴上设有克氏针套筒,第二钳体后端部的侧壁上设有铰座,铰座上铰接一螺杆,螺杆的一端铰接在铰座上,另一端穿过第一钳体上的通孔并安装有蝴蝶螺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科踝骨骨折用复位固定钳,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的前端部均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夹持骨折端时不易变形;并且,设有克氏针套筒,便于夹持不规则的骨折,扩大了使用范围,达到了更好的复位效果。
【IPC分类】A61B17/88, A61B17/28
【公开号】CN205268267
【申请号】CN201620023209
【发明人】林锦秀
【申请人】林锦秀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