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95180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以及前方的髌骨(膝盖骨)包以关节囊而形成。股骨下端的内外股骨髁为半球形。当膝关节活动时,便在胫骨上端光滑的“平台”上作滚动及滑动的复合动作。为了减少摩擦和震动,使压力均匀分布,两骨关节面之间有软骨“垫片”。“垫片”呈月牙形,一边一个,如同小括号,“垫”在胫骨平台上,并与关节囊及周围肌腱、韧带相固定,随膝关节运动可向前后或内外方向微微移动。“垫片”又称半月板,对关节活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也容易受到损伤。当下肢负重,处于足部固定,膝部略屈的位置,关节突然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即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损伤。日常劳作、生活中,挑、抬重物,或骑自行车匆忙下车站立不稳之际;或在激烈的足球、篮球等运动中,运动员拼抢时,都可能发生半月板损伤。长期从事蹲位或半蹲位工作,如汽车修理工,反复蹲下起立,半月板磨损严重,也会损伤。
[0003]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关节镜对关节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通过关节镜可以对关节内结构进行全面观察,较切开手术更加细微,许多关节内的结构和病变可以得到直接观察和治疗,膝关节镜诊疗技术是目前关节镜技术中最成熟的技术,也是全身进行关节镜手术最多的部位。膝关节关节镜手术过程中,需将患肢悬垂于床旁或床尾,由于患肢位置较低且离地面较近,而手术中经常需要变换肢体位置,使操作非常不方便、不利于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另外关节镜手术中要通过大量的保持一定压力的灌注生理盐水,以保持关节镜视野清晰,高压盐水经常会顺关节镜操作通道外渗,造成手术敷料及手术台周围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套装在患者膝关节处的保护套、敞口的无菌容器和收集容器,且无菌容器设置于收集容器的顶部开口内,所述无菌容器相对的两个侧板,分别开设有供患者腿部穿过的通孔,无菌容器的底板开设有出液口;所述收集容器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设置有支撑无菌容器的限位凸台,收集容器其中一个侧壁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且排液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保护套开设有手术窗口,且手术窗口的内侧边沿设置有双面胶。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无菌容器的底板呈倾斜状,且出液口位于底板的最低处。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收集容器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中,其中一个内侧壁中部靠上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台,另一个内侧壁中部靠下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台。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无菌容器和收集容器均呈长方体结构。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无菌容器顶部开口的内侧边沿设置有韧性支撑条。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孔的内侧边沿设置有弹性橡胶圈。
[0011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液管的进口处设置有滤网。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实用新型中,无菌容器相对的两个侧板,分别开设有供患者腿部穿过的通孔,无菌容器的底板开设有出液口;使用时,无菌容器进行高压消毒后,患者的患肢穿过通孔并固定,手术产生的渗液由无菌容器进入收集容器内,手术后由排液管排放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有效保证手术环境的清洁,提高医治效果,杜绝医源性感染,减轻患者的伤病痛苦。
[0014]2、本实用新型中,保护套开设有手术窗口,且手术窗口的内侧边沿设置有双面胶。使用时,为患者的患肢穿戴上保护套,且手术窗口位于患者的患处,并通过双面胶将手术窗口固定于患者的皮肤上。能够对患者腿部进行保护,阻止了冲洗液流入患者腿部(在潮湿环境下为皮肤表面常驻菌生长繁殖创造机会)。
[0015]3、本实用新型中,无菌容器顶部开口的内侧边沿设置有韧性支撑条,可方便手术进行时随时调节无菌容器顶部开口的形状,以暴露手术部位。通孔的内侧边沿设置有弹性橡胶圈,不仅可以固定手术肢体,还具有密封效果,在手术时,与人体皮肤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液体泄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无菌容器;11-韧性支撑条;12-侧板;13-弹性橡胶圈;14-通孔;15-底板;16-出液口;
[0020]2-收集容器;21-限位凸台;22-排液管;23-截止阀;
[0021]3-保护套;31-手术窗口; 32-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套装在患者膝关节处的保护套3、敞口的无菌容器I和收集容器2,且无菌容器I设置于收集容器2的顶部开口内,具体的,无菌容器I和收集容器2均呈长方体结构。
[0024]无菌容器I相对的两个侧板12,分别开设有供患者腿部穿过的通孔14,具体的,通孔14的内侧边沿设置有弹性橡胶圈13。不仅可以固定手术肢体,还具有密封效果,在手术时,与人体皮肤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液体泄漏。无菌容器I的底板15开设有出液口 16;具体的,无菌容器I顶部开口的内侧边沿设置有韧性支撑条11。可方便手术进行时随时调节无菌容器顶部开口的形状,以暴露手术部位。
[0025]收集容器2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设置有支撑无菌容器I的限位凸台21,具体的,无菌容器I的底板15呈倾斜状,且出液口 16位于底板15的最低处。相应的,收集容器2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中,其中一个内侧壁中部靠上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台21,另一个内侧壁中部靠下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台21。收集容器2其中一个侧壁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22,且排液管22上设有截止阀23;具体的,排液管22的进口处设置有滤网。使用时,无菌容器I进行高压消毒后,患者的患肢穿过通孔14并固定,手术产生的渗液由无菌容器I进入收集容器2内,手术后由排液管22排放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有效保证手术环境的清洁,提高医治效果,杜绝医源性感染,减轻患者的伤病痛苦。
[0026]保护套3开设有手术窗口31,且手术窗口 31的内侧边沿设置有双面胶32。使用时,为患者的患肢穿戴上保护套3,且手术窗口 31位于患者的患处,并通过双面胶32将手术窗口31固定于患者的皮肤上。能够对患者腿部进行保护,阻止了冲洗液流入患者腿部(在潮湿环境下为皮肤表面常驻菌生长繁殖创造机会)。
[0027]本实用新型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0028]使用时,为患者的患肢穿戴上保护套3,且手术窗口 31位于患者的患处,并通过双面胶32将手术窗口 31固定于患者的皮肤上。无菌容器I进行高压消毒后,患者的患肢穿过通孔14并固定,手术产生的渗液由无菌容器I进入收集容器2内,手术后由排液管22排放即可。
[0029]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套装在患者膝关节处的保护套(3)、敞口的无菌容器(I)和收集容器(2),且无菌容器(I)设置于收集容器(2)的顶部开口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容器(I)相对的两个侧板(12),分别开设有供患者腿部穿过的通孔(14),无菌容器(I)的底板(15)开设有出液口(16); 所述收集容器2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设置有支撑无菌容器(I)的限位凸台(21),收集容器(2)其中一个侧壁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22),且排液管(22)上设有截止阀(23); 所述保护套(3)开设有手术窗口(31),且手术窗口(31)的内侧边沿设置有双面胶(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容器(I)的底板(15)呈倾斜状,且出液口( 16)位于底板(15)的最低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容器(2)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中,其中一个内侧壁中部靠上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台(21),另一个内侧壁中部靠下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台(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容器(I)和收集容器(2)均呈长方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容器(I)顶部开口的内侧边沿设置有韧性支撑条(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4)的内侧边沿设置有弹性橡胶圈(1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22)的进口处设置有滤网。
【专利摘要】一种膝关节镜手术废液收集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套装在患者膝关节处的保护套、敞口的无菌容器和收集容器,且无菌容器设置于收集容器的顶部开口内,所述无菌容器相对的两个侧板,分别开设有供患者腿部穿过的通孔,无菌容器的底板开设有出液口;所述收集容器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设置有支撑无菌容器的限位凸台,收集容器其中一个侧壁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且排液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保护套开设有手术窗口,且手术窗口的内侧边沿设置有双面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有效保证手术环境的清洁,提高医治效果,杜绝医源性感染,减轻患者的伤病痛苦。
【IPC分类】A61B90/40, A61B90/00
【公开号】CN205307107
【申请号】CN201620060333
【发明人】姚忠军, 王文杰, 刘丽珠, 刘薇, 孙建琴, 张芳菊, 朱名娇, 徐珊, 蔡希雯, 蒋紫玟
【申请人】湖北医药学院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