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导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1131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导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接头。
【背景技术】
[0002]临床上现有的给氧方式和途径有:1、鼻塞或鼻导管吸氧法:操作简便,鼻毛对氧气有过滤清洁作用。但氧气对鼻黏膜有刺激,会引起声嘶、鼻黏膜干燥、结痂及鼻出血等,由于呼气期氧气不能进入气道,在鼻腔中会有丢失,影响氧疗效果。2、面罩吸氧法:小儿及不合作者可将面罩置于距患者口鼻I?3cm处给氧,较严重缺氧者可将面罩紧密罩于患者口鼻部并用松紧带固定,面罩吸氧法对患者气道黏膜无刺激,氧流量大,浓度可较高,吸入氧浓度(Fi02)可达40%?50%,但耗氧量大,并且妨碍患者语言交流、进食及排痰。3、静脉给氧法:注射用内给氧(注射用碳酸酰胺过氧化氢)是治疗低氧血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主要适用于Π型呼吸衰竭有明显PaC02升高者,急诊急救,鼻腔疾病不适宜鼻塞吸氧及不耐受鼻塞吸氧者。4、气管内给氧:近年来国内外对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患者,用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环甲膜穿刺套管将供氧导管导入气管内距隆突3?5cm处,进行气管内低流量供氧,耗氧量可减少5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氧疗效果,并适宜于长期应用,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
[0003]专利号CN200920034448.X揭露了一种多孔吸氧头及侧V型气管套管,包括给氧鼻导管,其特征是:可单独使用的给氧鼻导管为多孔吸氧头(I),其柔性软管封闭的端头侧面分布三个小孔,小孔呈圆形或/和椭圆形,端头到第一个小孔边距离为4-6毫米,孔边与孔边间距为4-8毫米,每个小孔的透气面积为3.1-7.1平方毫米。此专利的技术方案实现患者鼻导管吸氧容易被接受和妥善固定的目的,促进患者病情尽快康复的效果,但其没有克服鼻塞或鼻导管吸氧法的缺陷。
[0004]经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后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在临床应用已经愈来愈广泛,病人病情稳定后,脱机带管过程中,常使用湿化气道和给氧方式用以辅助病人进行呼吸与气管的湿化。如果湿化不到位,可造成排痰不畅,痰痂形成,进而发生肺部感染。
[0005]患者通过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给氧时,临床上通常是调节好氧浓度后将氧气管和湿化管插入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内,用胶布固定,然而由于患者经常需要翻身活动,易致使氧气管脱出,胶布固定经常会出现固定不稳,固定位置不当影响患者呼吸,且胶布反复粘贴会残留胶布印。当要接呼吸机管道时,必须先将氧气管和湿化管拔出后,再接呼吸机,同时脱呼吸机时,也要先将呼吸机脱开,再将氧气管和湿化管插回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内。另夕卜,在吸痰时通常的做法,也是先将氧气管和湿化管从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内拔出,再进行吸痰操作,操作完毕之后再将氧气管和湿化管插回,而如果在吸痰时不拿出氧气管和湿化管,由于氧气管和湿化管会占据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管腔的一部分,使得粗的吸痰管不易插进,因此吸痰时需将氧气管和湿化管拔出,对于细的吸痰管即使可以插进,再拔出时又容易将氧气管和湿化管一起带出,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氧气管和湿化管占用气管导管,致气道阻力增加。在上述这些操作过程中,由于氧气管和湿化管的拔出致使患者有一段时间是中断给氧的状态,特别对于缺氧不耐受的患者,易加重缺氧,产生组织损害和功能障碍,且湿化不到位,可造成排痰不畅,痰痂形成,进而发生肺部感染。另外将氧气管或湿化管端部压入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内时,必然会造成氧气管或湿化管的弯折,以致管内气流不通畅;吸痰时,反复要将两管从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内取出,吸痰后又需重新放回固定,增加了感染机会;且更容易发生两管的滑脱,无法保证给氧及湿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管导管接头,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接/脱呼吸机或插入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时,需将氧气管和湿化管拔出,导致患者出现中断给氧和湿化不良的情况,而本实用新型利用套管一端连接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另一端连接呼吸机或插入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而通过固定在套管上的Y型管连接氧气管和湿化管,因此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接/脱呼吸机或插入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时,无需拔出氧气管和湿化管,不会出现患者中断给氧和湿化不良的情况,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价值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导管接头,包括套管、Y型管和纱布,通过套管,起到了连接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和呼吸机或吸痰管等,而氧气管无需插入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内,通过Y型管连接氧气管和湿化管,所述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穿通外壁和内壁的插孔,所述Y型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的一端相交汇,所述第三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插孔插入所述套管内,所述纱布罩在所述套管的上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的下端与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相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纱布的边缘设置有橡皮筋,通过所述橡皮筋将所述纱布罩在所述套管的上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另一端均通过封口盖封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封口盖连接在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另一端的外壁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湿化管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管的另一端与氧气管相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套管的垂直中心线成O?80°。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套管的长度至少lcm。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管包括斜管和直管,所述斜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一端相交汇,所述斜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直管的一端成弧形相接通,所述第三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插孔插入所述套管内时,所述斜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插孔处,所述直管位于所述套管内,且所述直管贴合所述套管内壁。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8]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接/脱呼吸机或插入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时,需将氧气管和湿化管拔出,导致患者出现中断给氧和湿化不良的情况,而本实用新型利用套管一端连接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另一端连接呼吸机或插入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而通过固定在套管上的Y型管连接氧气管和湿化管,因此气管导管或气切导管接/脱呼吸机或插入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时,无需拔出氧气管,不会出现患者中断给氧和湿化不良的情况,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价值高。
[0019]2、本实用新型Y型管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通过封口盖封口,当需给氧和湿化时,打开封口盖,无需给氧和湿化时,封口盖封口,保持Y型管内处于无菌状态,防止细菌附着在Y型管内。
[0020]3、本实用新型纱布罩在套管的上端,通过橡皮筋抓紧在套管上,防止纱布松脱,纱布用于空气过滤,防止空气中的异物进入气道,同时纱布可加湿,用于湿化进入气道内的空气。
[0021]4、本实用新型第一支管与套管的中心线成O?80°,有利于湿化液流入,混化液与氧气在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交汇处汇合,氧气将湿化液吹散,使湿化液进入气道分布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