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76743阅读:9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所述的减张伤口保护器包括缝合针、缝合线、硅胶管;所述的缝合针包括针尖、针体、针尾;所述针尾处连接有缝合线;所述缝合线上套有硅胶管;所述硅胶管为中空管;所述硅胶管的外周面上设有孔洞,其孔洞对外与外界相通,对内与硅胶管的中空通道相通;所述的硅胶管的两端设有喇叭形底座。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硅胶管套在缝合线上,充当保护垫的作用,能够避免缝合线割裂皮肤,硅胶管上设有孔洞,透气性好,减少皮肤压迫,有利于伤口局部的血管的畅通,避免皮肤坏死,硅胶管两端设有喇叭形底座,与皮肤接触面积大,降低了硅胶管与皮肤接触面的压强,增强舒适感。
【专利说明】
一种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
【背景技术】
[0002]减张缝合是外科手术尤其是腹部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缝合方式,多用于切口两侧距离较远导致切口对合困难、若进行普通缝合将发生切口裂开的患者,减张缝线由于承受的张力较大,其下方皮肤如无适当保护措施将发生切割性损伤。
[0003]针对目前减张缝合时,特别是面对伤口两侧皮肤张力过大的情况,一般缝合线拉力不够,需要进行减张缝合。缝合后,需要14天后拆除。而现有的减张缝合存在以下不足:
[0004]首先,无针对性的保护伤口的装置,且市面上无专门销售的产品,临床医生手术时,为了避免缝线割裂皮肤,通常是自制一段橡皮管充当伤口保护装置,存在随意性较大、容易皱褶变形、保护效果无法保证的缺点,此外橡皮管内容易积存较多污物且不易清理,有利于细菌繁殖,使得切口感染的潜在威胁。
[0005]另外,因橡皮管在经缝线压迫在伤口两侧位置处,随着伤口的愈合,使得橡皮管压对皮肤有压迫作用,而橡皮管外周面无透气的孔洞设计,橡皮管长期压迫下易引起伤口皮肤组织坏死。
[0006]其次,橡皮管的两端部为直形切口,一方面伤口愈合时,其橡皮管两端部的直形切口易割伤皮肤组织,另一方面,伤口愈合时,其橡皮管与伤口两侧面直接接触,橡皮管两端部承受的压强较大,使得橡皮管稳定性差,易脱落或滑脱。
[0007]再者,不同患者因体质不同,有的患者若使用橡皮管充当伤口保护装置,可能引起患者过敏,另外,橡皮管其本身材质因素,使得橡皮管在伤口位置处与皮肤贴合性差。
[0008]综上所述,亟需一种针对性强,能够防止皮肤、降低与皮肤接触面压强、稳定性高、贴合性好的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而关于这种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性强,能够防止皮肤、降低与皮肤接触面压强、稳定性高、贴合性好的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1 ] 一种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所述的减张伤口保护器包括缝合针、缝合线、硅胶管;所述的缝合针包括针尖、针体、针尾;所述针尾处连接有缝合线;所述缝合线上套有硅胶管;所述硅胶管为中空管;所述硅胶管的外周面上设有孔洞,其孔洞对外与外界相通,对内与硅胶管的中空通道相通;所述的硅胶管的两端设有喇叭形底座。
[0012]所述的孔洞在硅胶管的外周面呈W形排列。
[0013]所述针尖长为2_4cm。
[0014]所述针体长为5-7 cm。
[0015]所述底座的外端面直径大于硅胶管的直径。
[0016]所述的缝合线包括蚕丝缝合线、聚丙烯缝合线、不锈钢缝合线。
[0017]所述孔洞呈圆形。
[0018]所述缝合针长度为9-15cm,且缝合针两端的切线夹角为37-39度。
[0019]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0020]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硅胶管套在缝合线上,充当保护垫的作用,能够避免缝合线割裂皮肤;
[0021]2、硅胶管轮廓为圆弧形,贴合性好,能够很好地贴合在伤口上,稳定性好,不易产生脱落、滑脱等安全问题;
[0022]3、硅胶管上设有孔洞,透气性好,减少皮肤压迫,有利于伤口局部的血管的畅通,避免皮肤坏死,孔洞呈W形,这与缝合线缝合伤口的位置相对应;
[0023]4、硅胶管两端设有喇叭形底座,与皮肤接触面积大,降低了硅胶管与皮肤接触面的压强,增强舒适感;
[0024]5、硅胶管采用抗过敏性材质,透明、抗过敏,一次性使用,干净卫生;
[0025]6、硅胶管置于伤口表面有效隔离了细小粉末、灰尘等污染物,并能将局部皮肤的温度与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大大降低了伤口的感染率,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
[0026]7、硅胶管将伤口两侧皮肤对合整齐,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疤痕组织细小或不明显,可有效降低伤口两侧皮肤张力,促进伤口皮肤对位愈合,减少疤痕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2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2为硅胶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30]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31]1.缝合针11.针尖
[0032]12.针体13.针尾
[0033]14.缝合线15.硅胶管
[0034]16.孔洞17.底座
[0035]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结构示意图,一种减张伤口保护器,所述的减张伤口保护器包括缝合针1、缝合线14、硅胶管15;所述的缝合针I包括针尖11、针体12、针尾13,针尖11长为2-4cm,针体12长为5-7cm;所述针尾13处连接有缝合线14;所述缝合线14上套有硅胶管15。
[0036]请参照图2,图2为硅胶管15结构示意图。所述硅胶管15为中空管,采用挤出成型连续硫化法,挤出成型的硫化罐硫化法或模压硫化法制成的;所述硅胶管15的轮廓形状为弧形;所述硅胶管15的外周面上设有孔洞16,所述孔洞16呈圆形,其孔洞16对外与外界相通,对内与硅胶管15的中空通道相通;所述的孔洞16在硅胶管15的外周面呈W形排列;所述的硅胶管15的两端设有喇叭形底座17;所述底座17的外端面直径大于硅胶管15的直径;
[003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缝合针I的针尖11形状为三角形,穿刺性强,创伤小,能够以最小阻力穿过组织,缝合针I整体轮廓为圆弧形结构,方便穿刺缝合,韧性好,确保缝合针I在受压作用下不会断裂;所述缝合针I长度为9_15cm,且缝合针I两端的切线夹角为37-39度。
[0038]所述的缝合线14包括蚕丝缝合线14、聚丙烯缝合线14、不锈钢缝合线14,其蚕丝缝合线14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非吸收部位的手术缝合,结扎手术等,选用优质天然蚕丝,其组织反应比普通丝线小,张力强度高,柔韧性好,操作方便,缝合打结牢固可靠,耐高温灭菌;聚丙烯缝合线14是一种羟基聚合物的立体异构体POLYPROPYLENE。聚丙烯缝合线14柔韧性好,使用方便,不易被组织酶类降解,组织反应轻微;不锈钢丝缝合线14无毒,纤细,抗张强度大,组织反应低,打结便利。
[0039]所述的硅胶管15缝合状态下,剪掉多余的硅胶管15线,打结固定即可,减少缝线对皮肤的压力,避免缝合线14割裂皮肤,硅胶管15轮廓为圆弧形,贴合性好,能够很好地贴合在伤口上,稳定性好,不易产生脱落、滑脱等安全问题;娃胶管15上设有孔洞16,透气性好,减少皮肤压迫,有利于伤口局部的血管的畅通,避免皮肤坏死,孔洞16呈W形,这与缝合线14缝合伤口的位置相对应;硅胶管15两端设有喇叭形底座17,与皮肤接触面积大,降低了硅胶管15与皮肤接触面的压强,增强舒适感;硅胶管15采用抗过敏性材质,透明、抗过敏,一次性使用,干净卫生;
[004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硅胶管15套在缝合线14上,充当保护垫的作用,能够避免缝合线14割裂皮肤;硅胶管15置于伤口表面有效隔离了细小粉末、灰尘等污染物,并能将局部皮肤的温度与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大大降低了伤口的感染率,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硅胶管15将伤口两侧皮肤对合整齐,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疤痕组织细小或不明显,可有效降低伤口两侧皮肤张力,促进伤口皮肤对位愈合,减少疤痕的产生;硅胶管15为中空圆柱管,不易变形,且硅胶管15内积存的污染物便于清理,避免细菌繁殖,引起伤口感染。
[00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张伤口保护器包括缝合针、缝合线、硅胶管;所述的缝合针包括针尖、针体、针尾;所述针尾处连接有缝合线;所述缝合线上套有硅胶管;所述硅胶管为中空管;所述硅胶管的外周面上设有孔洞,其孔洞对外与外界相通,对内与硅胶管的中空通道相通;所述的硅胶管的两端设有喇叭形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洞在硅胶管的外周面呈W形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长为2-4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长为5-7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外端面直径大于硅胶管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合线包括蚕丝缝合线、聚丙烯缝合线、不锈钢缝合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呈圆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张缝合伤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长度为9-15cm,且缝合针两端的切线夹角为37-39度。
【文档编号】A61B17/04GK205458851SQ201620027183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3日
【发明人】王阳贇, 施国伟, 王洋
【申请人】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