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3091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基部、被基部收容的压持部及被压持部收容的夹持部,夹持部的底部连接摇杆部,夹持部的两侧设有若干个通孔,基部与压持部间形成滑动曲道,摇杆部位于滑动曲道内并至少延伸出基部的一端,摇杆部沿滑动曲道的径向驱动夹持部转动,压持部沿夹持部转动方向设有若干引导槽,基部沿夹持部转动方向设有若干个与滑动曲道相连通的限位部。通过基部,压持部及夹持部自由组装成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夹持手腕的夹持部在与其连接的摇杆部带动下自由转动,并可通过摇杆部与基部上的限位部相固定实现夹持部与基部的固定,整个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成像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专利说明】
一种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通过CT给检查者检查手臂时,由于人体特定结构原因,手臂难以自如地旋转到需要检查的部位并保持静止不动,以待检测成像。通常为了对检查者手臂的某一部位进行成像,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地翻转手臂,造成成像的耗时较长、检查的准确性较低。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用以实现自由旋转手臂并对手臂进行固定,提高成像的效率和检查的准确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基部、被基部收容的压持部及被压持部收容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底部连接摇杆部,所述夹持部的两侧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基部与压持部间形成滑动曲道,所述摇杆部位于滑动曲道内并至少延伸出基部的一端,所述摇杆部沿滑动曲道的径向驱动夹持部转动,所述压持部沿夹持部转动方向设有若干引导槽,所述基部沿夹持部转动方向设有若干个与滑动曲道相连通的限位部。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部为弹性材料。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摇杆部串接若干个球体。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由若干个呈弧形排布的限位孔构成。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孔可活动收容球体。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部表面设有刻度表,所述刻度表环布在滑动曲道的下部。
[0011 ]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基部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开口和出口,所述底座内容置可流动介质。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流动介质包括水或者沙土。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基部,压持部及夹持部自由组装成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夹持手腕的夹持部可在与其连接的摇杆部的带动下沿径向自由转动,并可通过摇杆部与基部上的限位部固定实现夹持部与基部的固定,整个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成像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中基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中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中压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该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整体为非金属材料,具体地,采用医用级PP制成。该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基部1、底座5、被基部I所收容的压持部4、被压持部4所收容的夹持部2。
[0020]基部I形成第一凹陷部10,第一凹陷部10形成第一内截面101和第二内截面102。第一凹陷部10的内部设有若干个限位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突出第一凹陷部10的内表面103的第一限位部11、第二限位部12和第三限位部13,第一限位部11、第二限位部12和第三限位部13相互平行。其中第一限位部11和第二限位部12位于第一凹陷部10的非端部位置,第三限位部13位于第一凹陷部10的一端。第一限位部11由若干个呈弧形排布的限位孔110形成,第二限位部12由若干个呈弧形排布的限位孔120形成,第三限位部13由若干个呈弧形排布的限位孔130形成。基部I表面还设有刻度表14,刻度表14环布在第三限位部13的下部,刻度表14表面设有的刻度范围为-80度至+80度。刻度表14上的刻度值可与第三限位部13上的限位孔130相对应,最低点设为O度,刻度表14的两侧依次呈十度的整数倍递增或者呈十度的整数倍递减。
[0021]压持部4形成第二凹陷部40,压持部4位于第一凹陷部10内,压持部4可被第一凹陷部10完全收容,压持部4与第一凹陷部10之间形成呈弧形的滑动曲道15。压持部4表面设有若干个引导槽,引导槽的一端开口与外界连通,引导槽的另一端封闭。在本实施方式中,压持部4上设有第一引导槽41和第二引导槽42,其中第一引导槽41与第一限位部11位于同一平面,第二引导槽42与第二限位部12位于同一平面。压持部4形成第一外截面401和第二外截面402。第一外截面401和第一内截面101之间、第二外截面402和第二内截面102之间通过熔接相结合,实现基部I与压持部4结合。
[0022]夹持部2呈U字型,夹持部2为弹性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硅胶。夹持部2的一端设有若干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通孔21,夹持部2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通孔22。夹持部2的底部设有摇杆部3,摇杆部3的总杆30串接有若干个球体,其中总杆30串接的球体的数量与第一凹陷部1内的限位部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总杆30串接第一球体31,第二球体32和第三球体33。总杆30可延伸出基部I的一端,也可同时延伸出基部I的两端。第一球体31通过第一支杆311与夹持部2的底部熔接,第二球体32通过第二支杆321与夹持部2的底部熔接,从而将夹持部2与摇杆部3固定在一起,其中总杆30上的支杆的数量应当与压持部4上的引导槽的数量相同。第一支杆311与第一引导槽41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支杆321与第二引导槽42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一支杆311和第二支杆321可分别在第一引导槽41和第二引导槽42内自由活动。第一球体31与第一限位部11位于同一平面,第二球体32与第二限位部12位于同一平面,第三球体33与第三限位部13位于同一平面。球体31、球体32及球体33可分别被限位部11、限位部12及限位部13上的任一限位孔110、限位孔120及限位孔130活动收容固定。
[0023]底座5连接在基部I的底面,底座5的侧面上设有入口 50,底座50的底面上设有出口(未示出),出口和入口 50可通过与出口和入口 50分别匹配的活塞活动打开或闭合。底座5内容置有可流动介质,其中可流动介质包括水或者沙土,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沙土。
[0024]在组装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时,先将夹持部2放置于基部I的第一凹陷部10中,使球体31、球体32及球体33与限位部11、限位部12及限位部13相对应放置。再通过压持部4上的第一引导槽41和第二引导槽42分别穿过第一支杆311和第二支杆321压持住夹持部2。压持部4将夹持部2与摇杆部3相分离,摇杆部3位于滑动曲道15内,夹持部2位于第二凹槽40内部。最后将压持部4与基部I熔接,使得基部I,夹持部2和压持部4形成一体式结构。
[0025]检查者可将手腕放置在夹持部2的第三凹陷部20中,再根据检查者手腕粗细,选择合适的通孔位置,用软绳(未示出)依次穿过通孔21和通孔22,然后系紧。医护人员可以摇动延伸出基部I的端部的总杆30,总杆30可在滑动曲道15内沿径向自由转动。在总杆30的带动下,夹持部2在第二凹陷部40内发生相应地转动,由于检查者手腕与夹持部2固定在一起,因而检查者手腕与夹持部2同步转动。随着检查者手腕的转动,检查者可呈现手臂的不同位置,以提供成像需要。人的手臂内有尺骨和桡骨,当扭转手臂致尺骨和桡骨位于同一平面时,CT成像效果较差,需要重新扭转手臂寻找合适的位置进行CT成像。医护人员可以参考刻度表14上的刻度,可逆时针最大限度地摇到八十度,也可顺时针最大限度地摇到八十度。当摇到需要成像的位置后,用力下压总杆30,将串接在总杆30上的球体31、球体32及球体33下压入对应的限位孔110、限位孔120及限位孔130中,球体31、球体32及球体33可被对应的限位孔110、限位孔120及限位孔130活动收容固定。其中限位孔110、限位孔120及限位孔130均为弹性材料,并优选为硅胶,且限位孔110、限位孔120及限位孔130的直径均略小于球体31、球体32及球体33的直径。检查者手臂扭转到需要成像的位置后固定并进行成像,提高了成像的准确性。可通过在底座5的进口50中倒入适量的沙土,以增加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的整体重量,防止检查者手臂在转动的过程中,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发生偏移,从而克服了造成成像困难和检查结果偏差的问题。
[0026]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基部、被基部收容的压持部及被压持部收容的夹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底部连接摇杆部,所述夹持部的两侧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基部与压持部间形成滑动曲道,所述摇杆部位于滑动曲道内并至少延伸出基部的一端,所述摇杆部沿滑动曲道的径向驱动夹持部转动,所述压持部沿夹持部转动方向设有若干引导槽,所述基部沿夹持部转动方向设有若干个与滑动曲道相连通的限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为弹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部串接若干个球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由若干个呈弧形排布的限位孔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可活动收容球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表面设有刻度表,所述刻度表环布在滑动曲道的下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基部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开口和出口,所述底座内容置可流动介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T成像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流动介质包括水或者沙土。
【文档编号】A61B6/04GK205514654SQ201620219358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陆振飞
【申请人】无锡市中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