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肠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3878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肠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肠管,包括管体,还包括流体囊和流体囊连通管;流体囊连通管的两端分别开口在流体囊内和患者体外;流体囊处于充盈状态的形状与胃囊的空间适配;流体囊包括流体囊前端,流体囊前端与胃囊幽门端适配;所述管体的前端在径向上可滑动的固定在流体囊前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快速准确的穿过幽门,改善患者的不适感。
【专利说明】
一种空肠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空肠管。
【背景技术】
[0002]食道、胃等上消化道区域出现病症需要手术,会导致无法进食。临床的做法是采用空肠管从口或鼻中插入空肠管,空肠管的前端依次经过咽喉、食道、贲门、胃、幽门、十二指肠,直至小肠,空肠管的后端开口在体外,然后通过空肠管将流质食物或药物输送至小肠。传统的空肠管推送过程严重依赖操作人员的个人技能,空肠管容易滑脱,成功率低。中国专利文献CN201091690Y,于2008年7月30日公开了“易插送、防滑脱的空肠管”,它包括导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管的后端连接与前手柄的一端相连,导管的前端闭合,在所述的前端管壁上开有营养液流出孔,在所述的营养液流出孔附件的前端管壁上还开有穿装防滑圈的通孔,防滑圈穿过所述的通孔并伸出管壁外,防滑圈位于导管中的部分与加强钢丝的一端相连,加强钢丝的另一端穿过导管和前手柄后与后手柄的一端相连。该技术方案主要解决了空肠管在小肠内的定位问题。而在向患者体内插入空肠管的过程中,将管的前端由胃准确的推送进幽门是一个关键步骤。胃的内部空间是由上向下又转向侧方的不规则形状,仅在食物充盈时少量鼓胀。相对幽门而胃的内部空间大的多,当空肠管前端在胃内时,很难准确寻找到幽门的位置,往往需要多次探索性的尝试,效率非常低,成功率也不高,患者不适感强烈,不利于快速诊疗。即使采用价值不菲的进口定位系统辅助,成功率的提高也相当有限,而患者的费用支出却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空肠管穿过幽门的准确性低,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快速准确的穿过幽门的空肠管,改善患者的不适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肠管,包括管体,还包括流体囊和流体囊连通管;流体囊连通管的两端分别开口在流体囊内和患者体外;流体囊处于充盈状态的形状与胃囊的空间适配;流体囊包括流体囊前端,流体囊前端与胃囊幽门端适配;所述管体的前端在径向上可滑动的固定在流体囊前端。
[0005]人体的胃囊是个中空的结构,幽门仅是一个开口在胃壁前端的小孔,狭长的空肠管管体前端在由贲门顺利进入胃囊后,难以快速寻找到幽门,原因就在于空肠管管体前端在胃囊内是自由的,缺乏定位导向将其引导至准确的位置。为此,本技术方案设计了流体囊,将空肠管管的管体可径向活动的固定在流体囊前端,然后将流体囊与管体一起导入患者胃囊内。流体囊与流体囊连通管连接在一起,可在患者体外向流体囊内压入流体,将流体囊在患者胃囊内如气球般撑起。压入流体呈充盈状态的流体囊形状和尺寸均适配患者的胃囊空间,使得流体囊的外侧壁紧贴患者胃壁。此时空肠管的管体前端因为胃囊已经被流体囊撑满而失去自由活动的空间,仅能顺着胃囊和流体囊的约束方向向前方移动,从而准确的进入幽门,直至十二指肠、小肠。待空肠管顺利到达指定位置后,可视需要在胃内保留流体囊,或者是排尽流体,将流体囊体积压缩后取出。流体囊内灌注的流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推荐使用37°C的空气,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感觉,而且使用空气可以更有效的调节流体囊内的压力值,更好的适配患者胃囊内的形状,减少坠胀的感觉。流体囊除连接流体囊连通管的开口外,需保持密封,表面需要有良好的光洁度,材质可以选用医用硅胶或其他具有弹性的对人体安全的材质。
[0006]作为优选,所述流体囊还包括流体囊后端,流体囊后端与胃囊的贲门端适配;所述管体的中部在径向上可滑动的固定在流体囊贲门端。在本方案中,流体囊的后端被设计成与胃囊的贲门端形状适配,当流体囊处于充盈状态时,可以在胃囊内实现定位,保持了流体囊的稳定性。在此前提下,将管体中部固定在流体囊的贲门端,可以大幅减少管体中部的自由移动量,使操作者可以更好的控制管体的前进方向,加快管体前端准确进入幽门的速度,提尚准确性。
[0007]作为优选,所述流体囊前端设有向内凹陷的前端凹陷区,所述流体囊后端设有向内凹陷的后端凹陷区。为了避免或减少流体囊充盈后前端和后端的凸起部分对患者胃囊内壁等软组织造成的挤压,消除或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本方案将流体囊的前端和后端均设计了向内的凹陷区。同时,前端凹陷区与后端凹陷区的设置也使流体囊具有更好的通配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流体囊的内部贯通的设有管体通道;管体通道的一端开口于流体囊前端,另一端开口于流体囊后端;所述管体设于管体通道内。本方案在流体囊内设计了一个贯通的通道,该通道与管体直径适配。当放置时,管体前端埋藏在流体囊内送入患者胃囊中,避免了管体对食道、胃内壁黏膜的刺激,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在流体囊完全进入患者胃囊后,对流体囊内灌注流体使其充盈后,再沿着管体通道顺利的将管体向前推送。由于管体通道的前端开口就在胃囊的幽门端,从管体通道推出的管体的前端可以精确的进入幽门,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推送成功率。
[0009]作为优选,所述流体囊的内部贯通的设有管体通道;管体通道的一端开口于前端凹陷区,另一端开口于后端凹陷区;所述管体设于管体通道内。在流体囊设有前端凹陷区与后端凹陷区的情况下,管体通道优选从该两个凹陷区内穿过,可以在确保准确穿过幽门的前提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不适感。
[0010]作为优选,所述管体通道在对应流体囊前端的位置设有可被管体前端捅穿的横截管体通道的隔膜。为了避免流体囊在送入患者胃囊的过程中管体前端从管体通道中伸出,导致管体前端弯折,无法准确进入幽门,本方案在流体囊的管体通道的前端设置了一个横截管体通道的隔膜,用来对管体通道内的管体的自由径向前移实施必要的拦阻,而当流体囊推送到位并灌注充盈后,则可以稍稍用力前推管体,使管体的前端捅穿隔膜,进入幽门。
[00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快速准确的穿过幽门,改善患者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I管体,2流体囊,3流体囊连通管,4胃囊,5贲门,6幽门,21流体囊前端,22流体囊后端,23管体通道,211前端凹陷区,221后端凹陷区,213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5]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空肠管,设有管体1、流体囊2和流体囊连通管3。流体囊是一个空心囊,仅有一个开口,连通流体囊连通管,并可通过流体囊连通管向流体囊内压注气、液等流体使其充盈。充盈起来的流体囊的形状与人体的胃囊4形状适配,流体囊前端21位于胃囊的幽门6处,此处设有向内凹陷的前端凹陷区211,流体囊后端22位于胃囊的贲门5处,此处设有向内凹陷的后端凹陷区221,流体囊连通管与流体囊的连接处位于流体囊后端。流体囊的内部设有管体通道23,管体通道的直径与管体直径适配,由流体囊前端的前端凹陷区贯通至流体囊后端的后端凹陷区,其中在流体囊前端处的管体通道内,还设有隔膜231,隔膜横截管体通道,可被管体的前端捅穿。管体的前段和中段就置于管体通道内。管体和流体囊均采用医用硅胶材质制成,表面光洁润滑。
[0016]在进行插管操作时,先将内置管体的流体囊前端向下的逐渐推送进患者胃囊内,管体的后端和流体囊连接管均留在患者体外。待推送到位后,通过流体囊连接管向流体囊内灌注37°C的空气,使流体囊充盈至与患者胃囊充分紧贴适配。此时流体囊内部的管体通道就成为由贲门至幽门的唯一通道,操作者可以稍加用力,将管体向前推送,管体前端将隔膜捅穿,即可快速准确的进入患者幽门,直至肠道。
【主权项】
1.一种空肠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流体囊(2)和流体囊连通管(3);流体囊连通管的两端分别开口在流体囊内和患者体外;流体囊处于充盈状态的形状与胃囊(4)的空间适配;流体囊包括流体囊前端(21),流体囊前端与胃囊的幽门端适配;所述管体的前端在径向上可滑动的固定在流体囊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肠管,其特征是,所述流体囊还包括流体囊后端(22),流体囊后端与胃囊的贲门端适配;所述管体的中部在径向上可滑动的固定在流体囊贲门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肠管,其特征是,所述流体囊前端设有向内凹陷的前端凹陷区(211),所述流体囊后端设有向内凹陷的后端凹陷区(2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肠管,其特征是,所述流体囊的内部贯通的设有管体通道(23);管体通道的一端开口于流体囊前端,另一端开口于流体囊后端;所述管体设于管体通道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肠管,其特征是,所述流体囊的内部贯通的设有管体通道;管体通道的一端开口于前端凹陷区,另一端开口于后端凹陷区;所述管体设于管体通道内。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空肠管,其特征是,所述管体通道在对应流体囊前端的位置设有可被管体前端捅穿的横截管体通道的隔膜(231)。
【文档编号】A61M25/10GK205549039SQ201620139905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4日
【发明人】黄志平, 廖赵云, 邱峰, 张俊锋, 潘微微
【申请人】黄志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