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03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拖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用具,特别是一种带辅助挤水装置的拖把。
传统拖把的结构是拖把杆及固定在其末端的拖布,其挤水方式一般为直接用手拧,或将拖把压在地面或水桶网兜上挤压旋转,存在着不卫生、费力及拖把卸水不彻底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省力、方便的清洁用拖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拖把由拖把杆(1)和清洁条(2)组成,拖把杆包括了内层的轴心杆(3)及外层旋转体,清洁条的一端固定在旋转体的末端,另一端固定在轴心杆的末端。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将拖把杆(1)分成内层的轴心杆(3)及外层的旋转体,后者可绕前者转动。清洁条(2)的一端固定在轴心杆末端,另一端固定在旋转体末端。转动旋转体,即可扭拧清洁条,达到挤水目的。
为加强效果,进一步达到省力的目的,可将旋转体分成上旋转体(4)和下旋转体(5),轴心杆对应上、下旋转体的位置上分别装有同向棘轮(6)、(7),簧片(8)、(9)分别通过铁条(10)、(11)及固定架(12)、(13)固定在上、下旋转体上,弹簧(14)、(15)分别装在上、下旋转体与对应簧片之间。
使用时,一手握住下旋转体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另一手握住上旋转体作反方向转动,当转动动作停止时,簧片(8)、(9)分别卡在同向棘轮上,使上、下旋转体不能回旋,从而令使用者可腾出手重复作旋转动作,进入下一个旋转、止旋周期,直至将清洁条水份拧干。按下簧片(9)并将下旋转体向下推,清洁条恢复松驰状态,即可用之拖地。
当簧片棘轮止旋结构方向改变时,使用时转动上、下旋体的方向亦随之改变。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省力,卸水效果好,适用于家居、办公室及公共场所清洁。
权利要求1.一种拖把,由拖把杆(1)和清洁条(2)组成,其特征在于拖把杆包括了内层的轴心杆(3)及外层旋转体,清洁条的一端固定在旋转体的末端,另一端固定在轴心杆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旋转体分成上旋转体(4)和下旋转体(5),轴心杆对应上、下旋转体的位置上分别装有同向棘轮(6)、(7),簧片(8)、(9)分别通过铁条(10)、(11)及固定架(12)、(13)固定在上、下旋转体上,弹簧(14)、(15)分别装在上、下旋转体与对应簧片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用具,特别是一种带辅助挤水装置的拖把。拖把由拖把杆和清洁条组成,其特征在于拖把杆包括了内层的轴心杆及外层旋转体,清洁条的一端固定在旋转体的末端,另一端固定在轴心杆的末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省力,卸水效果好,适用于家居、办公室及公共场所清洁。
文档编号A47L13/20GK2479908SQ0124208
公开日2002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1日
发明者林铭贤 申请人:林铭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