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19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煲,特别涉及一种恒温茶煲。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茶煲由茶煲盖、茶煲体组成,为了保持茶水温度,通常还为茶煲配备插电的底座,通过电能加热来保持茶水的温度。这种加热方式不但耗费电能,而且如果不慎将茶水滴到底座内,容易引起电路短路,损坏底座,甚至引起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茶煲加热茶水时,耗费电能、使用不安全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煲,该茶煲不使用电能可对茶水进行保温,不但省电,而且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茶煲,包括茶煲盖、茶煲体,还包括一个可包容所述茶煲体的套杯,所述茶煲体放置在所述套杯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茶煲和套杯之间有间隙,可间隙内加入温水,可长时间保持装在茶煲里面茶水的温度,达到恒温的目的,不但避免了用带电底座加热的耗能缺点,而且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茶煲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茶煲盖,2、茶煲体,3、套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茶煲,由茶煲盖1、茶煲体2和筒状的套杯3组成,由于茶煲体2的直径小于筒状套杯3的直径,茶煲体2可以放置在套杯3内,将茶煲体2放置在套杯3内,在茶煲体2和套杯3的间隔中加入温水,就可以起保温的作用。
茶煲体2的侧壁厚度均匀,且内、外壁曲线均为抛物线。
套杯3呈下部小上部大的圆筒型,其横截面为倒梯形,方便泡茶者手持。套杯3的可以制成筒状,也可以按照需要制成其它形状,只要可以容纳茶煲体2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茶煲,包括茶煲盖(1)、茶煲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可容纳所述茶煲体(2)的套杯(3),所述茶煲体(2)放置在所述套杯(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杯(3)为圆筒型,所述茶煲体(2)的直径小于圆筒型套杯(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杯(3)的横截面为倒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煲体(2)的侧壁厚度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煲体(2)的内、外壁的曲线均为抛物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煲,茶煲包括茶煲盖、茶煲体,还包括一个可容纳所述茶煲体的套杯,所述茶煲体放置在所述套杯中。由于茶煲体的直径小于筒状的套杯的直径,可将茶煲体放置在套杯内,在茶煲体和套杯的间隔中加入温水,茶煲里的茶水可长时间保温。
文档编号A47G19/20GK2631351SQ0322538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2日
发明者邓明龙 申请人:邓明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