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84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吸尘器一般设置有吸尘机构,即通过吸尘电机与一个带有吸尘入口的负压室的配合,吸入地面的灰尘。但自动吸尘器通常使用蓄电池,功率较小,只能吸入小颗粒灰尘,而不能吸入大颗粒灰尘,这就使得吸尘器清扫不够干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吸尘器,它既能吸入小颗粒灰尘,又能将大颗粒灰尘扫进尘筒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机体、设置在所述的吸尘器机体上的尘筒。所述的尘筒内设置有负压室,所述的负压室与底部的吸尘入口相连通。所述的吸尘器机体的底部设置有地刷,所述的地刷与动力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尘筒的底部设置有扫灰入口,所述的扫灰入口邻近并对着所述的地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在通过吸尘机构吸入小颗粒灰尘的同时,再通过与动力驱动机构相连接的地刷,将大颗粒灰尘扫入尘筒内,使得自动吸尘器能将地面清扫干净。


附图1为自动吸尘器的立体外观图;附图2为尘筒在自动吸尘器处于吸尘状态时的外观图;附图3为尘筒在挡灰板打开时的外观图;附图4为尘筒的内部结构图;附图5为吸尘器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其中1、吸尘器;2、尘筒;3、吸尘器机体;4、尘筒提手;5、提手锁钮;6、挡灰板;7、贮灰室;8、负压室;9、隔栅;10、地刷;11、吸尘入口;12、扫灰入口;13、吸尘电机;14、过滤片;15、尘筒盖;16、吸尘通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各附图,一种自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机体3、设置在所述的吸尘器机体3上的尘筒2。所述的尘筒2内设置有负压室8,所述的负压室8与底部的吸尘入口11相连通。所述的吸尘器机体3的底部设置有地刷10,所述的地刷10与动力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尘筒2的底部设置有扫灰入口12,所述的扫灰入口12邻近并对着所述的地刷10。所述的尘筒2内还设置有贮灰室7,所述的扫灰入口12与所述的贮灰室7相连通。自动吸尘器经吸尘器入口11将小颗粒灰尘吸入负压室8,同时,地刷10又将大颗粒灰尘经扫灰入口12扫入贮灰室7。这样,自动吸尘器的清扫功能就比较全面。
参见附图2、附图5,所述的贮灰室7的底部邻近扫灰入口12处设置有挡灰板6,该挡灰板6沿贮灰室7的底部向上延伸,所述的挡灰板6的外侧表面自下而上向远离地刷10的方向倾斜。地刷10扫进的灰尘被挡灰板6挡在贮灰室7内,不会掉在地面上。并且,由于挡灰板6的倾斜,地刷10能较容易地将灰尘扫入贮灰室7内。
参见附图3,为了倒灰方便,所述的挡灰板6与所述的贮灰室7的壁部相可转动地连接,倒灰时,将挡灰板6翻转至附图3所示的状态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机体[3]、设置在所述的吸尘器机体[3]上的尘筒[2],所述的尘筒[2]内设置有负压室[8],所述的负压室[8]与底部的吸尘入口[1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器机体[3]的底部设置有地刷[10],所述的地刷[10]与动力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尘筒[2]的底部设置有扫灰入口[12],所述的扫灰入口[12]邻近并对着所述的地刷[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尘筒[2]内还设置有贮灰室[7],所述的扫灰入口[12]与所述的贮灰室[7]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灰室[7]的底部邻近扫灰入口[12]处设置有挡灰板[6],该挡灰板[6]沿贮灰室[7]的底部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灰板[6]的外侧表面自下而上向远离地刷[10]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灰板[6]与所述的贮灰室[7]的壁部相可转动地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机体、设置在所述的吸尘器机体上的尘筒。所述的尘筒内设置有负压室,所述的负压室与底部的吸尘入口相连通。所述的吸尘器机体的底部设置有地刷,所述的地刷与动力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尘筒的底部设置有扫灰入口,所述的扫灰入口邻近并对着所述的地刷。在小颗粒灰尘被吸入负压室的同时,大颗粒灰尘也被地刷扫入贮灰室,完善了自动吸尘器的清扫功能。
文档编号A47L9/00GK1669514SQ20041001437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8日
发明者钱东奇 申请人: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