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式通水保温暖瓶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89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闭式通水保温暖瓶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是一种用于保温开水瓶不用拿下瓶塞可倒水的自闭式暖瓶塞。
背景技术
传统的暖瓶塞为软木实心体塞,倒水时要拔塞、盖塞,总的寿命短,水胀时拔塞困难,长期不用时又会干缩,后虽已逐渐被空心的塑料制品替代,但使用方法没变,还要拔塞和盖塞,总觉有些麻烦。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虽然有一些所谓的卫生型、塞盖一体型或扣盖封闭型的瓶塞相继出现或将方案公开,但仍存在保温性能差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保温又倒水方便的新式暖瓶塞,倒水时不用摘塞,停止倒水后能自动封闭,密封保温好,不溢水,寿命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保温和倒水的自开自闭。
暖瓶塞主要有四部分构成塞体、塞芯、塞盖和密封圈。由图可见,塞体是一个上大下小、中空的圆形管样体,上面大的部分使用时坐落在瓶口上,用于保温,一侧开有一个出水孔用于倒水,下面小的部分插入到瓶口内,上下之间的退台处用于置放塞芯;塞盖是一个塞体顶端的封口盖,既是上半部分的保温空气隔断板,也是塞芯放入塞体后的封口盖,与塞体上端旋接;塞芯是控制出水的阀芯,置放在塞体内的退台处,上面平圆,可将退台口封住使塞体上下腔被隔断,下面是一个垂直的锥型的平衡杆,用于保持塞芯平衡和调整塞芯的自开和自闭,防止塞芯偏离;密封圈是圆形的硅胶圈或塑胶圈,置于塞体下半部分与暖瓶口的接缝处和塞芯下顶面与塞体退台的隔断处,同时,在塞体下半部分的靠下位置处,还套有一个防脱密封圈。这种结构的暖瓶塞,其保温作用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瓶口外的塞体和旋接的塞盖构成了一个空气腔,散热性能差,二是瓶口与塞体及塞体与塞芯的接触处密封不透气,温差对流小。倒水方便和自闭功能是不用拔塞,倒水时水流将塞芯顶冲开,由于有垂直锥头杆的重力作用,塞顶张开后只是一个角度,则开水可顺着张开的口,经塞体出水孔流出;停止倒水后瓶体返正,塞芯因受垂直锥头杆作用也随着返正并将塞体中孔盖严,使水瓶达到自闭。本实用新型用料为无毒无味塑料,塞壁要有一定的刚度,一般随暖瓶配套一起出厂,也可单独生产上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
图中,1为中空塞体,2为塞芯,3为塞盖,4为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般是配套暖瓶一起出厂,因生产已纳入标准化,故也可单独上市,既保温又好用,且造价也不高,使用寿命长。
(1)
本实用新型实施比较容易,采用无毒无味工程塑料制作,除塞芯形体曲线多一些外,总的模具型式较比简单,仅有一个外侧面旋接丝口,因此,组装方便。
制作,按附图样式,将塞体1、塞芯2和塞盖3开模整体浇注成型后,先将已套上密封圈4的塞芯2置入到塞体内,后将塞盖3旋接到塞体1上,再将另外的密封圈4套在塞体外侧退台处的圈槽内即可,为增大塞体滑脱瓶口的摩擦力,在塞体的靠下部位还可加装一个防脱密封圈。
使用,按通常用法,将暖瓶盖帽取下后,无须拔出瓶塞,手提暖瓶直接倒水即可,塞芯2在瓶内开水的冲流下向外推开,开水顺塞芯2流出,停止倒水后将暖瓶复位,塞芯2在垂直锥形杆的自重作用下将塞体隔断而达到自闭,扣上暖瓶盖帽,则倒水完成。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主要体现在,倒水时不用拿下,省时省力,出水痛快,自动开闭,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1.一种自闭式通水保温暖瓶塞,其特征是由塞体、塞芯和塞盖构成,其中,塞体是一个上大下小中间空的圆形管样体,上面大的部分,一侧开有出水孔,下面小的部分可插接到瓶口内,中间部分退台;塞芯是一个阀芯,置放在塞体内中间的退台处将退台口封住;塞盖是一个塞体顶端的封口盖,与塞体上端旋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通水保温暖瓶塞,其特征是塞芯上面平圆,下面是一个垂直的锥型平衡杆。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闭式通水保温暖瓶塞,其特征是在塞体下半部分与暖瓶口的接缝处和塞芯下顶面与塞体退台的隔断处,均套有一个圆形的硅胶密封圈。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闭式通水保温暖瓶塞,其特征是在塞体下半部分的靠下位置处,还套有一个防脱密封圈。
专利摘要自闭式通水保温暖瓶塞,涉及生活用品,用于暖水瓶的保温、通水和自闭,其特征是,由塞体、塞芯、塞盖和密封圈四部分构成,其中塞体是一个上大下小中间空的圆形管样体,上面部分坐落在瓶口上,用于保温,一侧开有出水孔,下面部分可插接到瓶口内,中间退台处用于置放塞芯;塞盖是一个塞体顶端的封口盖,既是上半部分的保温空气隔断板,也是塞芯放入塞体后的封口盖;塞芯是控制出水的阀芯,上面平圆,下面是一个垂直的锥形平衡杆,用于保持塞芯平衡和调整塞孔的自开和自闭;密封圈是圆形的硅胶圈,置于塞体与塞芯、塞体与瓶口的接触部位以及塞体靠下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保温性能好,使用时不用拔塞,造价不高,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A47J41/00GK2728367SQ20042004255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8日
发明者郭树军 申请人:郭树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