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剥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57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蒜剥皮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脱皮工具,尤其是一种大蒜剥皮器。
背景技术
炒菜或凉拌菜时需要用生大蒜作为配料,而且生大蒜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在吃饭时有生食大蒜的习惯,食用大蒜时需要将蒜瓣上的大蒜皮剥掉,由于大蒜皮和蒜瓣结合的比较紧,人们需要用手指甲在蒜瓣上抠挖起蒜皮后再将其揭掉,这样剥皮十分麻烦,而且不卫生,很容易将手上的细菌经大蒜传入口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卫生并且结构简单的大蒜剥皮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蒜剥皮器,由柔性材料制成,其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该腔体的内表面上具有可摩擦掉蒜皮的凸起筋,大蒜剥皮器上开有可容蒜瓣进入腔体内的开口。
所述大蒜剥皮器呈橄榄形,其内部腔体的内表面具有凸起筋,大蒜剥皮器上于橄榄形的两端头上各开有一个可容蒜瓣进入腔体内的开口。
所述大蒜剥皮器呈管状,管内腔体的内表面具有凸起筋,管状大蒜剥皮器的两端头上各开有一个可容蒜瓣进入腔体内的开口。
所述大蒜剥皮器是由三叶胶或硅胶等无毒无味的柔性材料制成。
所述腔体内表面上的凸起筋是呈网格状或条纹状分布的条形凸起筋。
所述腔体内表面上的凸起筋是密集分布的圆柱形凸起筋。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大蒜剥皮器是由柔性材料制成,在使用时可以用手在大蒜剥皮器外部揉搓装入腔体内部的蒜瓣,利用腔体内表面的凸起筋来摩擦蒜瓣的表面,从而使蒜皮与蒜瓣分离。使用本实用新型剥蒜皮方便快捷,手不直接与蒜瓣接触,比较卫生,而且结构十分简单,成本很低。
另外,大蒜剥皮器是由三叶胶或硅胶等无毒无味的柔性材料制成,对人体无害。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大蒜剥皮器1的本体呈橄榄形,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5,其材料使用无毒、无害、无味的三叶胶,在大蒜剥皮器1的两端头上分别开有可容蒜瓣进出的开口2、3,开口2、3均与大蒜剥皮器1内部的腔体5连通,腔体5的表面具有网格状分布的条形凸起筋4。使用时,将未剥皮的蒜瓣经开口2或开口3装入大蒜剥皮器1内部的腔体5中,然后用手揉搓大蒜剥皮器1,蒜瓣表面在腔体5表面上的凸起筋4的摩擦下,蒜皮逐渐脱落,将蒜瓣连同剥掉的蒜皮经开口2或开口3倒出,将剥好的蒜瓣拣出即可食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大蒜剥皮器1的本体呈管状,两端具有开口2、3,管状的大蒜剥皮器1的内壁上密集分布有圆柱形的凸起筋4。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大蒜剥皮器1的本体呈管状,两端具有开口2、3,管状的大蒜剥皮器1的内壁上具有条纹状分布的条形凸起筋4。
权利要求1.一种大蒜剥皮器,其特征在于大蒜剥皮器的本体由柔性材料制成,其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该腔体的内表面上具有可摩擦掉蒜皮的凸起筋,大蒜剥皮器上开有可容蒜瓣进入腔体内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剥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蒜剥皮器呈橄榄形,其内部腔体的内表面具有凸起筋,大蒜剥皮器上于橄榄形的两端头上各开有一个可容蒜瓣进入腔体内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剥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蒜剥皮器呈管状,管内腔体的内表面具有凸起筋,管状大蒜剥皮器的两端头上各开有一个可容蒜瓣进入腔体内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剥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蒜剥皮器是由三叶胶或硅胶等无毒无味的柔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蒜剥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表面上的凸起筋是呈网格状或条纹状分布的条形凸起筋。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蒜剥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表面上的凸起筋是密集分布的圆柱形凸起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蒜剥皮器,大蒜剥皮器的本体由柔性材料制成,其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该腔体的内表面上具有可摩擦掉蒜皮的凸起筋,大蒜剥皮器上开有可容蒜瓣进入腔体内的开口。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大蒜剥皮器是由柔性材料制成,在使用时可以用手在大蒜剥皮器外部揉搓装入腔体内部的蒜瓣,利用腔体内表面的凸起筋来摩擦蒜瓣的表面,从而使蒜皮与蒜瓣分离。使用本实用新型剥蒜皮方便快捷,手不直接与蒜瓣接触,比较卫生,而且结构十分简单,成本很低。
文档编号A47J17/00GK2778134SQ20052003009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日
发明者王长林 申请人:王长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