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46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的杯子,特别是一种主要用自然物质制作而成,而且具有保健功能的防裂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身体健康更为重视。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保健用品。其中,有这样一种杯子,其主要由自然木制品或竹子制造而成;用这种杯子泡出来的茶清香迷人、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喝后具有保健的功能。然而,上述的杯子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裂开,基于上述原因,杯体的表面周围一般都安装有紧箍罩,以此防止杯子破裂;但是杯体表面的紧箍罩在杯子多次的热胀冷缩作用下会自然脱落,杯子的使用寿命难以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实牢固、使用寿命长的一种杯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杯子,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表面设有凹环槽,凹环槽靠近杯口边缘处,槽内环绕有紧密的金属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体的底部同样设有凹环槽,槽内环绕有紧密的金属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丝为一条连续不间断的丝线,环绕的圈数为一圈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体的上部为加厚结构,在杯体表面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分界线,这样的杯体结构不但能防止杯子从杯口中裂开,还能让人拿起杯了更加稳定,防止打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杯体表面设有凹环槽,凹环槽靠近杯口边缘处,槽内环绕有紧密的金属丝;即使所述的木制品或竹子保健杯经过多次的热胀冷缩,起到紧箍作用的金属丝仍然能牢固地环绕在凹环槽内,防止杯体破裂,有效地延长了杯子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图2,一种杯子,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由自然木或竹子制作而成、而且表面设有凹环槽2,凹环槽2靠近杯口3边缘处,槽内环绕有紧密的金属丝4。其中,所述金属丝4一般为导热快、而且均匀的铜丝;当然所述金属丝4也可以为铁丝、铝丝等。即使用木制品或竹子做成的杯子经过多次的热胀冷缩,起到紧箍作用的金属丝仍然能牢固地环绕在凹环槽内,防止杯体破裂,有效地延长了杯子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体1的底部同样设有凹环槽5,槽内环绕有紧密的金属丝6,使得杯子的结构更加牢固结实。
其中,所述金属丝4、6为一条连续不间断的丝线,环绕的圈数为一圈以上,并且通过粘胶粘贴在槽内。
为了方便人们拿起杯子,防止打滑,所述杯体1的上部为加厚结构,在杯体1表面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分界线7,所述分界线7是由杯子的厚度产生突变而成。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或与本实用新型等同、变劣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杯子,包括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表面设有凹环槽(2),凹环槽(2)靠近杯口(3)边缘处,槽内环绕有紧密的金属丝(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底部同样设有凹环槽(5),槽内环绕有紧密的金属丝(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4)、(6)为一条连续不间断的丝线,环绕的圈数为一圈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上部为加厚结构,在杯体(1)表面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分界线(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杯子,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表面设有凹环槽,凹环槽靠近杯口边缘处,槽内环绕有紧密的金属丝;所述杯体的底部同样设有凹环槽,槽内环绕有紧密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为一条连续不间断的丝线,环绕的圈数为一圈以上;即使所述的木制品或竹子保健杯经过多次的热胀冷缩,起到紧箍作用的金属丝仍然能牢固地环绕在凹环槽内,防止杯体破裂,有效地延长了杯子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47G19/22GK2794352SQ20052005718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9日
发明者霍汉任 申请人:霍汉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