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凉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20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凉水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杯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凉水杯。
背景技术
当前所使用的水杯大多靠杯壁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在寒冷的冬季能起到保温作用,使人能长时间喝到热水。而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将热水倒入水杯后,这种散热方式使得水温降低缓慢,人们不能尽快喝到凉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迅速降温的快速凉水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杯体,所述的杯体通过若干根相隔一定间隙的肋条与底座相连接,杯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与之相连通的传热管。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底座处设置有下腔,下腔通过传热管与杯体相连通;所述杯体的外侧设置有开有气缝的套体,气缝数与肋条数相匹配,气缝的大小与相邻肋条间的间隙相匹配;所述的杯体设置有杯盖;所述的下腔设置有底盖。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快速凉水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杯体的底部设置与之相连通的传热管,当热水倒入后,由于传热管间空气的流动,使得传热管内的热水迅速降温,并通过对流使得杯体内的热水也迅速降温,使得人们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喝到适宜温度的水;其二,底座处设置下腔,可以使得水容量增加并加快对流,水温降低更快;其三,杯体的外侧设置开有气缝的套体,并且气缝数与肋条数相匹配,气缝的大小与相邻肋条间的间隙相匹配,当夏天需要迅速降温时,使得气缝与相邻肋条间的间隙相对即可,当冬天不需要迅速降温时,转动套体,使得气缝与肋条相对,此时套体将相邻肋条间的间隙封闭,传热管间不再有空气流动,能起到保温作用;其四,杯体设置杯盖,下腔设置底盖,可以根据需要正反放置,杯体可以成为下腔,下腔可以成为杯体,使用更加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速凉水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快速凉水杯的一种轴向截面图;图3为快速凉水杯的另一种轴向截面图;图4为快速凉水杯的径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快速凉水杯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快速凉水杯包括杯体1,杯体1通过肋条2与底座3相连接,杯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之相连通的传热管4,杯体1的外侧设置有套体5。如图2所示,传热管4与底座3相连接。如图3所示,底座3处设置有下腔6,传热管4与下腔6相连通。如图4所示,相邻肋条2相隔一定间隙7,套体5开有气缝8,气缝8数与肋条2数相匹配,气缝8的大小与相邻肋条2间的间隙7相匹配。
当使用时,将热水到入杯体1后,由于杯体1与传热管4相连通,传热管4内也盛满热水,由于传热管4间有空气流动,使得传热管4内的热水迅速降温,并通过对流使得杯体1内的热水也迅速降温,使得人们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喝到适宜温度的水,在底座3处设置下腔6,可以使得水容量增加并加快对流,水温降低更快。在杯体1的外侧设置开有气缝8的套体5,并且气缝8数与肋条2数相匹配,气缝8的大小与相邻肋条2间的间隙7相匹配,当夏天需要迅速降温时,使得气缝8与相邻肋条2间的间隙7相对即可,当冬天不需要迅速降温时,转动套体5,使得气缝8与肋条2相对,此时套体5将相邻肋条2间的间隙7封闭,传热管4间不再有空气流动,能起到保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凉水杯还可以在杯体1、下腔6处设置杯盖、底盖(图中未画出),这样的凉水杯可以根据需要正反放置,杯体1可以成为下腔6,下腔6可以成为杯体1,使用更加方便。
权利要求1.快速凉水杯,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通过若干根相隔一定间隙的肋条与底座相连接,杯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与之相连通的传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凉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处设置有下腔,下腔通过传热管与杯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凉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外侧设置有开有气缝的套体,气缝数与肋条数相匹配,气缝的大小与相邻肋条间的间隙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凉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设置有杯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凉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设置有杯盖,所述的下腔设置有底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杯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凉水杯。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杯体,所述的杯体通过若干根相隔一定间隙的肋条与底座相连接,杯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与之相连通的传热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快速凉水杯在杯体的底部设置与之相连通的传热管,当热水倒入后,由于传热管间空气的流动,使得传热管内的热水迅速降温,并通过对流使得杯体内的热水也迅速降温,使得人们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喝到适宜温度的水。
文档编号A47G19/22GK2920060SQ20062002505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2日
发明者崔耐文 申请人:崔耐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