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拉钩联动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104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拉钩联动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动臂,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鞋套机用分离拉钩联动臂。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66452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04年12月22日公开了一种自动鞋套机用分离拉钩联动臂。所述的分离拉钩联动臂,包括一级联动臂,分别与所述一级联动臂于中间处活动连接的辅助臂和于其一端活动连接的二级联动臂。所述的辅助臂一端同一级联动臂连接,另一端同支撑臂连接;所述的一级联动臂的一端分别与二级联动臂和第一分离拉钩连接,另一端则同导轨接触;所述的二级联动臂的另一端则同第二分离拉钩连接。在导轨的引导下,一级联动臂一方面推动第一分离拉钩运动,另一方面同时推动二级联动臂运动;此时,二级联动臂推动第二分离拉钩向同第一分离拉钩相反的方向运动。于是,两分离拉钩在导轨的引导下、在所述分离拉钩联动臂的联动下,做撑开和闭合的运动。上述结构不能很好的解决一级联动臂与导轨接触时的摩擦力影响问题,最终导致上述结构工作不灵,甚致结构锁死现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联动灵活的分离拉钩联动臂。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拉钩联动臂,包括一级联动臂,与所述一级联动臂活动连接的辅助臂和于其一端活动连接的二级联动臂,关键是所述的一级联动臂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一级联动臂、二级联动臂和辅助臂在相互的连接点处设有凸起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二级联动臂和辅助臂各自另一端的连接点处分别设有凸起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一级联动臂在其与辅助臂和二级联动臂的连接点处设有凹槽,铆钉头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通过在一级联动臂的一端设置滚轮,通过所述的滚轮同导轨接触,避免了一级联动臂同导轨间直接接触所带来的大摩擦阻力,使得导轨与所述分离拉钩联动臂间的传动更加灵活自如,也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上述机构自我锁死的可能。仅在连接点处设置所述凸起结构,一方面增强了连接点处的耐力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节省耗材、节约成本;在一级联动臂上设置凹槽,铆钉头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可以将铆钉头隐于所述凹槽中,使得铆钉头不单独占据额外空间。所述凸起结构、凹槽结构实际上缩小了部件的实际体积,为自动鞋套机的小型化打下基础。
说明书附图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图;图2为一级联动臂后视结构图;图3为图2的A-A、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一种分离拉钩联动臂,包括一级联动臂3,分别与所述一级联动臂3活动连接的辅助臂2和于其一端活动连接的二级联动臂4,所述的一级联动臂3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1。所述的一级联动臂3、二级联动臂4和辅助臂2在相互的连接点处设有凸起结构3a、4a、2a。所述的二级联动臂4和辅助臂2各自另一端的连接点处分别设有凸起结构2a、4a。所述辅助臂2和二级联动臂4其凸起结构2a、4a部分的直径各大于中间的连杆结构2b、4b的宽度。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一级联动臂3在其与辅助臂2和二级联动臂4的连接点处设有凹槽6,铆钉头5、7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凹槽6的深度,以保证铆钉头5、7经铆实后能够隐于所述凹槽6中。
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拉钩联动臂,包括一级联动臂(3),与所述一级联动臂(3)活动连接的辅助臂(2)和于其一端活动连接的二级联动臂(4),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级联动臂(3)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拉钩联动臂,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级联动臂(3)、二级联动臂(4)和辅助臂(2)在相互的连接点处设有凸起结构(3a、4a、2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分离拉钩联动臂,其特征是所述的二级联动臂(4)和辅助臂(2)各自另一端的连接点处分别设有凸起结构(2a、4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拉钩联动臂,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级联动臂(3)在其与辅助臂(2)和二级联动臂(4)的连接点处设有凹槽(6),铆钉头(5、7)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凹槽(6)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分离拉钩联动臂,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级联动臂(3)在其与辅助臂(2)和二级联动臂(4)的连接点处设有凹槽(6),铆钉头(5、7)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凹槽(6)的深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拉钩联动臂,包括一级联动臂、与所述一级联动臂活动连接的辅助臂和于其一端活动连接的二级联动臂,所述一级联动臂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所述的一级联动臂、二级联动臂和辅助臂在相互以及各自与其他部件的连接点处设有凸起结构;所述的一级联动臂在其与辅助臂和二级联动臂的连接点处设有凹槽,凹槽深度不低于铆钉头。一级联动臂通过所述滚轮同导轨接触,使得导轨与所述分离拉钩联动臂间的传动更加灵活自如。凸起结构除增强连接点处的耐力程度,还节省了耗材;凹槽深度高过铆钉头,以将铆钉头隐于所述凹槽中,不单独占据额外空间。所述凸起结构、凹槽结构实际上缩小了部件的实际体积,为自动鞋套机的小型化打下基础。
文档编号A47G25/80GK2868081SQ20062005459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4日
发明者胡全喜, 张庆富 申请人:胡全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