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22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电器中的干手机,尤其是一种节能型的干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干手机的结构主要由进气口、进气道、送风机、发热体、出气道、出气口及壳体组成。空气也是沿着在这样一个通路被加速、加热,然后再流出壳体去起干燥作用。提高加热温度和空气流动速度会加快干燥效果,现有产品为了提高加热效率,发热体的都在1500瓦以上,问题是这些产生的热量是否都发挥了效用了吗?显然不是,有相当一部分热量流出干手机壳体直接散发到空气中,而且干燥手的热空气经过手后也直接浪费掉了,这部分空气此时的温度仍然很高,要比进气口进入的空气的温度高得很多。另外,发热体在工作后温度很高,一旦停止使用,其本身携带的热量因自然冷却就被浪费掉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后的空气在干燥手后再次流回壳体再加热的干手机,发热体周期加热而送风机连续工作,并加快了送风速度;解决现有的干手机的热空气的利用率低,能耗大的技术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壳体内设有进气道、送风机、发热体、出气道、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设有一连接进气口与出气口的半封闭的腔体,腔体中部设有烘手开口。
本实用新型进气口与出气口相对。
本实用新型进气口与出气口水平相对。
本实用新型腔体烘手开口的轮廓中部向上下两方向拱起;进气口与出气口设在腔体的左右两端,烘手开口在腔体左右方向上居中,烘手开口的左右尺寸小于腔体的左右尺寸;腔体的中部沿环周向外拱起;腔体下部设有滴水孔,滴水孔下方设有储水盒;感应探头设在腔体中上部。
本实用新型进气口与出气口的中心连线与腔体的左右轴线重叠。
本实用新型腔体中部的纵向深度尺寸要不小于1.5倍的手掌长度;烘手开口左右的尺寸要不小于2倍的手掌宽度。
本实用新型烘手开口朝向壳体的下前方。
本实用新型由出气道到出气口的截面积逐渐变小;出气口由若干个小细孔组成。
本实用新型发热体中设有至少两个并联的功率大小不同的发热元件,所有发热元件分为两组,功率小的设在一组,两组发热元件分别设在一个继电器的两条控制回路上;设一控制电路周期导通的控制芯片,与继电器的电磁吸合线圈电路相连;送风机电路与发热电路并联;在送风机电路中串接断电延时器的一组控制触点,在断电延时器的电源回路中串接感应探头的控制触点。
本实用新型发热体中设有一个发热元件;送风机电路与发热电路并联;在送风机电路中串接一断电延时器的一组控制触点,在断电延时器的电源回路中串接感应探头的控制触点;设一接触器,感应探头的控制触点串接在接触器的电源回路中,接触器的一组控制触点串接在工作主电路中;再设有另一接触器,断电延时器的另一组控制触点串接在另一接触器的电源回路中,另一接触器的控制触点与串接在工作主电路中的接触器的所述的控制触点并联;发热电路中串接一发热电路接触器的一组控制触点,设一控制电路周期导通的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控制端串接在发热电路接触器的电源回路中,且感应探头的控制触点串接在控制芯片的电源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加热后的空气可再次使用,发热体周期加热,热量得到充分的利用,电能浪费少;送风速度加快,干燥效果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透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原理图。
1壳体2进气口3进气道4送风机5发热体6出气道7出气口8滴水孔9腔体10烘手开口11储水盒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还可适用在干发机、干体机上。
进气口2与出气口7水平相对,或垂直相对,或进气口2与出气口7并排紧靠,但都设有一连接进气口2与出气口7的半封闭的腔体9,腔体9中部设有烘手开口10。进气口2、出气口7设在壳体1内或壳体1外或壳体1上。所有以上这些结构均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保护范畴。
如图1、图2、图3所示,图2、图3为腔体9的横剖视图、纵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壳体1,壳体1内设有进气口2、出气口7、进气道3、送风机4、发热体5、出气道6、控制电路。设有一连接进气口2与出气口7的半封闭的腔体9,腔体9中部设有烘手开口10,进气口2与出气口7设在腔体9的左右两端,进气口2与出气口7水平相对。腔体9的中部沿环周向外拱起;腔体9的烘手开口10的轮廓中部向上下两方向拱起;烘手开口10在腔体9左右方向上居中,烘手开口10的左右尺寸小于腔体9的左右尺寸。腔体9下部设有滴水孔8,滴水孔8下方设有储水盒11。进气口2与出气口7的中心连线与腔体9的左右轴线重叠。腔体9中部的纵向深度尺寸要不小于1.5倍的手掌长度;烘手开口10左右的尺寸要不小于2倍的手掌宽度。烘手开口10朝向壳体9的下前方。感应探头设在腔体9内的中上部。
由出气道6到出气口7的截面积逐渐变小;出气口7由若干个小细孔组成。这样可以加快送风速度,提高干燥效果,减小热风浪费。进气口2开口比较大,利于减小风阻。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5中设有两个并联的功率大小不同的发热元件R1和R2,两组发热元件设在一继电器的两条控制回路上;设一控制电路周期导通的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的控制端串接在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中,且感应探头的控制触点串接在控制芯片的电源回路中;送风机电路与发热电路并联;设一接触器1,感应探头的控制触点串接在接触器1的电源回路中,接触器1的一组控制触点串接在工作主电路中;在送风机电路中串接断电延时器的一组控制触点,在断电延时器的电源回路中串接感应探头的控制触点;设有接触器2,断电延时器的另一组常开控制触点串接在接触器2的电源回路中,接触器2的控制触点与串接在工作主电路中的接触器1的所述的控制触点并联。断电延时器的延时时间为5~15秒,这样是为了将壳体内的湿空气吹走。
作为一个特殊实施例,发热体5中设有一发热元件,设一发热电路接触器,在发热电路中串接发热电路接触器的一组控制触点;设一控制电路周期导通的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的控制端串接在发热电路接触器的电源电路中;感应探头的控制触点串接在控制芯片的电源回路中;在送风机电路中串接一断电延时器;送风机电路与发热电路并联;其他的电路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类同。
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发热元件的工作时间为非工作时间的3~1倍比较合适。
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大功率发热元件的工作时间为小功率发热元件的工作时间的3~1倍比较合适。这样可以加强节电效果,并可保证能量的充分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壳体内设有进气道、送风机、发热体、出气道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设有连接进气口与出气口的半封闭的腔体,腔体中部设有烘手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其特征为进气口与出气口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其特征为进气口与出气口水平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其特征为腔体的中部沿环周向外拱起;腔体的烘手开口的轮廓中部向上下两方向拱起;进气口与出气口设在腔体的左右两端,烘手开口在腔体左右方向上居中,烘手开口的左右尺寸小于腔体的左右尺寸;腔体下部设有滴水孔,滴水孔下方设有储水盒;感应探头设在腔体中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其特征为进气口与出气口的中心连线与腔体的左右轴线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其特征为腔体中部的纵向深度尺寸要不小于1.5倍的手掌长度;烘手开口左右的尺寸要不小于2倍的手掌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其特征为烘手开口朝向壳体的下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其特征为由出气道到出气口的截面积逐渐变小;出气口由若干个小细孔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其特征为发热体中设有至少两个并联的功率大小不同的发热元件,所有发热元件分为两组,功率小的设在一组,两组发热元件设在一继电器的两条控制回路上;设一控制电路周期导通的控制芯片,与继电器的电磁吸合线圈电路相连;送风机电路与发热电路并联;在送风机电路中串接断电延时器的一组控制触点,在断电延时器的电源回路中串接感应探头的控制触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其特征为发热体中设有一个发热元件;送风机电路与发热电路并联;在送风机电路中串接一断电延时器的一组控制触点,在断电延时器的电源回路中串接感应探头的控制触点;设一接触器,感应探头的控制触点串接在接触器的电源回路中,接触器的一组控制触点串接在工作主电路中;再设有另一接触器,断电延时器的另一组控制触点串接在另一接触器的电源回路中,另一接触器的控制触点与串接在工作主电路中的接触器的所述的控制触点并联;发热电路中串接一发热电路接触器的一组控制触点,设一控制电路周期导通的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控制端串接在发热电路接触器的电源回路中,且感应探头的控制触点串接在控制芯片的电源回路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周期供电的热气回流式干手机,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壳体内设有进气道、送风机、发热体、出气道。设有一连接进气口与出气口的半封闭的腔体,腔体中部设有烘手开口,进气口与出气口水平相对。腔体烘手开口的轮廓中部向上下两方向拱起;进气口与出气口设在腔体的左右两端,烘手开口在腔体左右方向上居中,烘手开口的左右尺寸小于腔体的左右尺寸;腔体的中部沿环周向外拱起。腔体下部设有滴水孔,滴水孔下方设有储水盒;感应探头设在腔体中上部。本实用新型的热空气得到充分地利用,电能浪费少。
文档编号A47K10/00GK2912491SQ20062011526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2日
发明者董摄 申请人:董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