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适用内圆弧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389阅读:1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炉适用内圆弧炒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炊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平面面板电磁炉的内圆弧炒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厨房平面加热器如平面电炉、电磁炉等,按要求要使用平底锅,才能保证有较高的热效率,尤其是平面面板电磁炉,必须使用平底锅,才能正常工作。但平底锅用于炒菜炒饭时,较之传统的圆弧底炒锅有明显的劣势,主要是操作使用不便、浪费食用油等,不符合我国传统的烹饪习惯。人们一直希望在电磁炉上使用圆弧底炒锅。
目前虽然有双头电磁炉(平面电磁炉和凹面电磁炉的组合)可以使用圆弧底锅,但购置成本太高、锅具通用性差。已有的实用新型专利([21]ZL专利号01263888.9)不锈钢双复底内圆弧平底炒锅作为该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未能广泛推广,原因是它的锅底的多层结构导致热传递效率低,从而实用价值不是很大。专利号为200420045943.8的实用新型电磁炉专用锅是针对该问题的另一个方案,采用内弧外平的锅底结构,但该方案中为使炒锅的内表面有足够实用的弧度,外底面有足够实用的半径,整个锅底将有很大的重量;其次,锅底周边厚度过大,将影响底部热量的上传。这些缺点导致该方案没能普遍推广。平面电磁炉不能使用圆弧底锅炒菜的难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磁导热效果好、使用方便、制造容易、成本较低的电磁炉适用内圆弧炒锅。其中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1,如何将圆弧底锅平稳放置于电磁炉上;2,如何让锅体很好地感应交变磁场;3如何尽量减轻锅具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圆弧形锅身底部设有若干个向下延伸的铁质翅片结构或突起结构(为方便叙述,铁质翅片结构或突起结构以下简称翅片),这些翅片的高度从锅底中部由内向外逐渐增加;这些翅片的上端即基部或者直接与锅身相连为一体,或者经一个与它们一体化设置的圆弧形铁质板件再与锅身底部相连;在这些翅片的下端设有支撑体,其支点所在平面即支撑面与锅口所在平面平行。在如上叙述中,包含了两种技术方案。现分别就两种技术方案及原理作进一步阐述。
技术方案一锅口直径较小,锅身壁较厚的铁质炒锅。直接在锅底一体化制造若干个向下延伸的翅片,这些翅片的高度从锅底中部由内向外逐渐增加;其中部分翅片延伸至同一平面作为支撑体,能将锅具水平支撑于电磁炉面板上,其余翅片向下方延伸至接近电磁炉面板。为减轻锅具重量,在设计锅身内圆弧曲线时,使锅身底部区域的曲率较小,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外围翅片末端与电磁炉面板的距离,从而有效减小翅片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放置于通电工作的电磁炉上时,翅片的下端和圆弧形锅底中部处于交变磁场中,感应发热后将热量上传至锅身底部区域;同时,两相邻翅片与部分锅身形成倒U形磁通回路,将引导磁力线上行穿过部分锅身,使锅身底部区域和整个翅片同时发热,从而使整个锅体下部迅速升温。
另外,为了增加操作的方便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的锅身上设有锅把和提耳,二者与锅身采用锥形沉头铆钉或沉头螺钉进行连接,铆钉头或螺钉头沉入锅身壁,与锅身内表面成一光滑面。
技术方案二锅身壁较薄的铁质炒锅,不锈钢锅身炒锅,铝合金锅身炒锅或其他材质锅身的炒锅。在锅底增设一个与锅身底部紧密吻合的圆弧形铁质板件,板件上一体化制造有如技术方案一的若干翅片和支撑体。对于铁质炒锅而言,内圆弧形锅身、板件、翅片可一体化制造,增设一个连接板件的作用是增加锅的机械强度,改善锅底热量的均匀性;对于不锈钢锅身炒锅,板件与锅身可以采用焊接连接,以增强导磁导热效果;对于铝合金锅身炒锅,锅底表面和板件上表面设有能相互啮合的齿状突起,采用相互嵌入的连接方式。其余技术要点以及工作原理与技术方案一类似,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三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表述翅片结构,剖面避开了加强连接翅片和支撑体。图1图3所示为有连接板件的实施例,图1的翅片底面为平面,图3的翅片底面为圆弧面;图2所示为没有连接板件的实施例。
图4是锅把与锅身连接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翅片以及三个条状支撑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身;2.翅片(有连接板件、平底);2a.翅片(有连接板件、弧形底);2b.翅片(无连接板件、与锅身一体化设置);3.提耳;4.手柄;5.锅身加厚部分;6.锅把固定基板;7.沉头铆钉;8.径向支撑体;9.圆弧形连接板件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
参照附图,在圆弧形锅身1底部设有若干个向下方延伸的翅片2,这些翅片的高度从锅底中部由内向外逐渐增加;这些翅片的上端即基部或者直接与锅身相连为一体(图2),或者经一个与它们一体化设置的圆弧形板件9再与锅身底部相连(图1和图3);在这些翅片的下端设有支撑体8,其支撑面与锅口所在平面平行。
上述连接板件9的厚度不大于6毫米。
上述翅片的截面形状是近似矩形或者倒梯形或者三角形。
上述翅片的形状为网络状。
上述翅片的形状为多个高度渐增的同心圆环,且圆环之间沿径向设有若干个加强连接翅片。
上述的支撑体是沿底面径向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条状支撑体8,由相应位置的加强连接翅片向下方延伸至同一平面而成,该平面距锅身底部最低点不大于5mm或与锅身底部齐平上述锅身1上还设有手柄4和提耳3,二者与锅身采用锥形沉头铆钉或沉头螺钉进行连接,铆钉头或螺钉头沉入锅身壁,与锅身内表面成一光滑面。
上述锅身1的与手柄4和提耳3连接处的厚度大于锅身周边其他区域的厚度,增加的厚度位于锅身的外表面,内表面保持平滑。
实施例1.铁质炒锅。参照图1,该实施例中,锅口直径为350毫米,锅深95毫米,锅身的厚度是2.5毫米,锅底板件厚度为1.5毫米。翅片部分是从距锅底中心40毫米处开始,向外依次排列的高度渐增的4个同心圆环,圆环的截面形状近似矩形,圆环的径向宽度为4毫米,间距5毫米,各圆环的下端面处于一个平面,各圆环之间沿径向设有均匀分布的6条加强连接翅片。其中互成120度角的三条加强连接翅片向下延伸至同一平面,作为锅具的支撑体,支撑面与锅身底部齐平,与上述各圆环的下端面相距3毫米。各圆环上设有沿径向排成直线的6组缺口。整个翅片部分的形状参见图5(为作图方便,图5中只画出了三个圆环)。锅身上部对称安装锅把和提耳处向外加厚锅身至4毫米,用锥形沉头铆钉(螺钉)固定锅把和提耳,铆钉头(螺钉头)恰好沉入锅身,使锅内表面保持光滑流畅,锅把和提耳更加牢固。
根据以上设计要求,按锅身、翅片、支撑体的结构制成同一模具,按常规方法铸造。之后进行必要的切削、打磨、抛光,最后安装锅把和提耳。
实施例2.小口径铁质炒锅。参照图2,该实施例中,锅口直径为300毫米,锅深80毫米,圆弧形锅身的厚度是3毫米。与锅底直接一体化相连的翅片部分是从距锅底中心40毫米处开始,向外依次排列的高度渐增的4个同心圆环,圆环的径向宽度为4毫米,间距4毫米。圆环的径向截面近似矩形,各圆环的下端面处于同一个圆弧面,其曲率小于锅身内圆弧的曲率。锅具的支撑体与实施例1相似,支撑面与锅身最低点相距1.5毫米,与翅片最低点相距2毫米。锅身上部对称安装锅把和提耳处向外加厚锅身至3.5毫米,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复合材料炒锅。该实施例中,锅口直径为330毫米,锅深85毫米,锅身的厚度是2毫米,材质为不锈钢。连接板件厚度为3毫米,翅片部分和支撑体与实施例2相同。翅片和板件为一体化结构,材质为铸铁,铸造时保证它的上端面能与不锈钢锅底良好吻合。用高频焊接等技术将锅身和板件紧密焊接或连接,再安装上锅把和提耳。
以上实施例不仅可以用于电磁炉,还可以用于平面电炉和燃气灶。用于平面电炉时,锅具底部与电炉接触较好,底部表面积又大,故吸热传热效果很好。同时,径向加强连接翅片可防止翅片结构陷入电炉线槽,造成短路。本实用新型用于燃气灶时,由于锅具底部的特殊结构,也能很好地与火苗和热气接触,充分的吸热传热,热效率高。
与传统圆底炒锅和平底炒锅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既能用于电磁炉等平面加热器,又保持了传统炒锅的内圆弧结构和所有优点。与专利号为200420045943.8的实用新型电磁炉专用锅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重量显著减轻。由于采用翅片结构引导磁力线上行,使发热部位上移,传热距离减小,热效率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电磁炉不能使用圆弧底炒锅的难题,同时具有一锅多用、一灶多用的优点,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炉适用内圆弧炒锅,包括内圆弧形锅身,其特征是在所述内圆弧形锅身(1)底部设有若干个向下延伸的铁质翅片结构或突起结构(2),这些结构的高度从锅底中部由内向外逐渐增加;这些翅片结构或突起结构的上端即基部或者直接与锅身相连为一体,或者经一个与它们一体化设置的位于锅底的板件(9)再与锅身底部相连;在这些翅片结构或突起结构的下端设有支撑体,其支点所在平面即支撑面与锅口所在平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炉适用内圆弧炒锅,其特征是所述板件(9)的上表面为圆弧形,与锅身底部紧密吻合或相连为一体,板件厚度不大于6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炉适用内圆弧炒锅,其特征是所述翅片结构或突起结构的截面形状可以是近似矩形或者倒梯形或者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炉适用内圆弧炒锅,其特征是所述翅片结构或突起结构的形状为网络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炉适用内圆弧炒锅,其特征是所述翅片结构或突起结构的形状为多个同心圆环,且圆环之间设有若干个加强连接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炉适用内圆弧炒锅,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体是沿底面径向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条状支撑体,由相应位置的翅片结构或突起结构向下方延伸至同一平面而成,该平面距锅身底部最低点不大于5mm或者与锅身底部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炉适用内圆弧炒锅,其特征是所述锅身(1)上还设有手柄(4)和提耳(3),二者与锅身采用锥形沉头铆钉或沉头螺钉进行连接,铆钉头或螺钉头沉入锅身壁,与锅身内表面成一光滑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炉适用内圆弧炒锅,其特征是所述锅身(1)的与手柄(4)和提耳(3)连接处的厚度大于锅身周边其他区域的厚度,增加的厚度位于锅身的外表面,内表面保持平滑。
专利摘要一种电磁炉适用内圆弧炒锅,在内圆弧形锅身底部设有若干个向下延伸的铁质翅片结构或突起结构,这些结构的高度从锅底中部由内向外逐渐增加;这些结构的上端即基部或者直接与锅身相连为一体,或者经一个与它们一体化设置的圆弧形板件再与锅身底部相连;在这些翅片结构或突起结构的下端设有支撑体,其支点所在平面即支撑面与锅口所在平面平行。其优点是结构合理,重量较轻。热效率高,使用方便,用于炒菜时能节约食油,减少油烟。
文档编号A47J27/00GK2912473SQ20062012157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7日
发明者万平 申请人:万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