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煮用锅、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17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烧煮用锅、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日常生活中用火焰加热的烧煮用锅、壶。
(二)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现在所使用的用火焰加热的锅、壶热能 利用率很低。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高现有烧煮用锅、壶的热能利用率, 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烧煮用锅、壶的外底部增设许多较均匀分布的金 属高肋片,并把全部肋片和锅、壶外底部作表面发黑处理。
由于在锅、壶外底部增设了许多金属高肋片,也就是较大地增加了二 次传热面积,再由于肋片和锅、壶外底面作了发黑处理,又能提高吸收辐 射热的能力,从而就能明显提高烧煮时的传热效率,达到节能目的。
(四)


图l是本方案在锅、壶外底部焊接肋片和搁脚的示意图。 图2是在锅、壶外底部用螺栓联结肋片和搁脚的壶底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五)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方案在现有烧煮用锅、壶(1)外底部 上焊接上高肋片(2)和搁脚(3)的示意图。肋片(2)可预先做'成L形U
形,也可为I形,材料用导热性较好又较耐烧的金属,如钢、黄铜等。肋
片(2)搁脚(3)在锅、壶底面上的分布与图2示意^同。焊接方法可采. 用熔焊、压焊或钎焊。图2、图3是用螺栓(4)将一个个肋片(2)及螺 栓(5)将三个搁脚(3)联结到锅、壶(1)底部的示意图。也可以用铆钉 代替螺栓(4、 5)将它们联结起来。所说髙肋片是指肋片高度在IO毫米以 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日常生活中用火焰加热的烧煮用锅、壶,其特征是在现有锅、壶(1)的外底部增设较均匀分布的许多金属高肋片(2),另外带三个搁脚(3),全部肋片和锅、壶(1)外底部均作表面发黑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壶,其特征是肋片(2),搁脚(3)与 锅、壶(1)底部分别用螺栓(4)和(5)联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壶,其特征是肋片(2)、搁脚(3)与 锅、壶(1)底部用铆钉联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壶,其特征是肋片(2)、搁脚(3)与锅、壶(1)底部用焊接方法联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壶,其特征是肋片(2)的平面在锅、 壶U)的外底面上做辐射向布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壶,其特征是肋片(2)的材料用导热性较好,又较耐烧的金属,如钢、黄铜等。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壶,其特征是肋片(2)、搁脚(3)与锅、壶(1)的焊接可以是烙焊、压焊、钎焊。
全文摘要
一种烧煮用的锅、壶,属日常生活中用火焰加热的烧煮用具。它能克服现有锅、壶热能利用率低的缺陷。它是在现有锅、壶的外底部增设许多较均匀分布的金属高肋片,以增加二次传热面积,并把全部肋片和锅、壶外底部表面作发黑处理,以提高吸收辐射热的能力。这样的锅、壶能明显提高传热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文档编号A47J27/21GK101176619SQ20071006640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30日
发明者张荣耀 申请人:张荣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