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963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滤茶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茶杯。
技术背景
目前,各种滤茶杯结构众多。如中国专利95208559. 3号便提出了一种"滤 茶杯"。该技术方案的滤茶杯包括杯盖、滤盏和杯体。滤盏顶部边沿卡在杯体 顶部边沿上,其可实现滤茶功能,且结构简单,拆洗方便。但存在以下不足
1、 由于滤盏顶部边沿卡在杯体顶部边沿上,滤盏与杯体间无锁卡机构,在 饮用时,滤盏会从杯体中滑出,给饮用带来不便。
2、 由于滤盏顶部边沿卡在杯体顶部边沿上,在饮用时,滤盏和杯体顶部边 沿很容易扎嘴,给饮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滤茶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滤茶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中设有滤茶隔斗,滤茶隔斗设有滤 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内壁设有卡环,滤茶隔斗周边设有至少两个与卡 环相配合的弹性卡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滤茶隔斗周边设有至少两个与卡环相配合的 弹性卡部,使得滤茶隔斗在杯中定位可靠,防止使用时滤茶隔斗从杯中掉出。由于杯体内壁的卡环设于杯体内侧,滤茶隔斗顶部边沿也伸入杯体中,使得在 饮茶时,滤茶隔斗不与嘴接触,给饮用带来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弹性卡部呈弯头状,弯头下端与滤茶隔斗侧壁相 连,弯头上端与滤茶隔斗侧壁分离。上述结构的弹性卡部经冲压便可制成,使 得制造十分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滤茶隔斗上设有提手。其利于从杯体中取出滤茶 隔斗。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滤茶隔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滤茶隔斗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l、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滤茶杯包括杯体1和杯盖2,杯 体中设有滤茶隔斗3,滤茶隔斗设有滤孔4。杯体内壁设有卡环5,滤茶隔斗周 边设有至少两个与卡环相配合的弹性卡部6。弹性卡部6呈弯头状,弯头下端 与滤茶隔斗侧壁相连,弯头上端与滤茶隔斗侧壁分离。滤茶隔斗上设有提手7。
由于滤茶隔斗周边设有至少两个与卡环相配合的弹性卡部,使得滤茶隔斗 在杯中定位可靠,防止使用时滤茶隔斗从杯中掉出。由于杯体内壁的卡环设于 杯体内侧,滤茶隔斗顶部边沿也伸入杯体中,在饮茶时,滤茶隔斗不与嘴接触, 给饮用带来方便。且上述结构的弹性卡部经冲压便可制成,制造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滤茶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中设有滤茶隔斗,滤茶隔斗设有滤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内壁设有卡环,滤茶隔斗周边设有至少两个与卡环相配合的弹性卡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卡部呈弯头状, 弯头下端与滤茶隔斗侧壁相连,弯头上端与滤茶隔斗侧壁分离。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滤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茶隔斗上设有提手。
专利摘要一种滤茶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中设有滤茶隔斗,滤茶隔斗设有滤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内壁设有卡环,滤茶隔斗周边设有至少两个与卡环相配合的弹性卡部。由于滤茶隔斗周边设有至少两个与卡环相配合的弹性卡部,使得滤茶隔斗在杯中定位可靠,防止使用时滤茶隔斗从杯中掉出。由于杯体内壁的卡环设于杯体内侧,滤茶隔斗顶部边沿也伸入杯体中,使得在饮茶时,滤茶隔斗不与嘴接触,给饮用带来方便。
文档编号A47G19/00GK201178906SQ200820005559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6日
发明者吕文广, 李科铭 申请人:吕文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