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撮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610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式撮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用具,尤其是一种新式撮子。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撮子是人们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垃圾清理工具。目前的 撮子全部采用侧开口坡面结构,把垃圾扫入撮子容器内进行存放,然后再把撮 子内的垃圾倒入垃圾袋内。此种操作方式虽然被人们接受,但却存在极大弊端, 造成清扫工序增多、浪费时间和体力。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可直接把垃圾扫入 垃圾袋的新式撮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撮子,用于解决普通撮子不便 倾倒整理垃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新式撮子,包括容器以及把手,在容器为长 方形或方形结构,前后两端开口,前端开口为斜坡形,后端开口处底边活动连 接挡板,且挡板与容器后端开口顶边卡式连接;围绕容器后端开口内壁安装一 圈夹板,在夹板处夹住塑料收集袋;把手为弧形结构,两端固定在容器顶面, 在容器顶面开设螺纹插孔,手握杆与容器通过插孔螺纹连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者可根据环境需要或个人喜好来选择把持撮子的方 式,可手握把手拎着撮子,也可握住手握杆拎着撮子;也可选择撮子的使用方 式,正常情况下,把挡板压在容器后端开口处,保持两者卡式连接组成一体, 形成单开口容器,此时为正常撮子;另外,使用者还可打开容器后端挡板,把 挡板翻下,再抬起夹板,把塑料收集袋的开口边沿放在容器后端开口的夹板下 方,然后放下夹板,通过夹板夹住塑料收集袋,此时保持容器与塑料收集袋相 通,在清扫时便可把垃圾直接扫入收集袋内,无需来回转移垃圾,节省时间和 体力。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外形精美、操作简便、结构 合理,扩大了撮子容量,便于倾倒垃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式撮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l为容器、2为把手、3为挡板、4为夹板、5为塑料收集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式撮子,包括容器1以及把手2,
在容器1为长方形或方形结构,前后两端开口,前端开口为斜坡形,后端开口
处底边活动连接挡板3,且挡板3与容器1后端开口顶边卡式连接;围绕容器l
后端开口内壁安装一圈夹板4,在夹板4处夹住塑料收集袋5;把手2为弧形结 构,两端固定在容器1顶面,在容器1顶面开设螺纹插孔6,手握杆7与容器1 通过插孔6螺纹连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1、一种新式撮子,包括容器(1)以及把手(2),其特征在于在容器(1)为长方形或方形结构,前后两端开口,前端开口为斜坡形,后端开口处底边活动连接挡板(3),且挡板(3)与容器(1)后端开口顶边卡式连接;围绕容器(1)后端开口内壁安装一圈夹板(4),在夹板(4)处夹住塑料收集袋(5);把手(2)为弧形结构,两端固定在容器(1)顶面,在容器(1)顶面开设螺纹插孔(6),手握杆(7)与容器(1)通过插孔(6)螺纹连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式撮子,包括容器和把手,容器为长方形或方形结构,前后两端开口,前端开口为斜坡形,后端开口处连接挡板,挡板与容器卡式连接;围绕容器后端开口内壁安装一圈夹板,在夹板处夹住塑料收集袋;把手为弧形结构,两端固定在容器顶面,在容器顶面开设螺纹插孔,手握杆与容器通过插孔螺纹连接在一起。使用时,使用者打开容器后端挡板,把挡板翻下,再抬起夹板,把塑料收集袋的开口边沿放在容器后端开口的夹板下方,然后放下夹板,通过夹板夹住塑料收集袋,此时保持容器与塑料收集袋相通,在清扫时便可把垃圾直接扫入收集袋内,无需来回转移垃圾,节省时间和体力。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形精美、操作简便、结构合理等优点。
文档编号A47L13/10GK201256944SQ20082001574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6日
发明者李春晓 申请人:李春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