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393阅读:10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锅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电饭锅的内锅直接与电热盘配合,在煮食物时,经常会出现糊锅底 或粘锅底的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它能有效防止食物糊锅底 或粘锅底。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 硅胶或金属制成的带中心孔的圆形本体,在中心孔径向外侧的圆形本体上有若干储液孔; 所述圆形本体与内锅的锅底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储液孔与内锅的锅底的内表面相对。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储液孔为开口与锅底内 表面相对的盲孔。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储液孔为沿圆形本体轴 向贯通的贯通孔。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储液孔在圆形本体沿径 向呈放射状排列。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储液孔按行列式排列。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它包括硅胶或金属制成的带中心孔的圆 形本体,在中心孔径向外侧的圆形本体上有若干储液孔;所述圆形本体与电饭锅的锅底的 内表面贴合,所述储液孔与电饭锅的锅底相对。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将食物与内锅的锅底 分离,由圆形本体传导热量,储液孔的作用是内储液体,在圆形本体与锅底之间的液体具有 导热、防粘结作用;在加热过程中,圆形本体震动可防止食特与圆形本体粘接;还可以有效 防止因保温过程时间过长,使米粒变黄、变硬,造成浪费;食物与锅底隔离,有效地防止糊锅 底或粘锅底的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0015]如图1所示,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它包括硅胶或金属制成的带中心孔2的圆 形本体1,在中心孔2径向外侧的圆形本体1上有若干储液孔3 ;所述圆形本体1与电饭锅 的内锅的锅底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储液孔3与内锅的锅底相对。中心孔2与电饭锅的电发 热盘上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如图2所示,所述储液孔3为开口与锅底内表面相对的盲孔。所述储液孔3在圆 形本体1沿径向呈放射状排列。也可以按行列式排列。实施例3如图3所示,所述储液孔3为沿圆形本体1轴向贯通的贯通孔。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硅胶或金属制成的带中心孔的圆形本体,在中心孔径向外侧的圆形本体上有若干储液孔;所述圆形本体与内锅的锅底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储液孔与内锅的锅底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孔为开口 与锅底内表面相对的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孔为沿圆 形本体轴向贯通的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孔 在圆形本体沿径向呈放射状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孔 按行列式排列。
专利摘要一种电饭锅防糊、防粘锅垫它包括硅胶或金属制成的带中心孔的圆形本体,在中心孔径向外侧的圆形本体上有若干储液孔;所述圆形本体与内锅的锅底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储液孔与内锅的锅底相对。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将食物与内锅的锅底分离,由圆形本体传导热量,储液孔的作用是内储液体,在圆形本体与锅底之间的液体具有导热、防粘结作用;在加热过程中,圆形本体震动可防止食特与圆形本体粘接;食物与锅底隔离,有效地防止糊锅底或粘锅底的现象。
文档编号A47J36/42GK201612523SQ20102010316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6日
发明者林安超 申请人:林安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