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饮水机上的汽水转换装置及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25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饮水机上的汽水转换装置及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饮水机上的汽水转换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使 用该汽水转换装置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饮水机大多数是将聪明座组件置于饮水机的壳体顶部,储水桶中的水通过管 路与加热罐连通,热罐顶部排气口通过管路与储水桶连通,热水出水嘴与加热罐连通,这种 结构的饮水机均存在窜温现象,即加热罐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通过管路喷射到储水 桶内,使储水桶的水温升高,这样,用户需饮用冷水的时候,从冷出水嘴流出的水都是有一 定温度的热水,其满足不了用户的饮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饮水机上的汽水 转换装置,通过延长水蒸气在汽水转换装置中流动的时间,降低水蒸气温度、并转换为水 滴,最终排入储水罐中。解决饮水机储水罐的窜温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安装上述汽水转换装置的饮水机。解决饮水机的窜温问 题。满足用户的饮用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饮水机上的汽水转换装置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 种用于饮水机上的汽水转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汽水转换内腔、汽水转 换外腔、以及排水腔,所述汽水转换内腔的下部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上部与所述汽水转换外 腔的上部连通,所述汽水转换外腔的下部与所述排水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饮水机上的汽水转换装置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壳体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罩壳、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排水管,所述底座具有所述 进气口、汽水转换内腔,所述底座与所述罩壳形成所述汽水转换外腔,所述底座与所述排水 管形成所述排水腔;所述底座包括中空的进气嘴和汽水转换筒,所述进气嘴具有所述进气口,所述汽 水转换筒具有所述汽水转换内腔,所述汽水转换筒的外壁与所述罩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 汽水转换外腔;所述汽水转换筒的周壁上开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汽水转换筒的上部;所述壳体还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罩于所述汽水转换筒的上部,所述导流罩的 内壁与所述气流转换筒的外壁之间形成空隙,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空隙连通;所述汽水转换筒的外壁设有多个间隔的凸肋,所述凸肋与所述导流罩的内壁接 触,所述空隙位于所述凸肋之间;所述排水管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与进口方向相错开,所述出 口随所述排水管的转动而改变方向。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汽水分离装置的饮水机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聪明座组件、与聪明座组件配合的储水罐、与所述储水罐连通的热 罐、与热罐连通的热水嘴、对所述热罐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 的控制开关,还包括汽水转换装置,所述汽水转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汽 水转换内腔、汽水转换外腔、以及排水腔,所述汽水转换内腔的下部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上 部与所述汽水转换外腔的上部连通,所述汽水转换外腔的下部与所述排水腔连通,所述进 气口与所述热罐连通,所述排水腔与所述储水罐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汽水分离装置的饮水机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 述汽水转换装置位于所述储水罐的水位线之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饮水机上的汽水分离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为(1)汽 水转换内腔下部连通进气口、上部与汽水转换外腔连通,汽水转换外腔的下部又与排水腔 连通,该结构最大限度的延长了水蒸汽在装置中流动、停留的时间,使水蒸气在该时间内温 度降低、并形成水滴,最后由排水腔排出。有效解决排出水温过高的窜温问题。(2)该装置 在使用过程中,汽水转换内腔形成的水滴从进气口回流,汽水转换外腔形成的水滴从排水 腔排出,不存在积水现象,细菌无法存留于水中繁殖,保证使用者的饮水健康。(3)汽水转换 内腔和汽水转换外腔在上部连通,上部及侧边由罩壳遮挡,气体从汽水转换内腔的上部流 入汽水转换外腔时,气流撞击罩壳形成回旋,产生迷宫效应,进一步延长气体流动时间,使 温度进一步降低并形成水滴。(4)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回流、迷宫效应,在汽水转换筒上单独 罩一个导流罩,导流罩与汽水转换筒之间形成空隙,出气口与空隙连通,排出的气体在该空 隙内形成回旋的迷宫效应。进一步提高降温效果。(5)排水管可相对底座转动,排水管的出 口与进口方向相错开,出口随排水管的转动而改变方向,进而改变从排水管中排出的水滴、 水蒸气的流动方向,不与储水罐中的水面直接热冲击,彻底消除了饮水机使用净水器后净 水器浮子因受冲击后有可能产生飘移而导至可能出现的溢水现象。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汽水分离装置的饮水机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水汽分流 装置对饮水机热罐产生的水蒸气进行有效降温,使饮水机避免了窜温问题,不影响冷水的 饮用,满足用户的饮用需求。水汽分离装置体较小,不占用饮水机空间。且可在现有饮水机 上方便、快捷的改装,解决现有饮水机的窜温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水转换装置的部件拆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水转换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水转换装置安装于饮水机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饮水机上的汽水转换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 1、汽水转换内腔2、汽水转换外腔3、以及排水腔4,所述汽水转 换内腔2的下部与所述进气口 1连通、上部与所述汽水转换外腔3的上部连通,所述汽水转 换外腔3的下部与所述排水腔4连通。在本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座5、与所述底座5连接的罩壳6、与所述底座5连接的排水管7,所述底座5具有所述进气口 1、汽水转换内腔2,所述底座5与所述罩壳6形成 所述汽水转换外腔3,所述底座5与所述排水管7形成所述排水腔4。所述底座5包括中空 的进气嘴51和汽水转换筒52,所述进气嘴51具有所述进气口 1,所述汽水转换筒52具有 所述汽水转换内腔2,所述汽水转换筒52的外壁与所述罩壳6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汽水转 换外腔3。所述汽水转换筒52的周壁上开有出气口 53,所述出气口 53位于所述汽水转换 筒52的上部。所述壳体还包括导流罩8,所述导流罩8罩于所述汽水转换筒52的上部,所 述导流罩8的内壁与所述气流转换筒52的外壁之间形成空隙a,所述出气口 53与所述空隙 a连通。如图1、图3所示,所述汽水转换筒52的外壁设有多个间隔的凸肋54,所述凸肋54 与所述导流罩8的内壁接触,所述空隙a位于所述凸肋54之间。所述排水管7可相对所述 底座5转动,所述排水管7的出口与进口方向相错开,所述出口随所述排水管的转动而改变 方向。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排水管7可相对所述底座5转动,所 述排水管7的出口与进口方向相错开,所述出口随所述排水管的转动而改变方向。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3提供的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加以详细描述和支持。如图1、图2、图3所示,底座5为整个汽水转换装置的核心部件。底座5的下部向 下延伸出进气嘴51,进气嘴51通过管路与饮水机的热管连通。进气嘴51为中空,具有进气 口 1。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 1设计为狭长结构,便于与软管等管路插接,利用狭长结构带来 的压差变化也利于气体迅速流入。汽水转换筒52位于进气嘴51之上,内部具有汽水转换 内腔2,汽水转换筒52的筒口处的周壁上间隔的开有多个出气口 53,在汽水转换筒52上罩 有导流罩8,汽水转换筒52的外壁设有多个间隔的凸肋54,凸肋54与导流罩8内壁接触, 使导流罩8与汽水转换筒52之间形成空隙a,空隙a与出气口 53相通。罩壳6盖在底座5 上,与底座5螺纹连接。连接好之后,如图2所示,在罩壳6的内壁与汽水转换筒52的外壁 之间形成汽水转换外腔3,导流罩8与汽水转换筒52形成的空隙a也与汽水转换外腔3连 通。汽水转换外腔3的底部与排水管7连通,并与排水管7 —同形成排水腔4。当饮水机工作,热罐产生蒸汽后,气体沿着进气口 1进入汽水转换内腔2,然后上 升到上部从汽水转换筒52的出气口 53流出,此时流出的气体被导流罩8的侧壁阻挡,产生 回旋,形成迷宫效应。延长气体停留时间,使气体在流出整个汽水转换装置前能充分液化、 冷凝成温度较低的水滴。当水汽经过回旋、汽水转换外腔3后,逐渐冷凝、液化成温度较低 的水滴,水滴沿着汽水转换外腔3向下流动,之后沿着排水腔4从排水管7的出口排出,流 到饮水机的储水罐中。此时的水滴温度已经接近常温,不会对储水罐原有的水温产生影响, 解决饮水机的窜温问题。在整个汽水转换的过程中,气体从汽水转换内腔2下部的进气口进入,沿着汽水 转换内腔2向上移动到顶端后,再流动到空隙a中,在此产生回旋,之后流动到汽水转换外 腔3中,并最后向下流动。在这整个过程中,气体流动的路线最长,流动时间也相应延长,再 加之导流罩8的设置,使气体产生迷宫效应的回旋流动,即加快了气体旋转流动速度更利 于液化水滴、也延长了气体液化水滴的时间,保证气体在整个装置中能够充分转换为水滴, 并最终排到饮水机的储水罐中。汽水转换的效果更高、也更充分。排水管7与底座5螺纹连接,可相对底座5转动。排水管7的进口与出口相错开 90度。排水管7的转动可以调节出口的角度。为了进一步的避免对饮水机储水罐带来的窜
5温问题,旋转排水管7将其出口调整到水平朝向,与储水罐中的水面错开,当经汽水转换装 置转换的水滴、或少量未经充分转换的气体从排水管7的出口排出时,不直接对着储水罐 的水面排放,进一步避免窜温现象,也消除了饮水机使用净水器后净水器浮子因受冲击后 有可能产生飘移而导至可能出现的溢水现象。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安装上述汽水转换装置的饮水机。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 壳内的聪明座组件、与聪明座组件配合的储水罐11、与所述储水罐连通的热罐、与热罐连通 的热水嘴、对所述热罐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的控制开关,还 包括汽水转换装置,所述汽水转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 1、汽水转换内腔2、 汽水转换外腔3、以及排水腔4,所述汽水转换内腔2的下部与所述进气口 1连通、上部与所 述汽水转换外腔3的上部连通,所述汽水转换外腔3的下部与所述排水腔4连通,所述进气 口 1与所述热罐连通,所述排水腔4与所述储水罐连通。所述汽水转换装置位于所述储水 罐的水位线之上。饮水机为十分常见、普及的家用电器。其内部结构、组成、连接关系、以及工作原理 均是本领域公知的技术。且本方案的主要改进点在于汽水转换装置在饮水机中的使用。这 里仅对饮水机怎样与汽水转换装置连接使用进行描述,对饮水机其他部分的组成、连接关 系以及工作原理不再进行赘述。并仅给出图3局部结构图,重点示出汽水转换装置如何与 储水罐12连接的结构。如图3所示,汽水转换装置安装于饮水机中的储水罐11上,其进水嘴51通过一软 管与饮水机的热罐顶部连通。汽水转换装置上设有螺帽9和垫片10。汽水转换装置的一端 从储水罐11的侧壁穿过,垫片10位于侧壁一端、螺帽9从侧壁另一端与汽水转换装置螺纹 连接,并加紧。从而将汽水装置装置固定在储水罐上。排水管7位于储水罐的内部,并位于 储水罐11的水位线之上。为了更好的保证气体液化后水滴的回流到储水罐11中,整个汽 水转换装置位于储水罐11的水位线之上,利用重力原理使水滴回流更会舒畅、快速。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饮水机上的汽水转换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1)、汽水转换内腔(2)、汽水转换外腔(3)、以及排水腔(4),所述汽水转换内腔(2)的下部与所述进气口(1)连通、上部与所述汽水转换外腔(3)的上部连通,所述汽水转换外腔(3)的下部与所述排水腔(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5)、与所述 底座(5)连接的罩壳(6)、与所述底座(5)连接的排水管(7),所述底座(5)具有所述进气 口(1)、汽水转换内腔(2),所述底座(5)与所述罩壳(6)形成所述汽水转换外腔(3),所述 底座(5)与所述排水管(7)形成所述排水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包括中空的进气 嘴(51)和汽水转换筒(52),所述进气嘴(51)具有所述进气口(1),所述汽水转换筒(52) 具有所述汽水转换内腔(2),所述汽水转换筒(52)的外壁与所述罩壳(6)的内壁之间形成 所述汽水转换外腔(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转换筒(52)的周壁上 开有出气口(53),所述出气口(53)位于所述汽水转换筒(52)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导流罩(8),所 述导流罩(8)罩于所述汽水转换筒(52)的上部,所述导流罩(8)的内壁与所述气流转换筒 (52)的外壁之间形成空隙(a),所述出气口(53)与所述空隙(a)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转换筒(52)的外壁设 有多个间隔的凸肋(54),所述凸肋(54)与所述导流罩(8)的内壁接触,所述空隙(a)位于 所述凸肋(5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汽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7)可相对所 述底座(5)转动,所述排水管(7)的出口与进口方向相错开,所述出口随所述排水管的转动 而改变方向。
8.一种饮水机,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聪明座组件、与聪明座组件配合的储水 罐、与所述储水罐连通的热罐、与热罐连通的热水嘴、对所述热罐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 置、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汽水转换装置,所述汽水转换 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1)、汽水转换内腔(2)、汽水转换外腔(3)、以及排水 腔(4),所述汽水转换内腔(2)的下部与所述进气口(1)连通、上部与所述汽水转换外腔 (3)的上部连通,所述汽水转换外腔(3)的下部与所述排水腔(4)连通,所述进气口(1)与 所述热罐连通,所述排水腔(4)与所述储水罐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转换装置位于所述储水罐的 水位线之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饮水机上的汽水转换装置及饮水机。汽水转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汽水转换内腔、汽水转换外腔、以及排水腔,所述汽水转换内腔的下部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上部与所述汽水转换外腔的上部连通,所述汽水转换外腔的下部与所述排水腔连通。汽水转换内腔下部连通进气口、上部与汽水转换外腔连通,汽水转换外腔的下部又与排水腔连通,该结构最大限度的延长了水蒸汽在装置中流动、停留的时间,使水蒸气在该时间内温度降低、并形成水滴,最后由排水腔排出。有效解决排出水温过高的窜温问题。
文档编号A47J31/44GK201755132SQ20102013920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2日
发明者姚国宁, 沈军, 王瑜 申请人: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