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31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ー种自动煮食设备,特别是有关于ー种可以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
背景技术
忙碌的现代人,对于工作和生活一切均讲求时效,因此在厨房中添购了许多自动 化的煮食装置,例如微波炉、洗碗机、咖啡机等电器,这些电器最大的特色是几乎只要ー个按钮就可以享受新科技所帯来的方便与省时。然而,对于利用电饭锅或电子锅烹煮ー些豆、谷类等的农作粮食品(例如米饭、红豆汤等),却仍需要使用人工量杯量测待煮食材的数量及加水多寡等步骤,常使一般单身上班族或家庭主妇大叹麻烦,不如煮泡面或外食来得省事,因而造成厨房煮食的自动化生活难以推行。探究传统煮食自动化装置(例如电饭锅或电子锅等)使人觉得麻烦的地方缺乏自动供水装置,尤其是指可提供热水的设备,导致烹煮食物仍须人工加入冷水或一旁热水器的热水,对于分秒必争的现代人,确实有进步改良的必要。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煮食自动化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歩改进。因此如何能创设ー种新型结构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干,克服现有的煮食自动化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ー种新型结构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利用简单的控制器(甚至是ー个按钮)就直接引进需要水量,以智慧控制烹煮时食材与水分的比例,达到省时省力方便又美味的烹饪,非常适于实用。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ー种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中包含ー饮用水槽,包含ー饮用水感应器、ー饮用水输出管及ー饮用水阀,该饮用水感应器设置于该饮用水槽内的底侧面上,该饮用水输出管设置于该饮用水槽下方,该饮用水阀设置于该饮用水输出管上以控制该饮用水输出管;ー饮用水供应装置,与该饮用水槽相连且包含至少ー饮用水出水ロ ;一食材储藏室,包含一食材感应器、一食材输出件及一食材阀,该食材感应器设置于该食材储藏室内的底面上,该食材输出件设置于该食材储藏室下方,该食材阀设置于该食材输出件上以控制该食材输出件;一煮食単元,包含ー加热器,用以加热放置于该加热器上的ー锅具,且该锅具的ー开ロ对应该饮用水输出管与该食材输出件以接收该饮用水与该食材;及一蒸气输出件,包含一蒸气输出管与对外的一蒸气输出孔;以及ー控制器,电性连接该饮用水感应器、该食材感应器、该饮用水阀、该食材阀及该加热器,该控制器接收该饮用水感应器与该食材感应器的ー感应結果,并基于一使用者的指令而传送ー控制信号至该饮用水阀、该食材阀及该加热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ー步实现。前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中所述的更包含ー隔板,该隔板与该锅具的ー锅缘形成ー气闭空间。前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中所述的更包含ー锅盖制动件,其电性连接该控制器以受控,且用以致动ー锅盖而盖合该锅具,该锅盖对应该锅具的该开ロ且具有与该蒸气输出管连接的一第I小孔。前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中所述的该锅盖制动件为单臂传动机构,该锅盖的动作为弧摆路径。前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中所述的更包含ー锅盖制动件,其电性连接该控制器以受控,且用以致动ー锅盖而盖合该锅具,该锅盖对应该锅具的该开ロ且该锅盖具有一第I小孔、一第2小孔及ー第3小孔,而该第I小孔与该蒸气输出管连接,该第2 小孔与该饮用水输出管连接,该第3小孔与该食材输出件连接。前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中所述的该锅盖制动件为动カ传动机构,该锅盖的动作为垂直路径。前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中所述的该煮食单元更包含一锅感应器,设置于该锅具下方的该加热器侧,用以感应ー锅具重量,且与该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回传该锅具重量给该控制器。前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中所述的该煮食单元更包含一锅感应器,用以感应ー锅具位置,且与该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回传该锅具位置给该控制器。前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中所述的更包含一门板及一门感应器,该门感应器感应该门板的一门板状态且与该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回传该门板状态给该控制器。前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中所述的该控制器由电子电路实行且包含一显示屏幕与供该使用者输入该指令的一控制面板。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ー种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包含饮用水槽、饮用水供应装置、食材储藏室、煮食単元及控制器。饮用水槽包含饮用水感应器、饮用水输出管及饮用水阀,饮用水感应器设置于饮用水槽内的底侧面上,饮用水输出管设置于饮用水槽下方,饮用水阀设置于饮用水输出管上以控制饮用水输出管。饮用水供应装置与饮用水槽相连且包含至少ー饮用水出水ロ。食材储藏室包含食材感应器、食材输出件及食材阀,食材感应器设置于食材储藏室内的底面上,食材输出件设置于食材储藏室下方,食材阀设置于食材输出件上以控制食材输出件。煮食単元包含加热器与蒸气输出件。而加热器用以加热放置于加热器上的锅具,且锅具的开ロ对应饮用水输出管与食材输出件以接收饮用水与食材。蒸气输出件包含蒸气输出管与对外的蒸气输出孔。控制器电性连接饮用水感应器、食材感应器、饮用水阀、食材阀及加热器,控制器接收饮用水感应器与食材感应器的感应結果,并基于使用者的指令而传送控制信号至饮用水阀食材阀及加热器。上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中,可更包含隔板。隔板会与锅具的锅缘形成气闭空间,达到类似锅盖的效果。上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中,可更包含锅盖制动件,其电性连接控制器以受控,且用以制动锅盖而盖合锅具,锅盖对应锅具的开ロ且具有与蒸气输出管连接的第I小孔。又锅盖制动件为单臂传动机构,锅盖的动作为弧摆路径。上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中,或可更包含ー种锅盖制动件,其电性连接控制器以受控,且用以制动锅盖而盖合锅具,锅盖对应锅具的开ロ且锅盖具有第I小孔、第2小孔及第3小孔,而第I小孔与蒸气输出管连接,第2小孔与饮用水输出管连接,第3小孔与食材输出件连接。又锅盖制动件为动カ传动机构,锅盖的动作为垂直路径。承上,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中煮食単元更可以进ー步包含锅感应器,此锅感应器设置于锅具下方的加热器侧,用以感应锅具重量,且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回传锅具重量给控制器。承上,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中煮食単元更可以进ー步包含锅感应器,此锅感应器用以感应锅具位置,且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回传锅具位置给控制器。承上,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中更可以进一歩包含门板及门感应器。门感应器感应门板的状态且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回传门板状态给控制器。上述控制器由电子电路实行且包含显示屏幕与供使用者输入指令的控制面板。加热器可包含加热模式与保温模式。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借此,本发明提出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第I实施例不需要锅盖;第2实施例是借由锅具与隔板间形成ー种密闭空间的效果;第3实施例利用锅盖形成密闭空间,但先放入待煮的饮用水与食材再盖上锅盖;第4实施例也利用锅盖形成密闭空间,但先盖上锅盖再放入待煮的饮用水与食材。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的自动煮食装置,将待 煮食材、供水、煮熟、保温等程序集于ー电子装置,并予以自动化控制,改善目前传统电饭锅或电子锅需要使用人工量测待煮物食材及加水等琐碎过程,且可以直接供应饮用水,故应用本发明可以利用简单的控制器(甚至是ー个按钮)就直接引进需要水量,以智慧控制烹煮时食材与水分的比例,达到省时省力的方便又美味的烹饪。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I是绘示依照本发明ー实施方式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外观立体图。图2绘示图I中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的功能方框示意图。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I实施例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的剖面主视图。图4A、图4B绘示第I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图5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的剖面主视图。图5B绘示第2实施例中锅具的立体图。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的剖面主视图。图7A、图7B绘示第3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的剖面主视图。图9A、图9B绘示第4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100 :供应饮水的自动煮食装置120:蒸气输出孔101 :饮用水槽盖121 :蒸气输出管102:冷水出水ロ123:门板103:热水出水ロ124:门感应器104 :饮用水槽125 :锅具
105 :饮用水阀126 :加热器106 :饮用水输出管127 :锅感应器107 :饮用水感应器128 :锅盖110:食材储藏室130 :控制器111 :食材感应器131 :显示屏幕112:食材储藏室盖132 :控制面板 113:食材140 :锅盖制动件114:食材输出件141 :轨道115:食材阀142 :齿轮马达401-433 :步骤165 :锅缘155:排气阀175:隔板170 :煮食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I绘示本发明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外观立体图,而图2绘示图I中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的功能方框示意图。又为了更明确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本揭示内容提出4个实施例说明。第I实施例(图3、图4A-图4B)包含实施本发明的最少必要组件,第2实施例(图5A-图5B)在第I实施例之上更包含利用隔板与锅具形成烹煮食材过程中所需的密闭空间,而第2实施例的操作流程与第I实施例的操作流程相同。第3实施例(图6、图7A-图7B)与第4实施例(图8、图9A-图9B)则是利用锅盖与锅具形成烹煮食材过程中所需的密闭空间。但第3实施例与第4实施例的差异在于不同的锅盖制动件的驱动方式,因此影响了第3实施例与第4实施例的作业流程顺序。图I中,从外观上可以得知本发明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100包含饮用水槽104、饮用水槽盖101、饮用水供应装置102、103、食材储藏室110、食材储藏室盖112、煮食単元170及控制器130、门板123、门感应器124。由于门板123状态为打开,所以还可以得知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可以装设加热器126及锅具125。图I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100在空间设计上左半部可以供应饮用水,右半部可以烹煮食材,上半部则可以储存饮用水或食材。而此种设计可以随各种需求做对应的弾性设计,像是多增加一组食材储藏室等等。 从图2中,可以了解本发明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100中,控制器130包含显示屏幕131及供使用者输入指令的控制面板132且可利用电子电路实现。控制器130电性连接众多组件以接收信号或传送控制信号,如饮用水槽104中的饮用水感应器107和饮用水阀105 ;食材储藏室110中的食材感应器111与食材阀115 ;排气阀155 ;煮食单元170中的加热器126和锅感应器127和锅盖制动件140 ;门感应器124与门板123。例如,控制器130可以接收食材感应器111感应到的食材种类或数量后,接受控制面板132处输入的指令后再传送控制信号给食材阀115。
承上,參阅图3、图4A-图4B可了解本发明的第I实施例。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I实施例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的剖面主视图。图4A、图4B绘示第I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第I实施例中,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有饮用水槽104、饮用水槽盖101、饮用水感应器107、饮用水输出管106及饮用水阀105。饮用水感应器107设置于饮用水槽104内的底侧面上,饮用水输出管106设置于饮用水槽104下方,饮用水阀105设置于饮用水输出管106上以控制饮用水输出管106的开启与关闭,而适度调节饮用水量。饮用水供应装置包含至少ー个出水ロ,如第I实施例中的冷水出水ロ 102及热水出水ロ 103,此为目前周知的技术,故不叙述。饮用水槽盖101设置于饮用水槽104上方。另外,食材储藏室110包含食材感应器111、食材储藏室盖112、食材输出件114及食材阀115。食材感应器111设置于食材储藏室内的底面上,食材输出件114设置于食材储藏室110下方,食材阀115设置于食材输出件114上以控制食材输出件114。食材输出件114可以为管状也可以为槽状。而食材储藏室110的底部为方便食材113流动可以为斜面。食材储藏室盖112设置于食材储藏室110上方。
煮食单元170包含加热器126、蒸气输出孔120、排气阀155、锅具125。而加热器126用以加热放置于加热器上的锅具125,且锅具125的开ロ对应饮用水输出管106与食材输出件114以接收饮用水与食材。蒸气输出件包含排气阀155与对外的蒸气输出孔120,用以让烹煮过程中,锅内所产生的水蒸气散溢至外部。排气阀155可接受控制器130控制使得烹饪时有密闭空间,易于闷煮食材。再參阅图4A-图4B以理解第I实施例的的操作流程图。在烹饪之前,准备动作是关于使用者将门板123打开后,将清洗好的空的锅具125放到加热器126上,并填充好饮用水槽104与食材储藏室110。接着,使用者先利用控制面板132输入指令(步骤401)选择煮食功能或保温功倉^:。若选择保温功能,则利用锅感应器127检查锅具125是否就定位(步骤430),又利用门感应器124判断门板123是否关闭(步骤431),加热器126切换为保温模式(步骤416),门板123打开(步骤417),加热器126会为了安全关闭(步骤418)。若在(步骤401)选择煮食功能,则利用锅感应器127检查锅具125是否就定位(步骤402),利用门感应器124判断门板123是否关闭(步骤403),利用饮用水感应器107检查饮用水是否充足(步骤404),利用食材感应器111检查食材是否充足(步骤405),开启食材阀115以输送食材(步骤406),利用锅感应器127判断食材量输送是否正确(步骤407),关闭食材阀115(步骤408),开启饮用水阀105以输送饮用水(步骤409),利用锅感应器127判断饮用水量输送是否正确(步骤410),关闭饮用水阀105 (步骤411),加热器126启动加热模式(步骤413),控制器130定时判断是否煮食完成(步骤414),煮食完成后(步骤415),加热器126切换为保温模式(步骤416),门板123打开(步骤417),加热器126会为了安全关闭(步骤418)。而整个流程中,只要有任何异常发生,便会直接警示提醒使用者(步骤433),然后会回到最ー开始的启始状态,重新开始各项步骤与流程,这是为了确保进入加热模式或保温模式之前各项备品都可以有充分的准备,也是安全上的考虑。另外,虽然图4A、图4B中,关门以后才开始对食材与饮用水进行感应,但也可以反过来,将步骤403往后顺移,这是可以因应使用者习惯作变动的功能。而且烹煮过程中,也可以控制排气阀155的开阖而排出多余的水蒸气。參阅图5A-图5B、图4A-图4B则可了解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图5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的剖面主视图。图5B绘示第2实施例中锅具的立体图。由于第2实施例与第I实施例的操作流程相同,所以參阅图4A、图4B则可以得知第2实施例的操作流程。第2实施例中,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有饮用水槽104、饮用水槽盖101、饮用水感应器107、饮用水输出管106及饮用水阀105。饮用水感应器107设置于饮用水槽104内的底侧面上,饮用水输出管106设置于饮用水槽104下方,饮用水阀105设置于饮用水输出管106上以控制饮用水输出管106的开启与关闭,而适度调节饮用水量。饮用水供应装置包含冷水出水ロ 102及热水出水ロ 103。饮用水槽盖101设置于饮用水槽104上方。另外,食材储藏室110包含食材感应器111、食材储藏室盖112、食材输出件114及 食材阀115。食材感应器111设置于食材储藏室内的底面上,食材输出件114设置于食材 储藏室110下方,食材阀115设置于食材输出件114上以控制食材输出件114。食材输出件114可以为管状也可以为槽状。而食材储藏室110的底部为方便食材113流动可以为斜面。食材储藏室盖112设置于食材储藏室110上方。煮食单元170包含加热器126、蒸气输出孔120、蒸气输出管121、排气阀155、锅具125。锅具125如图5B所示具有方型锅缘165,这锅缘165的尺寸刚好可以与壁面卡合。所以放置锅具125时可以借由锅缘165和壁面的卡合来使得锅具125固定位置。且食材输出件114、蒸气输出管121和饮用水输出管106借由隔板175将开ロ对准于锅具125的开ロ。而加热器126用以加热放置于加热器上的锅具125。蒸气输出件包含排气阀155、对外的蒸气输出孔120、蒸气输出管121,用以让烹煮过程中,锅内所产生的水蒸气散溢至外部。排气阀155可接受控制器130控制使得烹饪时有密闭空间,易于闷煮食材。借此,隔板会与锅具的锅缘形成气闭空间,达到类似锅盖的闷煮效果。整个流程请參阅图4A-图4B,只要有任何异常发生,便会直接警示提醒使用者(步骤433),然后会回到最ー开始的启始状态,重新开始各项步骤与流程,这是为了确保进入加热模式或保温模式的前各项备品都可以有充分的准备,也是安全上的考虑。另外,虽然图4A-图4B中,关门以后才开始对食材与饮用水进行感应,但也可以反过来,将步骤403往后顺移,这是可以因应使用者习惯作变动的功能。而且烹煮过程中,也可以控制排气阀155的开阖而排出多余的水蒸气。关于第3实施例,可以參阅图6与图7A、图7B。图6是第3实施例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的剖面主视图,而图7A、图7B绘示第3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第3实施例中,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包含饮用水槽104、饮用水槽盖101、饮用水供应装置102、103、食材储藏室110、食材储藏室盖112、煮食单元170及控制器130。饮用水槽104包含饮用水感应器107、饮用水输出管106及饮用水阀105,饮用水感应器107设置于饮用水槽104内的底侧面上,饮用水输出管106设置于饮用水槽104下方,饮用水阀105设置于饮用水输出管106上以控制饮用水输出管106的开启与关闭,而适度调节饮用水量。饮用水供应装置包含至少ー个出水ロ,如冷水出水ロ 102及热水出水ロ103。饮用水槽盖101设置于饮用水槽104上方。
食材储藏室110包含食材感应器111、食材输出件114及食材阀115,食材感应器111设置于食材储藏室内的底面上,食材输出件114设置于食材储藏室110下方,食材阀115设置于食材输出件114上以控制食材输出件114。食材输出件114可以为管状也可以为槽状。而食材储藏室110的底部为方便食材流动可以为斜面。食材储藏室盖112设置于食材储藏室110上方。煮食单元170包含加热器126、蒸气输出孔120、蒸气输出管121、排气阀155、锅具125。而加热器126用以加热放置于加热器上的锅具125,且锅具125的开ロ对应饮用水输出管106与食材输出件114以接收饮用水与食材。蒸气输出件包含蒸气输出管121与对外的蒸气输出孔120,用以让烹煮过程中,锅内所产生的水蒸气散溢至外部,依需求也可以让蒸气输出孔120配合一闭拴使得锅具125内空间为完全密闭,以闷煮食材,或者就直接利用排气阀155来控制蒸气输出管121的流量。锅盖制动件140用以制动锅盖128而盖合锅具125,锅盖128对应锅具125的开ロ且具有与蒸气输出管121连接的第I小孔。 控制器130电性连接饮用水感应器107、食材感应器111、饮用水阀105、食材阀115、锅盖制动件140及加热器126,控制器130接收饮用水感应器107与食材感应器111的感应結果,并基于使用者的指令而传送控制信号至饮用水阀105、食材阀115、锅盖制动件140及加热器126。第3实施例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中,锅盖制动件140为单臂传动机构,锅盖128的动作为弧摆路径。而第3实施例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更可以进一歩包含锅感应器127,此锅感应器127设置于锅具125下方的加热器126侧,用以感应锅具125重量空的锅具的状态、有饮用水的状态且/或有食材的状态),且与控制器130电性连接以回传锅具重量给控制器130。如图3中加热器126为环状,则锅感应器127可设置于中央。第3实施例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中煮食単元更可以进ー步包含门板123及门感应器124。门感应器124感应门板123的状态(开门或关门)且与控制器130电性连接以回传门板状态给控制器130。加热器126可包含加热模式与保温模式。饮用水输出管106可与热水出水ロ 103连接,以导流热水至煮食单元的锅具125,以加速烹煮时间。细言之,请參阅图7A、图7B更可以清楚了解第3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在烹饪前,准备动作是关于使用者将门板123打开后,将清洗好的空的锅具125放到加热器126上,并填充好饮用水槽104与食材储藏室110。接着,使用者先利用控制面板132输入指令(步骤401)选择煮食功能或保温功倉^:。若选择保温功能,则利用锅感应器127检查锅具125是否就定位(步骤430),又利用门感应器124判断门板123是否关闭(步骤431),启动锅盖制动件140 (步骤432),加热器126切换为保温模式(步骤416),门板123打开(步骤417),加热器126会为了安全关闭(步骤418),锅盖制动件140掀开锅盖128 (步骤419)。若在(步骤401)选择煮食功能,则利用锅感应器127检查锅具125是否就定位(步骤402),利用门感应器124判断门板123是否关闭(步骤403),利用饮用水感应器107检查饮用水是否充足(步骤404),利用食材感应器111检查食材是否充足(步骤405),开启食材阀115以输送食材(步骤406),利用锅感应器127判断食材量输送是否正确(步骤407),关闭食材阀115(步骤408),开启饮用水阀105以输送饮用水(步骤409),利用锅感应器127判断饮用水量输送是否正确(步骤410),关闭饮用水阀105 (步骤411),锅盖制动件140制动锅盖128以盖上锅具125 (步骤412),加热器126启动加热模式(步骤413),控制器130定时判断是否煮食完成(步骤414),煮食完成后(步骤415),加热器126切换为保温模式(步骤416),门板123打开(步骤417),加热器126会为了安全关闭(步骤418),锅盖制动件140掀开锅盖128 (步骤419)。而整个流程中,只要有任何异常发生,便会直接警示提醒使用者(步骤433),然后会回到最ー开始的启始状态,重新开始各项步骤与流程,这是为了确保进入加热模式或保温模式的前各项备品都可以有充分的准备,也是安全上的考虑。另外,虽然图7A、图7B中,关门以后才开始对食材与饮用水进行感应,但也可以反过来,将步骤403往后顺移,这是可以因应使用者习惯作变动的功能。关于第4实施例,可以參阅图8与图9A、图9B。图8第4实施例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的剖面主视图,而图9A、图9B绘示第4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如前所言,第3实施例与第4实施例的主要差异为锅盖制动件140的改变。 在第4实施例中,锅盖制动件140为动カ传动机构,如齿轮,且包含轨道141与齿轮马达142,因此锅盖128的动作为垂直路径,也就是上下移动。图8的锅盖128更具有第I小孔、第2小孔及第3小孔。第I小孔与蒸气输出管121连接,第2小孔与饮用水输出管106连接,第3小孔与食材输出件114连接。又因为锅盖制动件140致动锅盖128上下移动,所以蒸气输出管121、饮用水输出管106、食材输出件114可以使用可伸缩软管或适当长度的软管实现。当然,如先前所提,依需求也可以让蒸气输出孔120配合一闭拴使得锅盖128与锅具125内空间为完全密闭,以闷煮食材。基于上述所言,第4实施例的操作流程也与第3实施例不尽相同,请參阅图9A、图9B。在烹饪前的准备动作是相同的,保温功能完全相同,煮食功能的(步骤401-405)也相同。故请直接看图9A(步骤405),利用食材感应器111检查食材是否充足(步骤405)后,锅盖制动件140制动锅盖128以盖上锅具125 (步骤412),再开启食材阀115以输送食材(步骤406),利用锅感应器127判断食材量输送是否正确(步骤407),关闭食材阀115 (步骤408),开启饮用水阀105以输送饮用水(步骤409),利用锅感应器127判断饮用水量输送是否正确(步骤410),关闭饮用水阀105 (步骤411),加热器126启动加热模式(步骤413),控制器130定时判断是否煮食完成(步骤414),煮食完成后(步骤415),加热器126切换为保温模式(步骤416),门板123打开(步骤417),加热器126会为了安全关闭(步骤418),锅盖制动件140掀开锅盖128 (步骤419)。而整个流程中,只要有任何异常发生,便会直接警示提醒使用者(步骤433),然后会回到最ー开始的启始状态,重新开始各项步骤与流程,这是为了确保进入加热模式或保温模式前各项备品都可以有充分的准备,也是安全上的考虑。另外,虽然图9A、图9B中,关门以后才开始对食材与饮用水进行感应,但也可以反过来,将步骤403往后顺移,这是可以因应使用者习惯作变动的功能。因此,第I实施例不需要锅盖;第2实施例是借由锅具与隔板间形成ー种密闭空间的效果;第3实施例利用锅盖形成密闭空间,但先放入待煮的饮用水与食材再盖上锅盖;第4实施例也利用锅盖形成密闭空间,但先盖上锅盖再放入待煮的饮用水与食材。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的自动煮食装置,将待煮食材、供水、煮熟、保温等程序集于ー电子装置,并予以自动化控制,改善目前传统电饭锅或电子锅需要使用人エ量测待煮物食材及加水等琐碎过程,且可以直接供应饮用水,故应用本发明可以利用简单的控制器(甚至是ー个按钮)就直接引进需要水量,以智慧控制烹煮时食材与水分的比例,达到省时省力方便又美味的烹饪。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掲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ー种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ー饮用水槽,包含ー饮用水感应器、ー饮用水输出管及ー饮用水阀,该饮用水感应器设置于该饮用水槽内的底侧面上,该饮用水输出管设置于该饮用水槽下方,该饮用水阀设置于该饮用水输出管上以控制该饮用水输出管; ー饮用水供应装置,与该饮用水槽相连且包含至少ー饮用水出水ロ ; 一食材储藏室,包含一食材感应器、一食材输出件及一食材阀,该食材感应器设置于该食材储藏室内的底面上,该食材输出件设置于该食材储藏室下方,该食材阀设置于该食材输出件上以控制该食材输出件; 一煮食单兀,包含 ー加热器,用以加热放置于该加热器上的ー锅具,且该锅具的ー开ロ对应该饮用水输出管与该食材输出件以接收该饮用水与该食材;及 一蒸气输出件,包含一蒸气输出管与对外的ー蒸气输出孔;以及 ー控制器,电性连接该饮用水感应器、该食材感应器、该饮用水阀、该食材阀及该加热器,该控制器接收该饮用水感应器与该食材感应器的ー感应結果,并基于一使用者的指令而传送ー控制信号至该饮用水阀、该食材阀及该加热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ー隔板,该隔板与该锅具的ー锅缘形成ー气闭空间。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ー锅盖制动件,其电性连接该控制器以受控,且用以制动ー锅盖而盖合该锅具,该锅盖对应该锅具的该开ロ且具有与该蒸气输出管连接的一第I小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锅盖制动件为单臂传动机构,该锅盖的动作为弧摆路径。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ー锅盖制动件,其电性连接该控制器以受控,且用以制动ー锅盖而盖合该锅具,该锅盖对应该锅具的该开ロ且该锅盖具有一第I小孔、一第2小孔及ー第3小孔,而该第I小孔与该蒸气输出管连接,该第2小孔与该饮用水输出管连接,该第3小孔与该食材输出件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锅盖制动件为动カ传动机构,该锅盖的动作为垂直路径。
7.如权利要求I至6中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煮食单元更包含一锅感应器,设置于该锅具下方的该加热器侧,用以感应ー锅具重量,且与该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回传该锅具重量给该控制器。
8.如权利要求I至6中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煮食单元更包含一锅感应器,用以感应ー锅具位置,且与该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回传该锅具位置给该控制器。
9.如权利要求I至6中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门板及一门感应器,该门感应器感应该门板的一门板状态且与该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回传该门板状态给该控制器。
10.如权利要求I至6中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由电子电路实行且包含一显示屏幕与供该使用者输入该指令的一控制面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其包含饮用水槽、饮用水供应装置、食材储藏室、煮食单元及控制器。饮用水槽包含饮用水感应器、饮用水输出管及饮用水阀。食材储藏室包含食材感应器、食材输出件及食材阀。煮食单元包含加热器、蒸气输出件及锅盖制动件。控制器接收基于使用者的指令而控制饮用水阀、食材阀、锅盖制动件及加热器。
文档编号A47J36/00GK102687990SQ20111026160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
发明者张炳华, 曾庭仪 申请人:张炳华, 曾庭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