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除尘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08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除尘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式除尘掸,特别是关于一种可经由折叠而选用单面或双面绒毛并可改变长度的除尘掸,尤其涉及组成除尘掸的握把、固定件、翻折件与除尘掸套。
背景技术
按,现有的除尘掸主要是由一具备吸附灰尘能力的除尘掸套,以及一用以将除尘掸套撑起并固定的手柄所组成,且除尘掸套表面具有一绒毛层或一布条层。于使用前,需将手柄的末端插入除尘掸套所具备的内部空间,并使除尘掸套尾端勾掣于手柄中段所设的倒钩上,即可将除尘掸套伸展而拉直,令使用者手持挥动手柄后端,即可使除尘掸套表面的绒毛层或布条层吸附灰尘;当除尘掸套弄脏后,可将除尘掸套直接自手柄上拆下,并更换新的除尘掸套,如此可符合环保要求。且知,前述除尘掸的除尘掸套之所以能达到吸附灰尘的效果,主要经由两种途径,一种是利用绒毛层的纤维结构来吸附灰尘,另一种则是利用绒毛层所带的正电荷吸引带负电荷的灰尘。目前市面上的除尘掸有长、短之分,长除尘掸有利于清洁大面积的表面,但不利于清洁复杂表面;相反地,短除尘掸有利于清洁复杂表面,却不利于清洁大面积的表面;此夕卜,前述绒毛层或布条层大部分是平均布设于除尘掸套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而使手柄四周布满绒毛或布条,以利于清洁各种死角内的灰尘,但于除尘掸套的上、下表面形成绒毛层或布条层的作法,会导致除尘掸产生一定厚度,而难以伸入清洁狭窄细缝。有鉴于此,目前市面上也存在有于除尘掸套的单一表面设置绒毛层或布条层的除尘掸,可有效减低除尘掸厚度,以利于伸入清洁狭窄细缝,但却也失去具双面绒毛层或布条层的除尘掸原本利于清洁各种死角灰尘的能力。故,上述问题,将是在此领域技术者所欲解决的困难所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经由折叠而选用单面或双面绒毛并可改变长度的除尘掸,以克服上述先前技术中,传统除尘掸难以兼具清洁大面积表面与复杂表面的能力的问题,并克服传统除尘掸难以兼具清洁各种死角灰尘与伸入清洁狭窄细缝的能力的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式除尘掸,包含
一握把;
一固定件,双端分别形成一枢接部,以及一供给结合握把的扣接部;
一翻折件,枢置于枢接部;及
一除尘掸套,具有一套置于所述固定件及翻折件上的套体,该套体外表面具有一绒毛层或一布条层;该翻折件能够摆动至与固定件之间呈一直线状态,致使除尘掸套呈平直状态,以增长除尘掸而有利于清洁大面积表面,该翻折件并能够摆动至与固定件重叠,致使除尘掸套呈折叠状态,以缩短除尘掸而有利于清洁复杂表面。借由上述,所述握把、固定件及翻折件组合成除尘掸的手柄,当调整翻折件而增长除尘掸时,该绒毛层或布条层可位于所述固定件与翻折件单一侧表面,而有利于绒毛层或布条层随着所述固定件与翻折件伸入狭窄细缝进行清洁,并能够利用除尘掸套清洁大面积表面;当调整翻折件而缩短除尘掸时,该绒毛层或布条层可位于该除尘掸双侧表面,而使除尘掸四周布满绒毛或多数布条,以利于清洁各种死角内的灰尘,并能够利用除尘掸套清洁复杂表面。据此,本发明可经由折叠所述固定件及翻折件,而使绒毛层或布条层位于除尘掸单一侧或双侧表面,并改变除尘掸的长度,而利于清洁大面积及复杂表面,并能够清洁各种死角内的灰尘及伸入清洁狭窄细缝,以克服传统除尘掸难以兼具清洁大面积表面与复杂表面能力的问题,并克服传统除尘掸难以兼具清洁各种死角灰尘与伸入清洁狭窄细缝能力的问题,进而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此外,当除尘掸套弄脏后,亦可保留所述握把、固定件及翻折件,并更换新的除尘掸套,借以符合环保要求。以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一具体实施上,该扣接部具有一往握把方向开放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内壁形成有二相对称且连通外界的端口,该握把一端具有一嵌置于容置槽内的接合部,该接合部形成二相对称的弹性勾部,所述勾部分别弹性置入该端口而显露于外界;如此,可经由按压所述勾部而使接合部脱离容置槽,以便于更换握把。在另一具体实施上,本发明更加包含
该翻折件双端分别具有一末端部及一轴部,该翻折件以轴部枢置于枢接部,该轴部双端分别形成一往末端部之反方向开放的第一扣槽,以及一往末端部方向开放的第二扣槽;一通道,形成于固定件内部,并连通于枢接部与除尘掸邻近握把的位置之间;
一导引口,形成于除尘掸上邻近握把的位置,并连通通道;
一支撑杆,以负载往枢接部方向的弹力的方式滑设于通道内,而通过枢接部弹性插入所述第一扣槽或第二扣槽,以制动翻折件旋摆 '及
一触动件,设于支撑杆上,并经由导引口显露于外界以供给人手触动,而驱动支撑杆往枢接部之反方向脱离所述第一扣槽或第二扣槽,以释放翻折件旋摆。在又一具体实施上,本发明更加包含
一容置槽,形成于该除尘掸邻近握把的位置内部,且连通于所述通道与导引口之间;一上斜面,设于支撑杆顶部且朝向翻折件方向,并位于容置槽内 '及一下斜面,设于触动件底部且朝向握把方向,该触动件经由下斜面滑设于支撑杆的上斜面上,该下斜面下移而驱动上斜面带动支撑杆往枢接部的反方向移动。在实施上,该末端部顶部形成一定位孔,该固定件顶部形成有一能够插入定位孔的卡勾。在实施上,所述固定件及翻折件呈扁平条状。在实施上,该套体由一第一布片及一第二布片贴合而成,而于所述第一布片与第二布片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布片与第二布片端侧之间形成一连通容置空间且供给置入及抽出所述翻折件与固定件的套口。
在实施上,所述第一布片与第二布片周边一同热压形成多数热封节点而贴合成一体,该容置空间于套体的中段位置双侧的所述热封节点之间形成一干涉翻折件移动的缩径颈口。在实施上,该绒毛层或布条层可贴合于套体底面。在实施上,该套体周边呈连续凹凸排列型态的轮廓,该绒毛层的绒毛随着轮廓的凹凸型态而呈参差型态分布。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 图2是图1的手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立体分解 图4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仰视立体 图5是图1的除尘掸套的立体分解 图6是图1的前视 图7是图6的俯视 图8是图7的A-A断面 图9是图8的一使用状态剖示 图10是图8的局部放大剖示 图11是图9的局部放大剖示 图12是图8的另一使用状态剖示 图13是图8的又一使用状态剖示 图14是图2的一使用状态立体 图15是图1的一使用状态立体 图16是图7的一附加实施型态的俯视 图17是图7的另一附加实施型态的俯视 图18是图10的一附加实施型态的剖示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握把;
11、接合部;
111、勾部;
112、凸粒;
12、吊孔;
2、固定件;
20、通道;
201、开口;
202、导引沟;
21、枢接部;
211、承持板;
212、枢接孔; 213、轴柱;
22、扣接部;
23、容置槽;
231、槽口;
232、缺口;
24、端口;
25、导引口;
26、卡勾;
3、翻折件;
31、末端部;
311、定位孔;
32、轴部;
320、轴孔;
321、第一扣槽;
322、第二扣槽;
4、支撑杆;
41、衔接部;
42、推触部;
421、上斜面;
43、扣部;
5、触动件;
51、下斜面;
6、止挡件;
7、弹黃;
8、掸套;
80、容置空间;
801、缩径颈口 ;
81、套体;
811、第一布片;
812、第二布片;
813、布条;
82、套口;
83、续毛层;
83a、布条层;
84、84a、84b、84c、热封节点;
85、热封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请参阅图1所示,揭示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并配合图2至图8说明本发明的折叠式除尘掸,包含一握把1、一固定件2、一翻折件3、一中央通道20、一导引口 25、一支撑杆4、一触动件5及一除尘掸套8 ;其中,
该握把I可呈中空长条圆筒型态,且握把I双端分别形成一接合部11及一吊孔12,该接合部11往固定件2方向延伸形成有二相对称的弹性勾部111,且除尘掸可借由握把I的吊孔12吊挂于高处。该固定件2可呈扁平条状,且固定件2双端分别形成一枢接部21,以及一供给结合该握把I的接合部11的扣接部22 ;该扣接部22形成有一往握把I方向开放的容置槽23,且容置槽23内壁形成有二相对称且经由扣接部22外壁连通外界的端口 24。该容置槽23在本实施上可形成于除尘掸邻近握把I的位置内部。该接合部11能够经由容置槽23的一槽口 231嵌置于容置槽23内,致使所述勾部111分别弹性置入端口 24而显露于外界,且勾部111显露于外界的表面可形成多个利于手指压触的凸粒112 ;如此,可经由按压所述勾部111而使勾部111脱离端口 24,致使接合部11脱离容置槽23,以便于更换握把I。该翻折件3可呈扁平条状,且翻折件3双端分别形成有一末端部31及一轴部32,该翻折件3经由轴部32枢置于固定件2的枢接部21 ;实际上,该枢接部21具有二相对称承持板211,且承持板211上形成一枢接孔212,所述枢接孔212之间枢置一轴柱213 ;该轴部32活动配置于所述承持板211之间,且轴部32双侧之间形成一供给枢置轴柱213的轴孔320。所述握把1、固定件2及翻折件3组合成除尘掸的手柄。该翻折件3的轴部32双端分别形成一往末端部31的反方向开放的第一扣槽321(如图9所示),以及一往末端部31方向开放的第二扣槽322。如此,该翻折件3能够摆动至与固定件2之间呈一直线状态而增长该除尘掸,并能摆动至与固定件2重叠而缩短该除尘掸(如图12所示)。该中央通道20形成于固定件2内部,并连通于枢接部21与除尘掸邻近握把I的位置之间,而于所述承持板211之间形成一位于轴部32相对端的开口 201。该第一扣槽321于所述翻折件3与固定件2之间呈直线状态时对应该开口 201,且第二扣槽322于所述翻折件3与固定件2重叠时对应该开口 201。该导引口 25形成于除尘掸顶部邻近握把I的位置(如图10所示),并连通该通道20 ;实际上,该导引口 25可形成于固定件2的扣接部22顶面,且容置槽23连通于所述通道20与导引口 25之间。该支撑杆4可呈条状,双端分别形成一衔接部41及一推触部42,且支撑杆4以负载往枢接部21方向的弹力的方式滑设于通道20内,而使支撑杆4的衔接部41通过枢接部21处的开口 201弹性插入所述第一扣槽321或第二扣槽322,以制动翻折件3旋摆;实际上,所述容置槽23的槽口 231与握把I之间嵌组有一止挡件6,所述支撑杆4的推触部42与握把I的止挡件6之间设有一弹簧7,而使支撑杆4负载往枢接部21方向的弹力。该触动件5可呈按钮型态,且触动件5设于支撑杆4上,并经由导引口 25显露于外界以供给人手触动,而驱动支撑杆4的衔接部41往枢接部21的反方向脱离所述第一扣槽321或第二扣槽322,以释放翻折件3旋摆。
在更加具体的实施上,本发明更加包含一上斜面421及一下斜面51 ;该上斜面421设于支撑杆4的推触部42顶部且朝向翻折件3方向,并位于该容置槽内;该下斜面51设于触动件5底部且朝向握把I方向,且触动件5经由下斜面51滑设于支撑杆4的上斜面421上;如此,该下斜面51能够随着触动件5下移而驱动上斜面421带动支撑杆4往枢接部21的反方向移动。该除尘掸套8具有一套置于所述固定件2及翻折件3上的套体81,该套体81端侧形成一供给置入及抽出所述翻折件3与固定件2的套口 82,且套体81外表面具有一绒毛层83 ;如此,该套体81能够经由套口 82套置于所述固定件2及翻折件3上。在本实施上,该套体81可由一第一布片811及一第二布片812贴合而成(如图5所示),而于所述第一与第二布片811、812之间形成一容纳所述翻折件3与固定件2的容置空间80,且套口 82形成于所述第一与第二布片811、812端侧之间而连通容置空间80。该套体81的所述第一与第二布片811、812周边可一同热压形成多数热封节点84,而使所述第一与第二布片811、812贴合成一体,该绒毛层83可设于套体81的第二布片812底部与一布条813之间,且所述第二布片812、绒毛层83与布条813上一同热压形成一热封线85,而使绒毛层83贴合于套体81的第二布片812底面。借由上述结构组成,使用者可调整翻折件3摆动至与固定件2之间呈直线状态(如图8所示),而使除尘掸套8呈平直状态并增长除尘掸,且支撑杆4接受弹簧7往枢接部21方向驱动,而使支撑杆4的衔接部41通过开口 201弹性插入所述第一扣槽321,以制动翻折件3旋摆;此时,该绒毛层83位于所述固定件2与翻折件3单一侧表面,并位于所述固定件2与翻折件3下方,如此可大幅减低除尘掸的厚度,而有利于绒毛层83随着所述固定件2与翻折件3伸入狭窄细缝进行清洁,并能够利用除尘掸套8清洁大面积表面。在一般使用状况下,使用者亦可随意按压触动件5 (如图9及图11所示),而使下斜面51随着触动件5下移而压触上斜面421,致使上斜面421沿着下斜面51往枢接部21的反方向移动,并带动支撑杆4的衔接部41往枢接部21的反方向移动而脱离所述第一扣槽321,以释放翻折件3旋摆。接着,使用者可调整翻折件3摆动至与固定件2重叠(如图12及图14所示),而使除尘掸套8呈折叠状态并缩短除尘掸;同时,释放触动件5,而使弹簧7重新驱动支撑杆4往枢接部21方向移动,致使支撑杆4的衔接部41通过开口 201弹性插入所述第二扣槽322(如图13所示),以制动翻折件3旋摆;期间,该上斜面421随着支撑杆4往枢接部21方向移动,而驱使触动件5随着下斜面51沿着上斜面421上移复位(如图10所示);此时,该绒毛层83位于除尘掸双侧表面(如图15所示),而使除尘掸四周布满绒毛,以利于清洁各种死角内的灰尘,并能够利用除尘掸套清洁复杂表面。据此,本发明的除尘掸可经由控制触动件5而限制及释放翻折件3摆动,并经由调整翻折件3的摆动角度而控制除尘掸的长度,以利于清洁大面积及复杂表面,并能够清洁各种死角内的灰尘及伸入清洁狭窄细缝,以克服传统除尘掸难以兼具清洁大面积表面与复杂表面能力的问题,并克服传统除尘掸难以兼具清洁各种死角灰尘与伸入清洁狭窄细缝能力的问题,进而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此外,当除尘掸套8弄脏后,亦可保留所述握把1、固定件2及翻折件3,并更换新的除尘掸套,借以符合环保要求。以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实施上,该容置槽23底部内壁形成有一缺口 232,该下斜面51底端可下移至缺口232内,以增加触动件5的下移行程。在实施上,该通道20底部内壁形成有一导引沟202,该支撑杆4底部形成有一滑设于导引沟202内的扣部43,该导引沟202可限制扣部43的活动范围,以拘束支撑杆4于通道20内滑动。在实施上,该翻折件3的末端部31顶部形成一定位孔311,该固定件2顶部邻近握把I的位置形成有—^勾26,当翻折件3与固定件2重叠时,该卡勾26能够插入定位孔311内,以定位所述翻折件3与固定件2。此外,该绒毛层83亦可设于套体81顶面,而使绒毛层83的绒毛往所述固定件2与翻折件3周边的外围延伸;或者,该绒毛层83亦可设于套体81顶面及底面,而使所述固定件2与翻折件3四周布满绒毛。在一具体实施上,该容置空间80于套体81的中段位置双侧的所述热封节点84a之间形成一缩径的颈口 801 (如图16所示),所述热封节点84a可呈向除尘掸套8中央延伸的多边形,所述多边形在本实施上可为三角形,当所述翻折件3与固定件2经由套口 82插入容置空间80后,该颈口 801能够干涉翻折件3移动,致使颈口 801拘束翻折件3于容置空间80内,以防止除尘掸套8自所述翻折件3与固定件2上脱落。或者,所述套体81的中段位置双侧的所述热封节点84b内侧亦可再增设另一热封节点84c (如图17所示),而使所述热封节点84c之间形成所述缩径颈口 801,该热封节点84b延长至中段位置双端,且所 述热封节点84b、84c可相互平行。在另一具体实施上,该套体81的所述第一与第二布片811、812周边呈连续凹凸排列型态的轮廓,所述连续凹凸排列型态的轮廓在本实施上可为波浪状轮廓,且绒毛层83的绒毛可随着该轮廓的凹凸型态而呈参差型态分布,致使绒毛层83的绒毛更加蓬松而有利于清洁复杂表面。除此之外,该套体81的外表面亦可设置一布条层83a (如图18所示),以替代上述绒毛层83,且布条层83a亦可设于套体81底面,其余构件组成及实施方式等同于上述实施例。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实具有如下优点1.该握把I呈圆筒型态而有利于使用者握持,并进行360度角的旋转。2.折叠所述翻折件3与固定件2而使除尘掸变短时,能使除尘掸四周布满绒毛或多个布条,以利于清洁各种复杂表面,操作上较为灵活且易于收藏。3.展开所述翻折件3与固定件2而使除尘掸变长时,能使绒毛层83或布条层83a位于除尘掸单一侧表面,可减低除尘掸的厚度,且增加绒毛或布条分布范围的长度,而有利于伸入清洁狭窄细缝,并有利清洁大面积表面,以提升使用便利性与清洁效率。4.借由所述卡勾26与定位孔311相互扣合,而有效定位所述翻折件3与固定件2,以防止所述翻折件3与固定件2之间产生松动。5.利用支撑杆4嵌入及脱离所述第一与第二扣槽321、322,可有效固定除尘掸使用时的型态,且能随意释放所述翻折件3与固定件2,以避免除尘掸在使用期间任意改变型态。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式除尘掸,包含一握把;一固定件,双端分别形成一枢接部,以及一供给结合该握把的扣接部;一翻折件,枢置于该枢接部;及一除尘掸套,具有一套置于所述固定件及翻折件上的套体,该套体外表面具有一绒毛层或一布条层;该翻折件能够摆动至与该固定件之间呈一直线状态,致使该除尘掸套呈平直状态,该翻折件并能够摆动至与该固定件重叠,致使该除尘掸套呈折叠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除尘掸,其特征在于,该扣接部具有一往该握把方向开放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内壁形成有二相对称且连通外界的端口,该握把一端具有一嵌置于该容置槽内的接合部,该接合部形成二相对称的弹性勾部,所述勾部分别弹性置入该端口而显露于外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除尘掸,其特征在于,更加包含该翻折件双端分别具有一末端部及一轴部,该翻折件以该轴部枢置于该枢接部,该轴部双端分别形成一往该末端部的反方向开放的第一扣槽,以及一往该末端部方向开放的第二扣槽;一通道,形成于该固定件内部,并连通于该枢接部与该除尘掸邻近该握把的位置之间;一导引口,形成于该除尘掸上邻近该握把的位置,并连通该通道;一支撑杆,以负载往该枢接部方向的弹力的方式滑设于该通道内,而通过该枢接部弹性插入所述第一扣槽或第二扣槽,以制动该翻折件旋摆 '及一触动件,设于该支撑杆上,并经由该导引口显露于外界以供给人手触动,而驱动该支撑杆往该枢接部的反方向脱离所述第一扣槽或第二扣槽,以释放该翻折件旋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折叠式除尘掸,其特征在于,更加包含一容置槽,形成于该除尘掸邻近该握把的位置内部,且连通于所述通道与导引口之间;一上斜面,设于该支撑杆顶部且朝向该翻折件方向,并位于该容置槽内 '及一下斜面,设于该触动件底部且朝向该握把方向,该触动件经由该下斜面滑设于该支撑杆的该上斜面上,该下斜面下移而驱动该上斜面带动该支撑杆往该枢接部的反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折叠式除尘掸,其特征在于,该末端部顶部形成一定位孔,该固定件顶部形成有一能够插入该定位孔的卡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除尘掸,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及翻折件呈扁平条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除尘掸,其特征在于,该套体由一第一布片及一第二布片贴合而成,而于所述第一布片与第二布片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布片与第二布片端侧之间形成一连通该容置空间且供给置入及抽出所述翻折件与固定件的套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折叠式除尘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片与第二布片周边一同热压形成多数热封节点而贴合成一体,该容置空间于该套体的中段位置双侧的所述热封节点之间形成一干涉该翻折件移动的缩径颈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除尘掸,其特征在于,该绒毛层或该布条层贴合于该套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除尘掸,其特征在于,该套体周边呈连续凹凸排列型态的轮廓,该绒毛层的绒毛随着该轮廓的凹凸型态而呈参差型态分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除尘掸,特别是指一种可经由折叠而选用单面或双面绒毛并可改变长度的除尘掸;包含于一固定件双端分别形成一枢接部及一扣接部,该扣接部供给结合一握把,该枢接部枢置一翻折件,且所述固定件及翻折件上套置一布满绒毛的除尘掸套,该翻折件能摆动至与固定件之间呈一直线状态,而使除尘掸套呈平直状态以增长除尘掸,该翻折件并能摆动至与固定件重叠,而使除尘掸套呈折叠状态以缩短除尘掸,据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A47L13/38GK103040420SQ20111031503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7日
发明者杨雅菁, 林白庸, 潘毅钧 申请人:杨雅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