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860阅读:1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管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必需部分,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大类,家庭用具或餐桌用具小类,糖夹子;芦荀夹子;其他食品夹具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吸管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一种食具,用于夹起食物并把它们送往口里。筷子,可谓是中国国粹。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中国使用筷子历史可追溯到商代,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历史。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筷子从古代就流传至邻近国家,当今已成为东南亚多个民族常用的饮食工具。筷子多为竹制,亦有金属、象牙与塑料等。现在使用的筷子在材质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不足筷子只能单纯的用来夹取,用途少。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吸管筷子。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和内管,其结构要点外管由外壁和内壁组成,内壁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内管下端的外侧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应的外螺纹;外管两端设置有防尘盖,内壁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内管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外管的外壁采用木质材料制成。内管与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垫。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由外壁和内壁组成,内壁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内管下端的外侧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应的外螺纹;外管两端设置有防尘盖,内壁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没有使用过多的构件,因此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推广。(2)能够作为筷子和吸管使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防尘盖时,外管两端均被堵住,可以作为筷子使用;当取下防尘盖时,可以利用内管的结构来作为吸管使用,扩大了筷子的使用范围,方便了使用者。(3)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通过改变防尘盖的状态就可以在筷子和吸管两种状态之间切换,使用起来非常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外管,2为外壁,3为内壁,4为内管,5为支撑垫,6为防尘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1和内管4,外管1由外壁2和内壁3组成,内壁3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内管4下端的外侧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应的外螺纹;外管1两端设置有防尘盖6,内壁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内壁3采用金属材料能增强外管1的强度。内管4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外管1的外壁2采用木质材料制成。内管4与内壁3之间设置有支撑垫5,防止内管4在外管1中晃动。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吸管筷子,包括外管(1)和内管G),其特征在于外管(1)由外壁( 和内壁(3)组成,内壁C3)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内管(4)下端的外侧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应的外螺纹;外管(1)两端设置有防尘盖(6),内壁C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筷子,其特征在于内管(4)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外管(1) 的外壁( 采用木质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筷子,其特征在于内管(4)与内壁(3)之间设置有支撑垫⑶。
专利摘要吸管筷子是属于筷子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吸管筷子。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和内管,其结构要点外管由外壁和内壁组成,内壁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内管下端的外侧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应的外螺纹;外管两端设置有防尘盖,内壁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A47G21/10GK202234527SQ20112029381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刘天歌 申请人:刘天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