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室内绿化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54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室内绿化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室内绿化平台。
背景技术
养殖花草既有美化环境的效果,又有净化空气的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养殖花草已成为人们,特别是城市居民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养殖花草的方式是将花盆直接落地摆放或将花盆摆放在落地花架上,这种养殖花草的方式至少具有以下两种缺陷(1)占用室内较多的地面空间,当今城市居民的室内地面空间有限,过多的占用室内地面空间会对人们的起居生活造成不便;(2)装饰效果比较单调,缺乏立体绿化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建筑室内绿化平台,以便更加有效地利用室内空间和增强立体绿化的效果。( 二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其包括框架、紧固件和盆托;所述框架与所述紧固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盆托卡套在所述框架的上方。优选地,所述框架为金属框架,整体呈矩形,并且在其中一个短边上设置有用于和所述紧固件连接的通孔。优选地,在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设置在靠近设置有所述通孔的短边的一侧,并且所述框架被所述横梁分割后得到的远离设置有所述通孔的短边的一侧的矩形为正方形。优选地,所述盆托采用塑料材料,整体呈正方形,中间为圆形凹槽;所述盆托的尺寸与所述框架被所述横梁分割后得到的正方形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盆托的圆形凹槽的底部内表面上设置有斜纹。优选地,所述盆托与所述横梁相连接的一边的边缘处设置有单层翻边,所述盆托其余三个边的边缘处设置有双层翻边。优选地,所述建筑室内绿化平台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接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所述横梁一端的外侧。优选地,所述保护套采用塑料材料,整体呈方筒形。优选地,所述保护套的上壁的厚度大于下壁和侧壁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包括两个所述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采用膨胀螺栓。(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通过设置紧固件、框架,将平台整体固定在墙壁上,再通过设置盆托承载花盆,从而实现了立体养殖花草,有效节省了室内空间,提高了室内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并且增强了立体绿化的效果。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的主视图;[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的装配示意图[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框架的主视图;[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护套的俯视图;[0023]图5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0024]图6是图5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盆托的仰视图;[0026]图8是沿图7中D-D线的剖视图;[0027]图9是沿图7中C-C线的剖视图;[00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盆托的俯视图;[0029]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建筑室内绿化平台的使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平台包括框架 100、盆托200、紧固件300和保护套400。所述框架100与所述紧固件300的一端连接,所述紧固件300的另一端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盆托200卡套在所述框架100的上方;所述保护套400套接在所述框架的外侧。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框架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所述框架100采用扁铁材质Q235,扁铁宽40mm,厚4mm。所述框架100整体呈矩形,该矩形尺寸为430mmX 330mm。 在所述框架100的左侧短边上设置有两个通孔102,所述两个通孔102中心对称,孔距为观0讓。所述两个通孔102用于与所述紧固件300相连接,进而将所述框架100固定在墙体上。所述框架100还包括横梁101,所述横梁101设置在所述框架100内部的左侧,即靠近设置有所述通孔102的短边的一侧。所述横梁101将所述框架100分割为两个矩形,其中右侧(即远离设置有所述通孔102的短边的一侧)矩形大于左侧矩形,并且右侧矩形为正方形。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护套的俯视图;图5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保护套400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整体呈方筒形,其套接在所述框架100上从所述横梁101到设置有所述通孔102的短边部分的外侧,用于遮掩和保护所述框架100从横梁101至墙面的部分。图6是图5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6 所示,所述保护套400的上壁厚度为4mm,下壁和侧壁的厚度为2mm。加厚后的所述保护套 400上壁的厚度与所述盆托200的厚度一致,使所述保护套400和盆托200的结合更加自然,保护效果更好。所述保护套400的内口尺寸为330. 5mmX40. 5mm,刚好能够紧密地包裹在所述框架100的外侧,并能够顺利地安装。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盆托的仰视图。如图7所示,所述盆托200也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壁厚4mm,整体呈正方形,中间为圆形凹槽201。所述盆托200所呈正方形和所述框架100被分割得到的正方形的尺寸相匹配,即所述盆托200应该刚好能够卡套在所述框架100被分割得到的正方形的内部。所述盆托200中间的圆形凹槽201的深度为 85mm,用于承装花盆。图8是沿图7中D-D线的剖视图;图9是沿图7中C-C线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 所述盆托200与所述横梁101相连接的一边的边缘处设置有单层翻边203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盆托200其余三个边的边缘处设置有90°双层翻边202,所述双层翻边202的沟槽深度为40mm,沟槽宽度为4. 2mm,以便刚好遮掩所述框架100。通过设置所述单层翻边203 和双层翻边202,能够有效地将所述盆托200和所述框架100卡套连接。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盆托的俯视图,如图10所示,所述盆托200的圆形凹槽201的底部内表面上设置有斜纹2011,可以有效防止花盆在所述盆托200内滑动。所述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包括两个所述紧固件300,所述紧固件300采用膨胀螺栓, 用于将所述平台与墙体固定连接。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建筑室内绿化平台的使用效果图。如图11所示,所述膨胀螺栓的一端连接所述框架100,另一端深入墙体内部;所述花盆500放置在所述盆托200的圆形凹槽201内部。本实施例所述平台的各部件的尺寸适用于市场上销售的口径25cm的花盆,当花盆口径改变时,应相应改变所述平台各部件的尺寸,以及各部件的承重强度。所述盆托200 和保护套400的材料应该主要从其抗老化和承重能力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通过设置紧固件、框架,将平台整体固定在墙壁上,再通过设置盆托承载花盆,从而实现了立体养殖花草,有效节省了室内空间,提高了室内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并且增强了立体绿化的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居民楼房的阳台、客厅、卧室,以及宾馆、医院的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场合。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紧固件和盆托;所述框架与所述紧固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盆托卡套在所述框架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金属框架,整体呈矩形,并且在其中一个短边上设置有用于和所述紧固件连接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设置在靠近设置有所述通孔的短边的一侧,并且所述框架被所述横梁分割后得到的远离设置有所述通孔的短边的一侧的矩形为正方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托采用塑料材料,整体呈正方形,中间为圆形凹槽;所述盆托的尺寸与所述框架被所述横梁分割后得到的正方形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托的圆形凹槽的底部内表面上设置有斜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托与所述横梁相连接的一边的边缘处设置有单层翻边,所述盆托其余三个边的边缘处设置有双层翻边。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室内绿化平台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接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所述横梁一端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采用塑料材料,整体呈方筒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的上壁的厚度大于下壁和侧壁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包括两个所述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采用膨胀螺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室内绿化平台,涉及室内装修领域。所述平台包括框架、紧固件和盆托;所述框架与所述紧固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盆托卡套在所述框架的上方。所述建筑室内绿化平台通过设置紧固件、框架,将平台整体固定在墙壁上,再通过设置盆托承载花盆,从而实现了立体养殖花草,有效节省了室内空间,提高了室内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并且增强了立体绿化的效果。所述建筑室内绿化平台可以广泛应用于居民楼房的阳台、客厅、卧室,以及宾馆、医院的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场合。
文档编号A47G7/02GK202277119SQ20112037797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卢忠淳, 郭玉顺 申请人: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