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制备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204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制备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制备及该挥发油的应用,尤其是该挥发油的抑菌、杀菌以及抗氧化性作用。
背景技术
植物油具有其独特的组成和生物活性,在香料、医药、抗菌、化妆品、添加剂、生态旅游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植物精油是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质,由分子量相对较小的简单化合物组成,具有一定芳香气味,在常温下能挥发的油状液体物质。植物精油所含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和萜类3大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含氧衍生物如醇、醛、酮、酸、醚、酯、内酯等,此外还有含氮和含硫的化合物。我国地大物博,植物种类繁多,芳香油植物分布广泛,植物精油资源丰富。香料植物精油成分的研究,已普遍使用了快速准确的气质联用仪(GC-MS),加之多种层析技术及波谱仪器使用,使我国香料植物精油成分的研究水平得到很快提高,越来越多的植物精油被人们所认知。植物精油资源是一个富有潜力的生物资源,它可作为重要原料,在香精、香料、医药、保健品、害虫防治、有机合成、饲料和食品等方面广泛应用。尽管对植物精油本身及其应用、开发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相关的工作做得仍不够,植物精油的深入认识和开发方仍然有着广泛的空间。菊叶香藜,别名菊叶刺藜、努玛日,蒙药名乌努日特-诺衣乐,学名-.Chenopodium foetidum Schrad.植物的形态特征为一年生草本,高20 60厘米。全株具腺体及带节疏生腺毛,有强烈气味。茎直立,具绿色色条,有分枝。单叶互生,具柄,长0.5 I厘米;叶片矩圆形,长2 6厘米,宽I. 5 3. 5厘米,边缘羽状浅裂至羽状深裂,先端钝或尖,有时具短尖头,基部楔形,两面被短柔毛和棕黄色腺点(上面无毛或幼嫩时稍有毛,下面有具节的短柔毛并兼有黄色无柄的颗粒状腺体,很少近于无毛),叶柄长2-10毫米。花单生于小枝腋内或末端,组成二歧聚伞花序,再集成塔形的大圆锥花序;花两性,花被直径1-1. 5毫米,5深裂,花被片5,卵状披针形,有狭膜质边缘,被黄色腺点及刺状突起,边缘膜质,果时开展;雄蕊5,花丝扁平,花药近球形,不外露;胞果扁球形,果皮膜质;种子横生,扁球形,直径0. 5 0. 8毫米,有光泽,黑或红褐色,具细网纹理;胚半球形,围绕胚乳。花期7 9月,果期9 10月。菊叶香藜生于林缘草地、沟岸、河沿、人家附近、农田、渠边及路旁。分布于我国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全草入药,
主治,头痛,麻疹不透,金伤,皮肤瘙痒等。纵观中外文献,菊叶香藜挥发油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对该挥发油的抑菌、杀菌以及抗氧化活性也未见报道。鉴于该药良好的药理活性,本发明对其成分以及在抑菌、杀菌和抗氧化性方面的活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制备及其应用,分析菊叶香藜挥发油的成分,提供菊叶香藜挥发油在抑菌、杀菌和抗氧化性方面的活性介绍以及
应用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制备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将采集的新鲜菊叶香藜加到提取罐中,加水直到完全浸湿样品,打开油浴加热,将油浴温度调到100 250摄氏度,反应釜上方加一套冷凝装置,用锥形瓶收集冷却的蒸汽,然后将收集到的蒸汽冷凝液放到分液漏斗中静置待分层,待所分的油层不再增加即不再出油为止,将油层取出收集,然后用干燥剂干燥(如无水硫酸钙),得到淡黄色液体,即菊叶香藜挥发油。
采用CO2超临界萃取获得,将采集的新鲜菊叶香藜,冲洗,切碎,装入萃取器中,控制CO2 流量,压力11 40MPa,温度308 330K,时间I 4h,收集挥发油。所制备的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应用该挥发油作为天然的抑菌、杀菌、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药品。所述的该挥发油抑菌、杀菌是细菌,或是真菌。所述的细菌为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杆菌属、沙门氏属、志贺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属,尤其是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粪肠球菌、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或乳酸链球菌。 所述的真囷为念珠囷属、隐球囷属、青霉素、曲霉属、毛霉属、小抱子囷属、毛癖囷属、表皮癣菌属,尤其是尖孢镰刀菌、黑曲霉、黄色镰刀菌、啤酒酵母菌、烟草赤星病菌、白色念球菌、大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或枯青霉。所述的该挥发油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代替有毒副作用的合成抗氧化剂。有益效果菊叶香藜挥发油的抑菌、杀菌活性
经试验证明,菊叶香藜挥发油,具有广谱杀菌和抑菌作用,菊叶香藜挥发油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杆菌属、沙门氏属、志贺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属;念珠菌属、隐球菌属、青霉素、曲霉属、毛霉属、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等真菌具有一定的杀灭、抑制生长的作用。尤其对常见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粪肠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乳酸链球菌、尖孢镰刀菌、黑曲霉、黄色镰刀菌、啤酒酵母菌、烟草赤星病菌、新生隐球菌、白色念球菌、絮状表皮癣菌、大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枯青霉具有很强的杀灭和抑制生长的作用。因此,菊叶香藜挥发油可应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代替有毒副作用的合成抗菌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I.本发明的菊叶香藜的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采集的新鲜菊叶香藜5kg加到反应釜中,加水直到完全浸湿样品,打开油浴加热, 将油浴温度调到130度左右,反应釜上方加一套冷凝装置,用锥形瓶收集冷却的蒸汽,然后将收集过的蒸汽放到分液漏斗中静置待分层,待不再出油为止,之后将油层取出收集,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淡黄色液体,味香,具有清甜而带着花香,香气浓烈而持久。本工艺是以水蒸气蒸馏为例,还可以是0)2超临界萃取获得采用0)2超临界萃取获得,将采集的新鲜菊叶香藜,冲洗,切碎,装入萃取器中,控制CO2流量,压力11 40MPa,温度308 330K, 时间I 4h,收集挥发油。
2.本发明菊叶香藜的挥发油成分分析。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所得质谱图经计算机质谱数据库检索确定了菊叶香藜挥发油中部分化学成分。气相相色谱条件
(1)气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CP-8 (30米X 0. 25毫米X 0. 25微米)质谱柱,仪器型号VARIAN CP-3800,1079 进样口。 分流进样,进样口温度250度,电子流量控制。程序升温柱起始温度40度,保持I分钟,以升温速率3. 5度/分钟,升温到200度,保持I分钟。载气氦气,流速1毫升/分钟。进样量luL。分流比I :10。(2)质谱条件
质谱型号VARIAN Saturn 2200。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为70eV。离子源温度 200度。接口温度280度。质量扫描范围50-550,单位质量分辨率。
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菊叶香藜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和萜类3大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含氧衍生物如醇、醛、酮、酸、醚、酯、内酯等,鉴定了其中的64个成分,占全部精油的94%以上。其中主要化合物为3-蒈烯(3. 6877%)、双环庚烯[2. 2. I]-庚烷,2,2-二甲基-I-亚甲基(7. 0838%)、D-柠檬烯(7. 2210%)、双环庚烯[2. 2. 1]_庚烷_2酮-I. 3. 3-三甲基(7. 3754%)、^ -榄香烯(3. 9964%)、樟脑烯-I (10. 5999%)、樟脑烯-2 (5. 7631%)、喇叭 11(4. 1679%)、胡萝卜醇(3. 0702%)等。菊叶香藜的挥发油成分检索结果见表I. I。表1. I菊叶香藜精油化学成分检索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将采集的新鲜菊叶香藜加到提取罐中,加水直到完全浸湿样品,打开油浴加热,将油浴温度调到100 250摄氏度,反应釜上方加一套冷凝装置,用锥形瓶收集冷却的蒸汽,然后将收集到的蒸汽冷凝液放到分液漏斗中静置待分层,待所分的油层不再増加即不再出油为止,将油层取出收集,然后用干燥剂干燥,得到淡黄色液体,即菊叶香藜挥发油。
2.一种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CO2超临界萃取获得,将采集的新鲜菊叶香藜,冲洗,切碎,装入萃取器中,控制CO2流量,压カ11 40MPa,温度308 330K,时间I 4h,收集挥发油。
3.—种如权利要求I或2所制备的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挥发油作为天然的抑菌、杀菌、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药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挥发油抑菌、杀菌是细菌,或是真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为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杆菌属、沙门氏属、志贺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属,尤其是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粪肠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或乳酸链球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菌为念珠菌属、隐球菌属、青霉素、曲霉属、毛霉属、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尤其是尖孢铼刀菌、黑曲霉、黄色铼刀菌、啤酒酵母菌、烟草赤星病菌、白色念球菌、大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或枯青霉。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挥发油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代替有毒副作用的合成抗氧化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菊叶香藜挥发油在抑菌/杀菌和抗氧化产品中的应用。菊叶香藜挥发油可通过水蒸气蒸馏或CO2超临界萃取的方法获得,其主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进行了鉴定。菊叶香藜挥发油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杆菌属、沙门氏属、志贺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属等细菌以及念珠菌属、隐球菌属、青霉素、曲霉属、毛霉属、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等真菌具有明显的杀灭或抑制功能。DPPH法证明菊叶香藜挥发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菊叶香藜挥发油可在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用于制备相关的抑菌/杀菌和抗氧化产品。
文档编号C11B9/02GK102618386SQ20121006624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刘超, 吴玲, 廖志新, 逯梦娅, 马柱坤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