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水挂伞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52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水挂伞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吸水挂伞架,包括顶部开口的中空圆筒架以及其下方通过短管连接的底座,圆筒架内边缘固定多个海绵棒,圆筒架上部外周边设有筒圈,其上设有多个挂钩;短管的下部设有排水阀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占用空间小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雨天室内使用,其能够快速清除雨伞表面的残存水,保持室内干燥,且能降低安全隐患。
【专利说明】一种吸水挂伞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吸收雨伞上残留水的挂伞架。
【背景技术】
[0002]雨伞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的优点,而且可折叠的设计占用空间小,因此作为下雨天的必备用具被人们长期使用;但是雨伞使用后表面残存大量的雨水,在进入室内伞收起放置后,无论是挂起还是平放,伞上的残存水都会慢慢流入室内,造成内地面潮湿,有时候湿滑还会造成人员摔倒。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清除雨伞表面残存水的吸水挂伞架。
[0004]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是:包括顶部开口的中空圆筒架以及其下方通过短管连接的底座,圆筒架内边缘固定多个海绵棒,圆筒架上部外周边设有筒圈,其上设有多个挂钩;短管的下部设有排水阀门。
[0005]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的圆筒架下部为倒锥形缩径结构,且小头与短管连接。
[0006]所述的海绵棒为对称分布的三根。
[0007]所述的挂钩为S形。
[0008]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占用空间小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雨天室内使用,其能够快速清除雨伞表面的残存水,保持室内干燥,且能降低安全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中:1、圆筒架,2、海绵棒,3、挂钩,4、底座,5、短管,6、排水阀,7、锥面,8、筒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1]参见图1-2,一种吸水挂伞架,包括顶部开口的中空圆筒架I以及其下方通过短管5连接的底座4 ;其中圆筒架I内边缘对称分布3根海绵棒2,圆筒架I上部外周边设有筒圈8,其上设有多个S形挂钩3,圆筒架I下部为倒锥形缩径结构,即通过锥面7与短管5连接;短管5的下部设有排水阀6。
[0012]具体使用过程如下:进入室内收起雨伞后,将雨伞通过顶部开口插入圆筒架I内,通过内部设置的海绵棒2吸收雨伞表面的残存水(为了加快吸收,可以将雨伞在筒内旋转),然后将雨伞拔出,挂在S形挂钩3上;海绵棒2吸收的水自上而下顺着筒壁流动,最后通过锥面7进入短管5内收集,当其内水积存过多时,可以通过侧面的排水阀6排出。
[0013]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有可能对具体尺寸,或者局部结构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水挂伞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中空圆筒架以及其下方通过短管连接的底座,所述的圆筒架内边缘固定多个海绵棒,所述的圆筒架上部外周边设有筒圈,其上设有多个挂钩;所述短管的下部设有排水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挂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架下部为倒锥形缩径结构,且小头与短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水挂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棒为对称分布的三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水挂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为S形。
【文档编号】A47G25/12GK103859972SQ201210546943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任紫叶 申请人:任紫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