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71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炉,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烧烤、烧煽、铁板烧及火锅煮食等的多功能烧烤炉。
背景技术
烧烤的食物深受人们欢迎。传统的烧烤炉具,一般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上部铁网架子,燃料或木炭槽放置在炉体底部,食物由铁网架子承托直接平放在燃烧的木炭上烧烤。烧烤时食物泌出的油汁及附加在食物上的一些调料等会直接滴落在燃烧的木炭上引起明火和产生很大的油烟而将食物烧黑,并且粘在铁网架上的肉汁会烧成炭黑与食物接触而变成致癌物。另外,现有的烧烤炉具一般都存在用炭量大、仅限于烧烤单一用途以及不便携带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烧烤炉,该多功能烧烤炉烧制的食物可避免与铁网接触,并且受热均匀不会烧黑或烧焦,操作方便和快速。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烧烤炉,该多功能烧烤炉具有对食物进行烧烤、烧煽、铁板烧及火锅煮食等多种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烧烤炉,该多功能烧烤炉可方便收藏和携带。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烧烤炉,包括:主炉,其包括:长方体形状的主炉体,其中具有底框架和在底框架上的前壁、左侧壁、后壁及右侧壁,在前壁和后壁的内表面上,距离前壁顶缘的1/3前壁高度位置和距离后壁顶缘的1/3后壁高度位置各设有水平延伸的支承条,主炉体内部限定了主炉腔;分别通过铰链铰接在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缘处的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分别可在其处于贴靠左侧壁或右侧壁外表面的向下位置和其处于向上竖直位置之间枢转,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的腰边与底边的夹角为35 — 45度,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的内表面靠近其三角形顶部位置各设有向内表面凹进的袋形插口 ;及可拆卸的连接杆装置,其具有双连接杆和固定在两端的插板,连接杆装置两端的插板适于插入袋形插口 ;炭盘,其具有底盘、设在底盘上的多个通气孔和设在底盘上表面上靠近其前后边缘处的两条撑条,炭盘的周边尺寸小于主炉腔的周边尺寸;及多个带柄钢叉,其中包括单柄长钢叉和单柄短钢叉,各具有单个手柄和相连的多根钢叉。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所述多功能烧烤炉构造成,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向上竖直设置,连接杆装置其两端的插板插置在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的袋形插口中而与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连接成一体,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与连接杆装置一起构成似瓦屋顶形状的炉顶部。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炭盘放置在主炉的底框架上,单柄短钢叉以悬空的方式倾斜架设在主炉顶部和/或倾斜插入主炉腔内部。[0009]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下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前壁或后壁的顶缘之间,和/或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前壁或后壁的支承条之间,和/或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底框架之间。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还包括副炉,其放置在主炉的下面,副炉包括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其中具有顶框架、底板、连接顶框架和底板的前壁和后壁及分别通过铰链铰接顶框架的左、右边缘处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副炉体的内部限定了副炉腔,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可在其处于关闭副炉腔的向下关闭位置和其处于打开副炉腔的向上打开或平靠副炉顶框架的位置之间绕枢轴转动。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主炉还包括分别通过铰链铰接在前壁和后壁的顶缘处的前盖板和后盖板,前盖板和后盖板分别可在其处于向下位置和向上向内的位置之间枢转。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所述多功能烧烤炉构造成,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向上竖直设置,连接杆装置其两端的插板插置在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的袋形插口中而与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连接成一体,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与连接杆装置一起构成似瓦屋顶形状的主炉顶部,主炉的前盖板和后盖板与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的腰边接触,将炉顶部的大半部关闭。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炭盘放置在主炉的底框架上,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前壁或后壁的支承条之间,和/或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底框架之间。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还包括副炉,其放置在主炉的下面。副炉包括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其中具有顶框架、底板、连接顶框架和底板的前壁和后壁及分别通过铰链铰接顶框架的左、右边缘处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副炉体的内部限定了副炉腔,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可在其处于关闭副炉腔的向下关闭位置和其处于打开副炉腔的向上打开或平靠副炉顶框架的位置之间绕枢轴转动。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炭盘放置在主炉的底框架上,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前壁或后壁的支承条之间,和/或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底框架之间。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炭盘放置在副炉的底板上,单柄长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副炉的底板之间。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所述多功能烧烤炉构造成,炭盘放置在主炉的底框架上,主炉的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向下设置,主炉的前盖板和后盖板处于接近主炉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缘位置,构成倾斜形状的平顶铁板烧盘。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还包括副炉,副炉包括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其中具有顶框架、底板、连接顶框架和底板的前壁和后壁及分别通过铰链铰接顶框架的左、右边缘处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副炉体的内部限定了副炉腔,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可在其处于关闭副炉腔的向下关闭位置和其处于打开副炉腔的向上打开位置之间绕枢轴转动,炭盘放置在主炉的底框架上,主炉的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向下设置,主炉的前盖板和后盖板处于打开位置,在主炉腔中还设有专用铁板烧盘,放置在主炉的支承条上。[0019]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还包括副炉,副炉包括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其中具有顶框架、底板、连接顶框架和底板的前壁和后壁及分别通过铰链铰接顶框架的左、右边缘处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副炉体的内部限定了副炉腔,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可在其处于关闭副炉腔的向下关闭位置和其处于打开副炉腔的向上打开位置之间绕枢轴转动,炭盘放置在主炉的底框架上,主炉的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向下设置,主炉的前盖板和后盖板处于打开位置,在主炉腔中还设有火锅盆,放置在主炉的支承条上。在上述的多功能烧烤炉中,还包括副炉,副炉包括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其中具有顶框架、底板、连接顶框架和底板的前壁和后壁及分别通过铰链铰接顶框架的左、右边缘处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副炉体的内部限定了副炉腔,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可在其处于关闭副炉腔的向下关闭位置和其处于打开副炉腔的向上打开位置之间绕枢轴转动,副炉腔的周边及高度尺寸稍大于主炉体的周边及高度尺寸,适于将主炉套装在副炉内进行收藏和携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烧烤炉,由于主炉的顶部设有由铰接的左、右三角侧板及可拆卸的连接杆装置构成的似瓦屋顶形状的倾斜的主炉顶部,并可由铰接的前、后盖板盖住炉腔。因此可将叉好待烧烤食物的带柄钢叉倾斜架设在主炉顶部或倾斜插入主炉腔和副炉腔内部以悬空的方式进行烧烤或烧煽,避免与铁网接触。由于将食物架成35 — 45度,使食物受热均匀,可使食物中泌出的肉汁和油汁顺着坡度流向炉边而避免滴在燃烧的木炭中把食物烧黑或烧焦,操作方便和快速。由于采用铰接式结构,烧烤炉可带来对食物进行烧烤、烧煽、铁板烧及火锅煮食等多种功能,并且,可方便收藏和携带。

下面参照附图来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烧烤炉各种实施例的基本构造,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烧烤炉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沿图1、图5、图7、图9中线I1-1I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A —图3F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烧烤炉的各种带柄钢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1中线IV-1V的剖视图,示出烧烤炉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烧烤炉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沿图5中线V1-VI的剖视图,示出烧烤炉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烧烤炉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沿图7中线VII1-VIII的剖视图,示出烧烤炉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烧烤炉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沿图9中线X-X的剖视图,示出烧烤炉的第一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1是与图10中相似的剖视图,示出烧烤炉的第二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烧烤炉其中的部件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组合,为烧烤炉实现烧烤、烧煽、铁板烧及火锅煮食等不同的结构及功能和用途。
以下结合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烧烤炉的几种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其限制。在以下的各实施例中,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标记标示。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烧烤炉的分解透视图,如图1所示,烧烤炉110主要包括主炉2、炭盘4。主炉2具有底框架11,和在底框架11上的前壁12、左侧壁13、后壁14及右侧壁15,构成上、下方开口的长方体形状的主炉体16,主炉体16内部限定了主炉腔17,在前壁12和后壁14的内表面上,距离前壁12顶缘的大致为1/3前壁高度的位置和距离后壁14顶缘的大致为1/3后壁高度的位置分别设有水平延伸的支承条19和20。在左侧壁13和右侧壁15的顶缘处分别通过铰链22铰接有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可在其处于贴靠左侧壁13和右侧壁15外表面的向下位置和其处于向上竖直位置之间枢转,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的腰边与底边的夹角为35 - 45度,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的内表面靠近其三角形顶部位置各设有向内表面凹进的袋形插口 25,其可通过冲压制出。设有可拆卸的连接杆装置26,其具有双连接杆27和固定在其两端的插板28,当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处于向上竖直位置时,连接杆装置26通过将其两端的插板28插入袋形插口 25,可与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连接成一体,如图2所示。炭盘4具有底盘31,在底盘31上设有多个通气孔33,在底盘31上表面上靠近其前后边缘处可设置有两条撑条34。使用时,炭盘4选择性地放置在主炉2的底框架11上和主炉2的支承条19和20上,炭盘4的周边尺寸小于主炉2的主炉腔17的周边尺寸。图3A-图3F示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烧烤炉的各种带柄钢叉的结构形状,包括单柄长钢叉和单柄短钢叉,各具有单个手柄和相连的多根钢叉。带柄钢叉可制成具有不同的钢叉数量和钢叉长度。如图3A-图3D中所示,单柄短双叉41具有手柄42和相连的两根钢叉43 ;单柄短三叉45具有手柄42和相连的三根钢叉46 ;单柄短四叉48具有手柄42和相连的四根钢叉49 ;单柄短八叉51具有手柄42和相连的八根钢叉52。如图3E-图3F中所示,单柄长双叉54具有手柄42和相连的两根钢叉55 ;单柄长四叉57具有手柄42和相连的四根钢叉58。在本实施例中,各钢叉由断面为4x2mm的不锈钢扁材制成,短钢叉长度约为130mm,长钢叉长度约为230mm。钢叉前端部60削尖,钢叉根部可设有止挡61,用于将带柄钢叉倾斜架设在烧烤炉顶部的连接杆27上时防止带柄钢叉滑下,可根据需要而设置。以上图示的仅仅是几种示例,钢叉的形式、数量及长度可根据烧烤炉的结构尺寸及需要而定,本实用新型并不受其限制。图4示出图1所示第一种实施例烧烤炉的装配结构示意图。烧烤炉110可构造成,炭盘4放置在主炉2的底框架11上。主炉2的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向上竖直设置,连接杆装置26其两端的插板28插入袋形插口 25而与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连接成一体,主炉2的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与连接杆装置26共同构成似瓦屋顶形状的主炉顶部。在使用烧烤炉110时,将叉好待烧烤食物66的单柄短钢叉倾斜架设在主炉顶部和/或倾斜插入主炉腔17内部以悬空的方式进行烧烤。如图4中所示,单柄短双钢叉41等以手柄42朝下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27和前壁12的顶缘之间。单柄短三钢叉45等以手柄42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27和主炉2的后壁14的支承条20之间。单柄短四钢叉48等以手柄42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27和主炉2的底框架11之间。以上不同的架设方式可以得到逐渐增大的火热度。在主炉腔17中,一般都是炉中心的温度高,炉边的温度低,本烧烤式炉110由于将食物架成35 - 45度使食物受热均匀,并且食物中流出的肉汁、油顺着坡度流向炉边,避免滴在炭中而引起明火,把食物烧黑。此外,由于不使用铁网架,可避免食物粘上铁网上的烧炭致癌物。另外,由于设有双连接杆27,还可以将叉有已烧熟食物66的单柄短钢叉利用其前端部60从上插在双连接杆27的两杆之间保温待食。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烧烤炉的分解透视图,如图5所示,烧烤炉120包括主炉2、炭盘4及副炉70。在本实施例中,主炉2及炭盘4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中的相同,此处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副炉70具有顶框架71、底板72及连接顶框架71和底板72的前壁73和后壁74,顶框架71的左右边缘处分别通过铰链76铰接有左侧壁77及右侧壁78,构成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形状的副炉体80,副炉体80内部限定了副炉腔81。左侧壁77及右侧壁78可在其处于关闭副炉腔81的向下关闭位置和其处于打开副炉腔81的向上或平靠顶框架71的位置之间绕枢轴转动。副炉腔71的周边及高度尺寸稍大于主炉体16的周边及高度尺寸,适于在不使用烧烤炉时将主炉2收藏在副炉70内部,便于携带。图6示出图5所示第二种实施例烧烤炉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烧烤炉120构造成,主炉2与炭盘4的装配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中的相同,炭盘4放置在主炉2的底框架11上。在使用本烧烤炉120时,可以通过调节副炉70铰接的左侧壁77及右侧壁78的打开程度的大小来控制炉火。也可以将副炉70的左侧壁77及右侧壁78关闭,在主炉2进行烧烤的同时在副炉70的副炉腔51中对生食物(未示)进行预热或对熟食物进行保温。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烧烤炉的分解透视图。烧烤炉130包括主炉2和炭盘4。主炉2及炭盘4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中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主炉2在前壁12和后壁14的顶缘处分别通过铰链90分别铰接有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可在其处于向下位置和其处于向上向内的位置之间枢转。图8示出图7所示第三种实施例烧烤炉的装配结构示意图。烧烤炉130构造成,炭盘4放置在主炉2的底框架11上。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向上竖直设置,连接杆装置26其两端的插板28插入袋形插口 25而与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连接成一体,主炉2的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与连接杆装置26共同构成似瓦屋顶形状的主炉顶部。前盖板31和后盖板32与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的腰边接触,将炉顶部的大半部关闭。在使用本烧烤炉130进行烧煽时,如图8中所示,将叉好待烧烤的食物91的单柄短三钢叉65等以手柄42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27和主炉2的后壁14的支承条20之间。单柄短四钢叉68等以手柄42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27和主炉2的底框架11之间。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烧烤炉的分解透视图。烧烤炉140包括主炉2、炭盘4及副炉70。在本实施例中,主炉2及炭盘4的结构与图7所示第三种实施例中的主炉2及炭盘4的结构相同,副炉70的结构与图5所示第二种实施例中的副炉70的结构相同,此处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图10示出图9所示第四种实施例烧烤炉的第一装配结构示意图。烧烤炉140A处于使用状态时,主炉2设置在副炉70的上面,炭盘4放置在主炉2的底框架11上。主炉2的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向上竖直设置,连接杆装置26其两端的插板28插入袋形插口 25而与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连接成一体,主炉2的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与连接杆装置26共同构成似瓦屋顶形状的主炉顶部。主炉2的前盖板31和后盖板32与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的腰边接触,将炉顶部和主炉腔17的大半部关闭。在使用本烧烤炉100进行烧煽时,如图10中所示,将叉好待烧烤的食物91的单柄短三钢叉45等以手柄42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27和主炉2的后壁14的支承条20之间。单柄短四钢叉48等以手柄42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27和主炉2的底框架11之间。由于炉腔小并可以上盖,热量不会外泄,食物加热更快更均匀,一次可同时烧煽16件食物,只需5 — 7分钟,用炭量少。在使用本烧煽式炉140A时,可以通过调节铰接的左侧壁77及右侧壁78的打开程度的大小来控制炉火。图11示出图9所示第四种实施例烧烤炉的第二装配结构示意图。烧烤炉140B构造成,与图10所示的烧烤炉第一装配结构的情况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处只在于,炭盘4不是放置在主炉2的底框架11上,而是放置在副炉70的底板72上。在使用本烧烤炉140B时,将叉好待烧烤的食物66的单柄长双钢叉54、单柄长八钢叉57等以手柄42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27和副炉70的底板42之间,进行烧煽。由于主炉2和副炉上下两炉叠置使主炉腔17和副炉腔51相通,加大了供烧煽的炉腔的容积,使用长钢叉一般可叉上两件食物91,因此,一次可同时烧煽多至16件食物,用炭量大大减少。同样地,在使用本烧煽式炉140B时,可以通过调节铰接的左侧壁77及右侧壁78的打开程度的大小来控制炉火。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烧烤炉的装配结构示意图,烧烤炉150构造成,主炉2设置在副炉70的上面,炭盘4放置在主炉2的底框架11上。主炉2的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处于向下位置,其中连接杆装置26从左三角侧板23和右三角侧板24卸下,主炉2的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向上向内枢转而处于接近左侧壁13和右侧壁15的顶缘位置,构成烧烤炉150的倾斜形状的平顶部,以便使用前盖板31和后盖板32本身作为铁板烧盘,将食物放置其上进行铁板烧。当然也可将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打开,选择性地使用另外的专用铁板烧盘151 (如图12中虚线所示)放置在主炉2的支承条19和20上,以代替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来对食物进行铁板烧。在使用本铁板烧式炉150时,可以通过调节铰接的左侧壁77及右侧壁78的打开程度的大小来控制炉火。图13示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例烧烤炉的装配结构示意图,烧烤炉160构造成,主炉2设置在副炉70的上面,炭盘4放置在主炉2的底框架11上。与图12所示的第五种实施例的情况相似,将主炉2的前盖板31和后盖板32打开,将火锅盆161放置在主炉2的支承条19和20上,进行煮食。同样地,在使用本火锅式炉160时,可以通过调节铰接的左侧壁77及右侧壁78的打开程度的大小来控制炉火。根据本实用新型,烧烤炉140的主炉2和副炉70可以分开单独使用。对于主炉2,炭盘4放置在其底框架11上,其可进行上述的倾斜烧烤、平放烧烤、铁板烧或火锅等煮食。对于副炉70,可将木炭直接放置在其底板42上,其可进行平放烧烤,在副炉腔51中也可放置另外的专用铁板烧盘或火锅盆,以进行铁板烧或火锅等煮食。这样,主炉2和副炉70可同时分别进行各种煮食。根据本实用新型,烧烤炉140可构造成在处于不使用状态时,可以将炭盘4及带柄钢叉等所有用具放置在主炉腔17内部,盖上主炉2的前、后盖板91、92,然后打开副炉70的左侧壁77或右侧壁78,将主炉2套装在副炉70内,便于收藏和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炉,其包括:长方体形状的主炉体,其中具有底框架和在底框架上的前壁、左侧壁、后壁及右侧壁,在前壁和后壁的内表面上,距离前壁顶缘的1/3前壁高度位置和距离后壁顶缘的1/3后壁高度位置各设有水平延伸的支承条,主炉体内部限定了主炉腔;分别通过铰链铰接在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缘处的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分别可在其处于贴靠左侧壁或右侧壁外表面的向下位置和其处于向上竖直位置之间枢转,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的腰边与底边的夹角为35 - 45度,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的内表面靠近其三角形顶部位置各设有向内表面凹进的袋形插口 ;及可拆卸的连接杆装置,其具有双连接杆和固定在两端的插板,连接杆装置两端的插板适于插入袋形插口 ; 炭盘,其具有底盘、设在底盘上的多个通气孔和设在底盘上表面上靠近其前后边缘处的两条撑条,炭盘的周边尺寸小于主炉腔的周边尺寸 '及 多个带柄钢叉,其中包括单柄长钢叉和单柄短钢叉,各具有单个手柄和相连的多根钢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烧烤炉构造成,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向上竖直设置,连接杆装置其两端的插板插置在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的袋形插口中而与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连接成一体,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与连接杆装置一起构成似瓦屋顶形状的炉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炭盘放置在主炉的底框架上,单柄短钢叉以悬空的方式倾斜架设在主炉顶部和/或倾斜插入主炉腔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下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前壁或后壁的顶缘之间,和/或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前壁或后 壁的支承条之间,和/或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底框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炉,其放置在主炉的下面,副炉包括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其中具有顶框架、底板、连接顶框架和底板的前壁和后壁及分别通过铰链铰接顶框架的左、右边缘处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副炉体的内部限定了副炉腔,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可在其处于关闭副炉腔的向下关闭位置和其处于打开副炉腔的向上打开或平靠副炉顶框架的位置之间绕枢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主炉还包括分别通过铰链铰接在前壁和后壁的顶缘处的前盖板和后盖板,前盖板和后盖板分别可在其处于向下位置和向上向内的位置之间枢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烧烤炉构造成,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向上竖直设置,连接杆装置其两端的插板插置在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的袋形插口中而与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连接成一体,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与连接杆装置一起构成似瓦屋顶形状的主炉顶部,主炉的前盖板和后盖板与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的腰边接触,将炉顶部的大半部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炭盘放置在主炉的底框架上,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前壁或后壁的支承条之间,和/或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底框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炉,其放置在主炉的下面,副炉包括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其中具有顶框架、底板、连接顶框架和底板的前壁和后壁及分别通过铰链铰接顶框架的左、右边缘处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副炉体的内部限定了副炉腔,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可在其处于关闭副炉腔的向下关闭位置和其处于打开副炉腔的向上打开或平靠副炉顶框架的位置之间绕枢轴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炭盘放置在主炉的底框架上,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前壁或后壁的支承条之间,和/或单柄短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主炉的底框架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炭盘放置在副炉的底板上,单柄长钢叉以手柄朝上倾斜地架设在连接杆和副炉的底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烧烤炉构造成,炭盘放置在主炉的底框架上,主炉的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向下设置,主炉的前盖板和后盖板处于接近主炉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缘位置,构成倾斜形状的平顶铁板烧盘。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炉,副炉包括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其中具有顶框架、底板、连接顶框架和底板的前壁和后壁及分别通过铰链铰接顶框架的左、右边缘处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副炉体的内部限定了副炉腔,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可在其处于关闭副炉腔的向下关闭位置和其处于打开副炉腔的向上打开位置之间绕枢轴转动,炭盘放置在主炉的底框架上,主炉的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向下设置,主炉的前盖板和后盖板处于打开位置,在主炉腔中还设有专用铁板烧盘,放置在主炉的支承条上。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炉,副炉包括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其中具有顶框架、底板、连接顶框架和底板的前壁和后壁及分别通过铰链铰接顶框架的左、右边缘处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副炉体的内部限定了副炉腔,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可在其处于关闭副炉腔的向下关闭位置和其处于打开副炉腔的向上打开位置之间绕枢轴转动,炭盘放置在主炉的底框 架上,主炉的左三角侧板和右三角侧板向下设置,主炉的前盖板和后盖板处于打开位置,在主炉腔中还设有火锅盆,放置在主炉的支承条上。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烧烤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炉,副炉包括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其中具有顶框架、底板、连接顶框架和底板的前壁和后壁及分别通过铰链铰接顶框架的左、右边缘处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副炉体的内部限定了副炉腔,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可在其处于关闭副炉腔的向下关闭位置和其处于打开副炉腔的向上打开位置之间绕枢轴转动,副炉腔的周边及高度尺寸稍大于主炉体的周边及高度尺寸,适于将主炉套装在副炉内进行收藏和携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烧烤炉,其包括主炉、放置在主炉下面的副炉及选择性地放置在主炉的底部或副炉的底部的炭盘。主炉的顶部设有由铰接的左、右三角侧板及可拆卸的连接杆装置构成的似瓦屋顶形状的倾斜的主炉顶部,并可由铰接的前、后盖板盖住炉腔。将叉好待烧烤食物的带柄钢叉倾斜架设在主炉顶部或倾斜插入主炉腔和副炉腔内部以悬空的方式进行烧烤或烧焗,避免与铁网接触。由于将食物架成35-45度,使食物受热均匀,可使食物中泌出的肉汁和油汁顺着坡度流向炉边而避免滴在燃烧的木炭中把食物烧黑或烧焦,操作方便和快速。铰接式结构可带来对食物进行烧烤、烧焗、铁板烧及火锅煮食等多种功能。并且,该多功能烧烤炉烧可方便收藏和携带。
文档编号A47J37/06GK202950548SQ20122033831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黄一 申请人:黄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