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磨皮去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皮去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柑、橘、橙外表面磨皮去油通常由采取大量工人进行密集劳动完成,因此具有工作量大、用工数量多、耗时较长、耗费大量成本、出来的产品不具有稳定性、不利于清洁卫生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柑、橘、橙外表面磨皮去油工序自动化的磨皮去油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磨皮去油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壁及底部设有针刺,所述罐体底部中央设有拨盘,所述拨盘上设有翻转拨板,所述拨盘受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优选的,所述针刺呈三角形。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罐体内的物料旋转,无聊在旋转过程中由针刺刺破物料表面,使物料的油水从物料分离出来,达到油水和物料分离的目的。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磨皮去油装置,利用旋转离心原理,将橙和柑的外表面的皮剌破,加水喷冲,将刺破后流出的油水冲出,再集中进行油水分离,最终提取香精;罐体I底面和内壁设有均匀分布的三角形的针刺9,针剌9高2 3_,针刺9通过机械冲制而成,当一批定量物料柑或橘投入罐体I内,关闭上盖2,电机启动,罐体I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罐体I内的物料进行旋转。旋转过程中,物料外表面与罐体I底面和内壁上的三角形针刺9产生摩擦,使得物料外表皮表面在针剌9的作用下破损,磨皮破损的程度取决于旋转速度和时间,掌握程度是每批物料的每个物料表面全部磨破,磨破后的表面油水溢出,同时用水8喷冲,使破损后溢出的油水与物料分离,从而完成橙或柑外表面磨皮去油、油水分离的方法,再经过下工序处理。[0012]该方法的机构具体原理如下当一批定量物料柑或橘投入磨油旋转罐体1,这时开机,安放在机架10上的电机11启动,带动电机皮带轮转动,电机皮带轮通过三角皮带带动磨油机底部皮带轮6、主轴5、轴承4等,将动力传动到磨油罐体I内部的下部拨盘旋转,由于拨盘上设有3 4个物料翻转拨板3,使得物料(球)7在罐体I中产生上下的由里向外的涡状翻动。另外磨油旋转罐体I内侧表面设有很多块三角形针刺9,当物料7在磨油旋转罐体I内侧表面的三角形针剌9的表面滚动摩擦,使得物料7外表皮表面在针刺的作用下破损,磨皮破损的程度取决于旋转速度和时间,掌握程度是每批物料的每个物料表面全部磨破,磨破后的表面油水溢出,同时用水喷冲,使破损后溢出的油水与物料分离,从而完成橙或柑外表面磨皮去油、油水分离的方法,再经过下工序处理。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磨皮去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壁及底部设有针刺,所述罐体底部中央设有拨盘,所述拨盘上设有翻转拨板,所述拨盘受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磨皮去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刺呈三角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皮去油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壁及底部设有针刺,所述罐体底部中央设有拨盘,所述拨盘上设有翻转拨板,所述拨盘受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罐体内的物料旋转,无聊在旋转过程中由针刺剌破物料表面,使物料的油水从物料分离出来,达到油水和物料分离的目的。
文档编号C11B9/00GK202786190SQ20122034753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蒲焕祥 申请人:重庆鹏通食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