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绿泥面膜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058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抹茶绿泥面膜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抹茶绿泥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抹茶绿泥面膜包括按每100重量份计含有:4-6%的甘油基聚甲基丙烯酸酯;4-6%的丙三醇;0.25-0.5%的透明汉生胶;0.5-1.5%的尿囊素;0.5-1%的甘草酸二钾;3-6%的黑海泥;3-5%的beta-葡聚糖;0.1-0.4%的尼泊金甲酯;2-4%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3%的聚二甲基硅氧烷;4-6%的碳十六-十八脂肪醇;1-3%的鲸蜡硬脂基醚-20;1-2%的乳木果油;6-9%的抹茶粉;0.2-0.5%的甘草酸二钾;0.2-0.5%的甘油磷脂;余量为水。
【专利说明】抹茶绿泥面膜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品,特别是一种抹茶绿泥面膜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化妆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妆品从单一的美容、护肤型向天然、高疗效和多功能综合型发展。以生物活性提取物,天然动植物和中草药为代表的化妆品新原料,已成为产品开发的主导方向,以水解蛋白、生物活性细胞和各种中草药萃取液和浸汁制备的化妆品深得消费者的青睐。有研究表明茶多酚能清除机体内过多的有害自由基,能够再生人体内的a _VE、VC、GSH、S0D等高效抗氧化物质,从而保护和修复抗氧化系统,对增强机体免疫、对防癌、防衰老都有显著效果。
[0003]目前,国内外的含茶多酚化妆品中的茶多酚多为茶叶中提取的深绿色粉末,提取时大多采用了酸或碱等剧烈条件,茶多酚的提取制备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导致茶叶中有效成分严重破坏。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抹茶绿泥面膜及其制备工艺。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抹茶绿泥面膜,包括按每100重量份计含有:
[0006]4-6%的甘油基聚甲基丙烯酸酯;
[0007]4-6%的丙三醇;
[0008]0.25-0.5%的透明汉生胶;
[0009]0.5-1.5% 的尿囊素;
[0010]0.5-1%的甘草酸二钾;
[0011]3-6%的黑海泥;
[0012]3-5% 的 beta-葡聚糖;
[0013]0.1-0.4%的尼泊金甲酯;
[0014]2-4%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0015]1-3%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0016]4-6%的碳十六-十八脂肪醇;
[0017]1-3%的鲸蜡硬脂基醚一 20 ;
[0018] 1-2%的乳木果油;
[0019]6-9%的抹茶粉;
[0020]0.2-0.5% 的甘草酸二钾;
[0021]0.2-0.5%的甘油磷脂;
[0022]余量为水。[0023]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所述抹茶绿泥面膜包括按每100重量份计含有:
[0024]4%的甘油基聚甲基丙烯酸酯;
[0025]6%的丙三醇;
[0026]0.25%的透明汉生胶;
[0027]0.5%的尿囊素;
[0028]1%的甘草酸二钾;
[0029]6%的黑海泥;
[0030]4% 的 beta-葡聚糖;
[0031]0.25%的尼泊金甲酯;
[0032]3%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0033]2.5%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0034]5%的碳十六-十八脂肪醇;
[0035]3%的鲸蜡硬脂基醚一 20 ; [0036]2%的乳木果油;
[0037]9%的抹茶粉;
[0038]0.4%的甘草酸二钾;
[0039]0.3%的甘油磷脂;
[0040]余量为水。
[0041]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所述抹茶绿泥面膜包括按每100重量份计含有:
[0042]5%的甘油基聚甲基丙烯酸酯;
[0043]5%的丙三醇;
[0044]0.25%的透明汉生胶;
[0045]1%的尿囊素;
[0046]0.8%的甘草酸二钾;
[0047]5.82%的黑海泥;
[0048]4% 的 beta-葡聚糖;
[0049]0.2%的尼泊金甲酯;
[0050]3%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0051]2%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0052]5%的碳十六-十八脂肪醇;
[0053]2%的鲸蜡硬脂基醚一 20 ;
[0054]1.5%的乳木果油;
[0055]8.1%的抹茶粉;
[0056]0.35%的甘草酸二钾;
[0057]0.4%的甘油磷脂;
[0058]余量为水。
[0059]一种抹茶绿泥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0]I)制备乳液,其包括A相和B相;
[0061]A相:将甘油基聚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透明汉生胶、尿囊素、甘草酸二钾、黑海泥、beta-葡聚糖及尼泊金甲酯加入相锅混合,加热至70°C _85°C溶解后,均匀搅拌5_15分钟;
[0062]B相:将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聚二甲基硅氧烷、碳十六-十八脂肪醇、鲸蜡硬脂基醚一 20及乳木果油加入主锅与水混合,加热至70°C _85°C后,均匀搅拌5-15分钟;
[0063]2)将A相、B相依次加入乳化均质机中中和,并加入抹茶粉、甘草酸二钾及甘油磷月旨,调节乳化均质机的真空度为-0.05 -0.02Mpa,搅拌转速为2000 -2500rpm,均质5-8分钟,刮边转速10-15rpm,搅拌10-15分钟,然后冷却到40_45°C,保温5_8分钟,消泡彻底;
[0064]3)将经过步骤2)后得到的料体通过50-80目过滤器,即得到抹茶绿泥面膜。
[0065]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采用天然、有机的龙井茶制成的抹茶粉与天然矿物泥完美结合,充分利用抹茶的抗氧化、控油、祛痘、收缩毛孔、去黑头等功效,洗后具有深层清洁皮肤、嫩肤美白、抗氧化、有效保湿锁水、平衡油脂分泌、收缩毛孔的功效,并且无刺激,适合各种肌肤人群使用;其中抹茶粉中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咖啡游离氨基酸、叶绿素等元素,具有清凉解毒、镇静肌肤的功效,用抹茶粉作为原料配合其他成分支撑的绿泥面膜,能帮助肌肤排出引起皮肤问题的毒素,以及增加皮肤保湿力和弹性,防止肌肤黑色素沉淀,淡化色斑和痘印,消除暗沉,令肤色均匀、亮白,并具有透明感。
【具体实施方式】
[0066]实施例1:一种抹茶绿泥面膜,包括按每100重量份计含有:4-6%的甘油基聚甲基丙烯酸酯;4_6%的丙三醇;0.25-0.5%的透明汉生胶;0.5-1.5%的尿囊素;0.5-1%的甘草酸二钾;3-6%的黑海泥;3-5%的beta-葡聚糖;0.1-0.4%的尼泊金甲酯;2_4%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_3%的聚二甲基硅氧烷;4-6%的碳十六-十八脂肪醇;1_3%的鲸蜡硬脂基醚一20 ; 1-2%的乳木果油;6-9%的抹茶粉;0.2-0.5%的甘草酸二钾;0.2-0.5%的甘油磷脂;余量为水。
[0067]实施例2:所述抹茶绿泥面膜,包括按每100重量份计含有:4%的甘油基聚甲基丙烯酸酯;6%的丙三醇;0.25%的透明汉生胶;0.5%的尿囊素;1%的甘草酸二钾;6%的黑海泥;4%的beta-葡聚糖;0.25%的尼泊金甲酯;3%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5%的聚二甲基硅氧烷;5%的碳十六-十八脂肪醇;3%的鲸蜡硬脂基醚一 20 ;2%的乳木果油;9%的抹茶粉;
0.4%的甘草酸二钾;0.3%的甘油磷脂;余量为水。
[0068]实施例3:所述抹茶绿泥面膜,包括按每100重量份计含有:5%的甘油基聚甲基丙烯酸酯;5%的丙三醇;0.25%的透明汉生胶;1%的尿囊素;0.8%的甘草酸二钾;5.82%的黑海泥;4%的beta-葡聚糖;0.2%的尼泊金甲酯;3%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的聚二甲基硅氧烷;5%的碳十六-十八脂肪醇;2%的鲸蜡硬脂基醚一 20 ;1.5%的乳木果油;8.1%的抹茶粉;0.35%的甘草酸二钾;0.4%的甘油磷脂;余量为水。上述成份配制比例为最佳配置比例,通过该成份配制比例制得的抹茶绿泥面膜使用效果最佳。
[0069]实施例4:一种抹茶绿泥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0]I)制备乳液,其包括A相和B相;
[0071]A相:将甘油基聚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透明汉生胶、尿囊素、甘草酸二钾、黑海泥、beta-葡聚糖及尼泊金甲酯加入相锅混合,加热至70°C _85°C溶解后,均匀搅拌5_15分钟;
[0072]B相:将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聚二甲基硅氧烷、碳十六-十八脂肪醇、鲸蜡硬脂基醚一 20及乳木果油加入主锅与水混合,加热至70°C _85°C后,均匀搅拌5-15分钟;
[0073]2)将A相、B相依次加入乳化均质机中中和,并加入抹茶粉、甘草酸二钾及甘油磷月旨,调节乳化均质机的真空度为-0.05 -0.02Mpa,搅拌转速为2000 -2500rpm,均质5-8分钟,刮边转速10-15rpm,搅拌10-15分钟,然后冷却到40_45°C,保温5_8分钟,消泡彻底;
[0074]3)将经过步骤2)后得到的料体通过50-80目过滤器,即得到抹茶绿泥面膜。
[0075]上述抹茶粉优选采用龙井茶经低温粉碎技术制作成,该技术能尽可能保留龙井茶的精华;而抹茶粉中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咖啡游离氨基酸、叶绿素等元素,具有清凉解毒、镇静肌肤的功效,用抹茶粉作为原料配合其他成分支撑的绿泥面膜,能帮助肌肤排出引起皮肤问题的毒素,以及增加皮肤保湿力和弹性,防止肌肤黑色素沉淀,淡化色斑和痘印,消除暗沉,令肤色均匀、亮白, 并具有透明感。
【权利要求】
1.一种抹茶绿泥面膜,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包括按每100重量份计含有: 4-6%的甘油基聚甲基丙烯酸酯; 4-6%的丙三醇; 0.25-0.5%的透明汉生胶; 0.5-1.5%的尿囊素; 0.5-1%的甘草酸二钾; 3-6%的黑海泥; 3-5%的beta-葡聚糖; 0.1-0.4%的尼泊金甲酯; 2-4%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3%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4-6%的碳十六-十八脂肪醇; 1-3%的鲸蜡硬脂基醚一 20 ; 1-2%的乳木果油; 6-9%的抹茶粉; 0.2-0.5%的甘草酸二钾; 0.2-0.5%的甘油磷脂; 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茶绿泥面膜,其特征是在于组合物包括按每100重量份计含有: 4%的甘油基聚甲基丙烯酸酯; 6%的丙三醇; 0.25%的透明汉生胶; 0.5%的尿囊素; 1%的甘草酸二钾; 6%的黑海泥; 4%的beta-葡聚糖; 0.25%的尼泊金甲酯; 3%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2.5%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5%的碳十六-十八脂肪醇; 3%的鲸蜡硬脂基醚一 20 ; 2%的乳木果油; 9%的抹茶粉; 0.4%的甘草酸二钾; 0.3%的甘油磷脂; 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茶绿泥面膜,其特征是在于组合物包括按每100重量份计含有:. 5%的甘油基聚甲基丙烯酸酯; . 5%的丙三醇; . 0.25%的透明汉生胶; . 1%的尿囊素; . 0.8%的甘草酸二钾; . 5.82%的黑海泥; . 4%的beta-葡聚糖; . 0.2%的尼泊金甲酯; . 3%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 2%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 5%的碳十六-十八脂肪醇;. 2%的鲸蜡硬脂基醚一 20 ;. 1.5%的乳木果油; . 8.1%的抹茶粉;. . 0.35%的甘草酸二钾; . 0.4%的甘油磷脂; 余量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茶绿泥面膜,其特征是:所述抹茶粉由龙井茶经低温粉碎技术制作成。
5.一种抹茶绿泥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乳液,其包括A相和B相; A相:将甘油基聚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透明汉生胶、尿囊素、甘草酸二钾、黑海泥、beta-葡聚糖及尼泊金甲酯加入相锅混合,加热至70°C _85°C溶解后,均匀搅拌5_15分钟;B相:将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聚二甲基硅氧烷、碳十六-十八脂肪醇、鲸蜡硬脂基醚一.20及乳木果油加入主锅与水混合,加热至70°C _85°C后,均匀搅拌5-15分钟; 2)将A相、B相依次加入乳化均质机中中和,并加入抹茶粉、甘草酸二钾及甘油磷脂,调节乳化均质机的真空度为-0.05 -0.02Mpa,搅拌转速为2000 -2500rpm,均质5-8分钟,刮边转速10-15rpm,搅拌10-15分钟,然后冷却到40_45°C,保温5_8分钟,消泡彻底; 3)将经过步骤2)后得到的料体通过50-80目过滤器,即得到抹茶绿泥面膜。
【文档编号】A61Q19/00GK104000750SQ201310056121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1日
【发明者】杨永毅 申请人:杭州黛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