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油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3160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墩油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墩油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代法”生产香油设备运行效率低、水代取油产出率低的问题。该墩油机包括支架、上传动轴、下传动轴、墩油锅、搅油体、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其中,上传动轴、下传动轴平行设置在支架上并由减速电机驱动旋转,墩油锅的个数至少为一个,其与下传动轴之间设有离合器,搅油体可拆卸安装在支架上并伸入墩油锅内,第一连杆机构由上传动轴驱动,第一连杆机构的下端挂置有上下移动的墩壶,第二连杆机构由上传动轴驱动,第二连杆机构的下端挂置在墩油锅的外缘。该墩油机通过上下震荡晃油大大提高了出油速度,提高了产出率,同时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香油的生产适合大规模推广。
【专利说明】墩油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香油制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墩油机。

【背景技术】
[0002]小磨香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佳的调味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小磨香油是通过小石磨(直径500mm—1000mm)低温磨制,而且石磨磨制的整个过程只有65摄氏度左右,在这一温度下,香油中的主要芳香物质及功能性营养成分几乎不受任何损失。这些经过磨制流程研磨出来的物质叫做酱胚,要提炼香油的话必须在酱胚中倒入一定比例的优质饮用水,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对水和油的亲和力不同,另外加上油水密度差,在经过反复物理搅拌后,不断地将油和亲水性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分开,将油置换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水代法”小磨香油。
[0003]一般来说,“水代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搅油、墩油。其中,搅油即是将酱胚与一定比例的优质饮用水混合,然后利用搅棍借助搅拌器将酱胚与水不断搅拌直至搅匀,慢慢的出现油与胚分离;墩油即是利用墩油壶不断地对墩油锅中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墩压,加快油料中非油成分与水的结合,促进香油快速分离;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对水和油的亲和力不同,油水比重不同,不断地将油从混合物中全部置换出来,实现取油的过程。
[0004]现有技术中,利用“水代法”生产香油的设备多种多样,但大都较为老旧,生产效率较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在现代社会愈加不能满足人们对小磨香油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出一种墩油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代法”生产香油设备效率低的问题。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墩油机,包括
[0007]支架;
[0008]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上传动轴、下传动轴,所述上传动轴、所述下传动轴由减速电机驱动旋转;
[0009]墩油锅,其个数至少为一个,其与所述下传动轴之间设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结合时,所述墩油锅由所述下传动轴驱动转动;
[0010]搅油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伸入所述墩油锅内,用于对所述墩油锅内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搅动;
[0011]第一连杆机构,由所述上传动轴驱动,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下端挂置有上下移动的墩壶,用于对所述墩油锅内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墩压;
[0012]第二连杆机构,由所述上传动轴驱动,所述第二连杆机构的下端挂置在所述墩油锅的外缘,用于上下晃动所述墩油锅。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墩油锅的底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
[0014]所述墩油锅的下方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其中一个锥齿轮的中心位置处竖直固定有伸入所述凹陷部的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高度大于所述凹陷部的深度;
[0015]所述限位轴上固定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的末端连接在靠近所述墩油锅的外边缘底面处。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包括
[0017]驱动轮,固定于所述上传动轴并由其驱动旋转;
[0018]铰接轴,其上端铰接于所述驱动轮的偏心处;
[0019]连杆,其上端铰接于所述铰接轴的下端,所述连杆穿过一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滑套内,由所述铰接轴带动上下往复运动;
[0020]所述墩壶的个数为两个并挂置于所述连杆的下端。
[002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
[0022]轴承,套装于所述上传动轴上,所述轴承的内套与所述上传动轴之间固定;
[0023]晃动杆,其上端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外套上,下端挂置在所述墩油锅的外缘,所述限位轴的外径小于所述凹陷部的内径。
[002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油体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多根耙齿,所述耙齿的下端与所述墩油锅的形状相适配。
[002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墩油锅的个数为两个并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的墩油锅均设有对应的离合器,两个所述的离合器之间通过联动杆连接。
[002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墩油机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完成“水代法”的三步工艺,极大提高生产香油的效率,此墩油机的简易操作过程是:
[0027]第一步,将搅油体安装在支架上并伸入到墩油锅内,启动减速电机,将墩油锅与下传动轴之间的离合器结合,使减速电机带动墩油锅转动,这样,搅油体即可对墩油锅内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搅动,此过程即为“搅油”。
[0028]第二步,将搅油体拆下,在第一连杆机构的下端挂置上墩壶,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作用下,第一连杆机构会带动墩壶上下往复运动,对墩油锅内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墩压,此过程即为“墩油”。
[0029]第三步,将墩壶拆下,将墩油锅与下传动轴之间的离合器分离,这样,墩油锅不再转动,同时将第二连杆机构的下端挂置在墩油锅的外缘处,通过第二连杆机构带动墩油锅晃动,此过程即为“晃油”。利用这一机构,实现上下震荡晃油过程,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可以大大提高取油的速度,出油速度可由原来5.5小时缩短至4.5小时,效率提高18%,同时香油的产出率可提高0.5%。
[0030]这三个过程(即搅油、墩油、晃油)的持续时间以及各个过程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人为进行控制,工作人员只需在每个步骤开始前将所需部件整理好即可,墩油机工作过程中无需再进行干涉,极大地提高了香油生产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香油的生产适合大规模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搅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墩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晃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该实施例中搅油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7]图6为图3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0038]图中:1_支架;21_减速电机;22_下传动轴;23_离合器;24_上传动轴;25_联动杆;3_墩油锅;4_搅油体;41_固定座;42_耙齿;51_驱动轮;52_铰接轴;53_滑套;54_连杆;55_墩壶;61_轴承;611-外套;612-内套;62_晃动杆;71_凹陷部;72_第一锥齿轮;73-第二锥齿轮;74_限位轴;75_拨动杆;8_支撑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0]实施例:
[004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分别为该墩油机一种实施例处于搅油、墩油、晃油三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就该墩油机的结构以及三种工作状态的过程做详细说明。
[0042]该墩油机首先包括一个基础的支架I (图中并未完全画出该支架1),用于安装或固定其他的部件。在支架I上通过支撑轴承8安装有两根平行设置并上下布置的传动轴,分别为上传动轴24和下传动轴22,这两根传动轴由减速电机21通过链传动或皮带传动驱动旋转。该实施例中,上传动轴24和下传动轴22是同步转动的,当然,上传动轴24和下传动轴22也可不同步转动,例如在搅油过程中,传动链或传动皮带只套设在下传动轴22上,而没有套设在上传动轴24上,这样,只有下传动轴22转动,而上传动轴24不转动,这是因为搅油过程中上传动轴24并不起实质性作用。
[0043]在支架I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墩油锅3,该实施例中示出的是两个,可以提高香油生产的效率,这两个墩油锅3对称设置在支架I上并由下传动轴22驱动转动,在支架I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搅油体4,该搅油体4伸入墩油锅3中,这样,墩油锅3转动时,相对来说,搅油体4即可对墩油锅3内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搅动。下面就墩油锅3的驱动方式和搅油体4的结构做说明:
[0044]如图1和图5所示,在墩油锅3的下方设置有一对相啮合的锥齿轮,分别为第一锥齿轮72和第二锥齿轮73,其中,第一锥齿轮72与下传动轴22之间设有离合器23,在第二锥齿轮73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一根竖直设置的限位轴74。另外,墩油锅3的底部还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71,限位轴74伸入到凹陷部71内,而且限位轴74的高度要大于凹陷部71的深度,这样就相当于限位轴74将墩油锅3顶起,同时给墩油锅3提供了一个旋转中心。在限位轴74上还固定有一根拨动杆75,该拨动杆75的末端连接在靠近墩油锅3的外边缘底面处。也就是:当离合器23结合时,下传动轴22即可驱动第一锥齿轮72转动,第一锥齿轮72驱动第二锥齿轮73、限位轴74同时转动,进而由固定在限位轴74上的拨动杆75拨动墩油锅3以限位轴74为中心转动,在搅油体4的相对作用下进行搅油过程。另外,由于墩油锅3的个数为两个,相对应的离合器23的个数也为两个,为了方便操作,这两个离合器23之间可通过联动杆25连接起来。
[0045]如图1和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的搅油体4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其包括一个固定座41和多根固定在固定座41下面的耙齿42,而且耙齿42的下端呈弧形,整体形状与墩油锅3的形状相适配,当将该形状的搅油体4插入到墩油锅3内后,在墩油锅3的转动作用下,耙齿42能够对墩油锅3内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充分的搅拌,实现油胚分离。
[0046]如图2所示,为该实施例处于墩油工作的状态示意图,此时,搅油体4已从支架I上拆卸下来,而墩油锅3仍处于转动状态。在上传动轴24上设有第一连杆机构,此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杆机构实际为曲柄连杆机构,其包括驱动轮51、铰接轴52和连杆54,驱动轮51直接由上传动轴24驱动旋转,铰接轴52的上端铰接在驱动轮51的偏心处,连杆54的上端铰接在铰接轴52的下端,在连杆54的下端挂置有墩壶55,图中示出的墩壶55的个数为两个并对称挂置在连杆54的下端,这样能够增加墩壶55与油水混合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墩油的效率。为了保证墩壶55始终进行直上直下的往复运动,在支架I上还固定有一个滑套53,连杆54穿过该滑套53。当然,另外一个墩油锅3处的结构是与其完全对称的。
[0047]墩油工作进行时,墩油锅3 —直在下传动轴22的驱动作用下不断转动,同时墩壶55在上传动轴24及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下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墩油工作。
[0048]如图3所示,为该实施例处于晃油工作的状态示意图,此时,墩壶55已从连杆54的下端拆卸下来,而且离合器23也已经分离,也就是说墩油锅3此时已停止转动。在上传动轴24上设置有由其驱动的第二连杆机构,该第二连杆机构的下端挂置在墩油锅3的外缘,在上传动轴24的驱动下上下晃动墩油锅3。第二连杆机构实质上也为曲柄连杆机构,该实施例中此处采用的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结构,即轴承61和晃动杆62的结合。如图6所示,轴承61直接套在上传动轴24上,其内套612与上传动轴24之间直接固定,而晃动杆6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轴承61的外套611上,晃动杆62的下端挂置在墩油锅3的外缘上。这样,当上传动轴24转动时,轴承61即会进行偏心转动,外套611即牵动晃动杆62上下移动。
[0049]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为了实现墩油锅3的上下震荡晃油,凹陷部71的内径还必须大于限位轴74的外径,这样能够在搅油、墩油时不影响墩油锅3的旋转,还能在晃油时为墩油锅3的上下晃动腾出空间,即如图5中所示。
[0050]下面就该墩油机的工作过程再做简单说明:
[0051]1、将两个离合器23结合,在支架I上挂置上搅油体4,启动减速电机21,即可进行搅油工作;
[0052]2、工作人员根据墩油锅3内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情况,判断搅油工作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减速电机21,将搅油体4拆卸下来,安装上第一连杆机构、墩壶55,再次启动减速电机21,即可进行墩油工作;
[0053]3、工作人员根据墩油锅3内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情况,判断墩油工作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减速电机21,将墩壶55拆卸下来,同时将两个离合器23分离,将晃动杆62的下端挂置在墩油锅3的外缘上,即可进行晃油工作。
[0054]4、工作人员根据墩油锅3内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情况,判断晃油工作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减速电机21,利用工具将漂浮在液面表面的油撇出来进入下一步加工步骤。
[0055]因此,工作人员只需在每个步骤开始前将所需部件整理好即可,墩油机工作过程中无需再进行干涉,极大地提高了香油生产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香油的生产适合大规模推广。
[00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墩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上传动轴、下传动轴,所述上传动轴、所述下传动轴由减速电机驱动旋转; 墩油锅,其个数至少为一个,其与所述下传动轴之间设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结合时,所述墩油锅由所述下传动轴驱动转动; 搅油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伸入所述墩油锅内,用于对所述墩油锅内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搅动; 第一连杆机构,由所述上传动轴驱动,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下端挂置有上下移动的墩壶,用于对所述墩油锅内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墩压; 第二连杆机构,由所述上传动轴驱动,所述第二连杆机构的下端挂置在所述墩油锅的外缘,用于上下晃动所述墩油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油锅的底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 所述墩油锅的下方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其中一个锥齿轮的中心位置处竖直固定有伸入所述凹陷部的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高度大于所述凹陷部的深度; 所述限位轴上固定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的末端连接在靠近所述墩油锅的外边缘底面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包括 驱动轮,固定于所述上传动轴并由其驱动旋转; 铰接轴,其上端铰接于所述驱动轮的偏心处; 连杆,其上端铰接于所述铰接轴的下端,所述连杆穿过一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滑套内,由所述铰接轴带动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墩壶的个数为两个并挂置于所述连杆的下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墩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 轴承,套装于所述上传动轴上,所述轴承的内套与所述上传动轴之间固定; 晃动杆,其上端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外套上,下端挂置在所述墩油锅的外缘,所述限位轴的外径小于所述凹陷部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油体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多根耙齿,所述耙齿的下端与所述墩油锅的形状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油锅的个数为两个并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的墩油锅均设有对应的离合器,两个所述的离合器之间通过联动杆连接。
【文档编号】C11B1/00GK104419514SQ201310383391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崔瑞福, 杨忠欣, 赵红云, 李强, 杨秋红 申请人: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