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流水茶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68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流水茶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壶,尤其涉及一种防流水茶壶。
背景技术
使用目前的茶壶倒水时,需要将壶体倾斜,有时由于壶体倾斜角度太大,壶体内的水会从壶体的开口处向外流出,污染桌面,也浪费了茶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防流水茶壶。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种防流水茶壶,包括底座,底座上面设有集水仓,集水仓带有向上的开口,集水仓的开口处扣接有壶体,壶体带有向上的开口,壶体的开口处设有壶盖,壶体内密闭连接有滤茶网,滤茶网水平设置,其特征在于,集水仓底部密闭连通有壶嘴,壶盖中间开有穿孔,壶体的底壁开有出水口,穿孔与出水口内共同穿有按压杆,按压杆上端从穿孔穿出,按压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堵孔塞,堵孔塞位于出水口下方,按压杆还从滤茶网中间穿过,按压杆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位于滤茶网上方,挡板与滤茶网之间的按压杆上套装有弹簧。堵孔塞为圆台形状。本实用新型将茶壶的出水口开设在底壁上,使用时只需要向下按压按压杆即可,不需要将壶体倾斜,因此也不会有茶水从壶体的开口处流出,所以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穿孔;2、壶盖;3、按压杆;4、挡板;5、弹簧;6、壶体;7、滤茶网;8、出水口 ;9、集水仓;10、堵孔塞;11、底座;12、壶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防流水茶壶,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面设有集水仓9,集水仓9带有向上的开口,集水仓9的开口处扣接有壶体6,壶体6带有向上的开口,壶体6的开口处设有壶盖2,壶体6内密闭连接有滤茶网7,滤茶网7水平设置,集水仓9底部密闭连通有壶嘴12,壶盖2中间开有穿孔1,壶体6的底壁开有出水口 8,穿孔I与出水口 8内共同穿有按压杆3,按压杆3上端从穿孔I穿出,按压杆3下端固定连接有堵孔塞10,堵孔塞10位于出水口 8下方,按压杆3还从滤茶网7中间穿过,按压杆3上固定连接有挡板4,挡板4位于滤茶网7上方,挡板4与滤茶网7之间的按压杆3上套装有弹簧5。堵孔塞10为圆台形状。
权利要求1.一种防流水茶壶,包括底座(11 ),底座(11)上面设有集水仓(9 ),集水仓(9 )带有向上的开口,集水仓(9)的开口处扣接有壶体(6),壶体(6)带有向上的开口,壶体(6)的开口处设有壶盖(2),壶体(6)内密闭连接有滤茶网(7),滤茶网(7)水平设置,其特征在于,集水仓(9)底部密闭连通有壶嘴(12),壶盖(2)中间开有穿孔(1),壶体(6)的底壁开有出水口(8),穿孔(I)与出水口(8)内共同穿有按压杆(3),按压杆(3)上端从穿孔(I)穿出,按压杆(3 )下端固定连接有堵孔塞(10 ),堵孔塞(10 )位于出水口( 8 )下方,按压杆(3 )还从滤茶网(7)中间穿过,按压杆(3)上固定连接有挡板(4),挡板(4)位于滤茶网(7)上方,挡板(4)与滤茶网(7)之间的按压杆(3)上套装有弹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防流水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孔塞(10)为圆台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防流水茶壶,包括底座,底座上面设有集水仓,集水仓带有向上的开口,集水仓的开口处扣接有壶体,壶体带有向上的开口,壶体的开口处设有壶盖,壶体内密闭连接有滤茶网,滤茶网水平设置,集水仓底部密闭连通有壶嘴,壶盖中间开有穿孔,壶体的底壁开有出水口,穿孔与出水口内共同穿有按压杆,按压杆上端从穿孔穿出,按压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堵孔塞,堵孔塞位于出水口下方,按压杆还从滤茶网中间穿过,按压杆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位于滤茶网上方,挡板与滤茶网之间的按压杆上套装有弹簧。堵孔塞为圆台形状。本实用新型将茶壶的出水口开设在底壁上,使用时只需要向下按压按压杆即可,不需要将壶体倾斜,因此也不会有茶水从壶体的开口处流出。
文档编号A47G19/14GK203137852SQ20132010641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8日
发明者张渊源 申请人:张渊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