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45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管,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很容易将饮料瓶或者饮料袋内的饮料吸到嘴里面的吸管,包括吸管本体,所述的吸管本体包括内吸管和外吸管,所述的外吸管套装在内吸管外部,所述的内吸管的两端设置有能够卡在外吸管两端的凸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装了外吸管,内吸管的直径小于外吸管的直径,因此内吸管和外吸管之间留有很大的空隙,当人在吸食液体的之后,空气通过内吸管和外吸管之间的空隙进入到瓶子或者袋子里面,从而能够很容易的将瓶子或者袋子里面的液体吸进嘴里面,结构简单,效果明显。
【专利说明】一种吸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吸管,具体涉及ー种能够很容易将饮料瓶或者饮料袋内的饮料吸到嘴里面的吸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一般喝饮料用的吸管都是采用可以折弯的带有伸縮段的吸管,这种吸管在吸食饮料的时候,尤其是对于袋装饮料或者插入口比较小的饮料包装袋,在吸食饮料的时候,由于吸管与插入口紧密接触,因此进入到包装袋里面的空气比较少,因此产生的压カ也比较小,当人用嘴将吸管内的空气吸出来时候,包装袋里面的饮料由于压カ比较小,则非常不容易进入到嘴里面,非常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很容易将饮料瓶或者饮料袋中饮料吸入到嘴里面的吸管。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ー种吸管,包括吸管本体,所述的吸管本体包括内吸管和外吸管,所述的外吸管套装在内吸管外部,所述的内吸管的两端设置有能够卡在外吸管两端的凸缘,凸缘采用弧形的结构,凸缘的直径大于外吸管的直径,并且吸管一般采用的都是塑料材质的,因此内吸管上的凸缘也方便内吸管从外吸管里面抽出来,便于更换。
[0006]所述的内吸管上设置有伸缩段,该伸缩段在拉伸的状态下能够弯曲。
[0007]所述的外吸管上套装有一能够卡装在饮料瓶ロ的卡套。
[0008]所述的卡套外表面设置有与饮料瓶ロ螺纹对应的螺纹。
[0009]所述的外吸管端部套装有端盖。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装了外吸管,内吸管的直径小于外吸管的直径,因此内吸管和外吸管之间留有很大的空隙,当人在吸食液体的之后,空气通过内吸管和外吸管之间的空隙进入到瓶子或者袋子里面,从而能够很容易的将瓶子或者袋子里面的液体吸进嘴里面,结构简单,效果明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内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2、3、4所示,ー种吸管,包括吸管本体I,所述的吸管本体I包括内吸管2和外吸管3,所述的外吸管3套装在内吸管2外部,所述的内吸2管的两端设置有能够卡在外吸管3两端的凸缘4,凸缘4采用弧形的结构,凸缘4的直径大于外吸管3的直径,并且吸管一般采用的都是塑料材质的,因此内吸管上的凸缘4也方便内吸管2从外吸管3里面抽出来,便于更换。
[0016]所述的内吸管2上设置有伸縮段,该伸缩段在拉伸的状态下能够弯曲,对于瓶子比较深,或者剰余的饮料在瓶底比较深,就可以先将伸縮段拉开,然后直接伸入到瓶底,就可以吸食到瓶底的饮料。
[0017]所述的外吸管3上套装有一能够卡装在饮料瓶ロ的卡套5,该卡套5的作用主要是当需要吸食瓶子里面的饮料时候,先将外吸管3固定,然后通过外吸管3再将内吸管固定,方便吸食瓶子或者袋子里面的饮料。另外所述的卡套外表面设置有与饮料瓶ロ螺纹对应的螺纹,卡套由于采用了外部螺纹的结构,一方面能够很牢固的和瓶子进行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卡套5采用的也是塑料材料,因此螺纹对于瓶子里面的饮料具有密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保证饮料食用期限。
[0018]所述的外吸管3端部套装有端盖6,端盖的作用能够防止里面的饮料与外界相通,从而保证瓶子里面的液体不容易变质。
【权利要求】
1.ー种吸管,包括吸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管本体包括内吸管和外吸管,所述的外吸管套装在内吸管外部,所述的内吸管的两端设置有能够卡在外吸管两端的凸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吸管上设置有伸縮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吸管上套装有一能够卡装在饮料瓶ロ的卡套。
4.根据权利要去3所述的ー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套外表面设置有与饮料瓶ロ螺纹对应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吸管端部套装有端盖。
【文档编号】A47G21/18GK203447018SQ201320556015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日
【发明者】敬国保 申请人:新郑隆基生物科技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