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661阅读:1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由微针阵列和基底组成:透明质酸或其盐75%~98.7%,超支化聚合物0.8%~24.5%,功能活性成分0.5%~24.2%。超支化聚合物为末端含有活性氨基或者羟基、溶于水的可生物降解的超支化聚合物。末端含羟基或氨基的超支化聚合物的加入,使得透明质酸水溶液粘度明显下降,并且流动性增加,利于流延成膜和注入模具的微孔;超支化聚合物的加入量很少时即可达到明显效果,并且选择的超支化聚合物为生物可降解的,因此制备的透明质酸微针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同时本发明在注模时采用加压注模,也可以保证透明质酸溶液顺利注入模具的微孔中。
【专利说明】一种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
[0002]【背景技术】
抗衰老是女人一生的事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会不可避免地变得松弛,出现干纹、鱼尾纹、法令纹等。由于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一般的抗皱类护肤品有效成分很难吸收进入表皮基底层和真皮部位,发挥抗皱疗效。近年来微针美容正逐渐盛行,是现在一种很时尚的美容方法。
[0003]微针可以刺穿皮肤,在角质层形成微通道,美容活性成分沿微通道到达表皮的深层,扩散入真皮。由于皮肤的弹性及微针自身微小的尺寸,微针进入皮肤的深度通常不会达到真皮层,亦不会形成明显的疼痛感,是一种无痛促渗技术。
[0004]近年来流行的微针美容多是采用生物不可降解的实心微针,例如微针滚轮、微针美塑,纳米微针等。这类微针是硅或金属材质,存在种种缺点:由于微针很细小,一旦在皮肤内折断,处理起来很麻烦;医疗机构微针滚轮如果共用,工具就有机会残留他人血液,易导致艾滋病、肝炎等得传播;金属材质造成有很明显的疼感;频繁使用会造成毛孔增大、色素沉着;皮肤自愈闭合功能限制功效成分的吸收。
[0005]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致力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微针的研究,透明质酸微针就是其中一种。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制备微针,当其刺入人体皮肤后透明质酸在体液作用下溶解滞留于皮肤内,不仅可以起到美容作用,而且由于透明质酸是人体内源性物质,不会引起炎性反应。
[0006]但是由于透明质酸是线性大分子,在水中溶解较低浓度的透明质酸时,水溶液粘度就急剧增加,并且是随透明质酸分子量增加而增大的。例如,分子量1500K Da的透明质酸,水中溶解5%时,溶液几乎成半固体状态。因此,透明质酸的这种性质不利于微注模法生产微针贴片。虽然分子量较低的透明质酸水溶液在较高浓度时(例如10%),粘度比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低,但是分子量太低的透明质酸制备的微针阵列,针体机械强度不足以刺入皮肤。
[0007]专利CN101687090B中提到透明质酸微针,但是该专利制备的微针除含有透明质酸外,还包含50%~70%的胶原蛋白。有文献报道,含有胶原蛋白的微针贴片刺入皮肤后,会引起炎症反应。并且考虑到针体机械强度的问题,该专利中优选的分子量40万以上的透明质酸。虽然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分子量> 1,000Κ Da)形成的微针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但是分子量越大,形成的水溶液越黏稠,不利于流延成膜或注入微针模具的微孔中,因此限制了微针体系的制备。
[0008]专利CN102178616B 中也提到一种透明质酸微针贴膜的制备。同样的该专利制备的透明质酸微针贴膜也加入了胶原蛋白。同时该专利采用注模法生产透明质酸微针贴膜,但是该专利中提到的微针制备方法在微铸模时可能存在一定欠缺:由于透明质酸溶液具有很高的粘稠度,而制备微针的微模具孔径很小,普通的流延法很难使粘度极高的透明质酸水溶液注入模具的微孔内。另外,透明质酸水溶液浓度不宜过大,这就导致在干燥成形时,水分蒸发后,微孔内剩余的透明质酸量很少,产生大量空隙,使得制备的微针达不到规定的尺寸和形态。
[0009]综上所述,透明质酸在制备微针时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分子量较小的透明质酸可以获得较高浓度的水溶液,但是制备的微针机械强度不足,不利于刺入皮肤;第二,分子量高的透明质酸,制备的微针机械强度好,但是在浓度为5%时粘度就已经很大,不利于微针的制备和成形。
[0010]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在制备透明质酸微针中存在的使用分子量较小的透明质酸制备的微针机械强度不足、不利于刺入皮肤,使用分子量高的透明质酸不利于微针的制备和成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增强分子量较小透明质酸制备的微针的机械强度、利于刺入皮肤,利于分子量高的透明质酸微针成形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
[0011]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一种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由微针阵列和基底组成,微针阵列与基底的原料重量百分含量均如下:
透明质酸或其盐75%~98.7%,超支化聚合物0.8%~24.5%,功能活性成分0.5%~24.2% ;
所述超支化聚合物为末端含有活性氨基或者羟基、溶于水的可生物降解的超支化聚合物。
[0012]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优选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为超支化聚砜胺、超
支化聚酯。
[0013]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优选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IOkDa~500kDao
[0014]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优选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 kDa~20 kDa。
[0015]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优选超支化聚合物与透明质酸或其盐的重量比为 0.1-3:10。
[0016]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优选所述功能活性成分为Y-氨基丁酸、酵母β -葡聚糖、Vc糖苷类、Vc乙基醚或/和熊果苷。
[0017]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Α、将超支化聚合物溶于注射用水中,加入透明质酸或其盐搅拌均匀,加入功能活性成分,搅拌均匀,脱气泡得注模液;
B、将注模液注入微针模具中,除水干燥;
C、干燥完全后,剥离模具,即得基底上立有微针阵列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
[0018]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微针阵列长度为100 μm-1000 μ m0
[0019]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将注模液注入微针模具中时,是在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以使注模液可以顺利注入微针模具中。
[0020]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超支化聚合物与注射用水的重量比为0.1-3:50。
[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末端含羟基或氨基的超支化聚合物的加入,使得透明质酸水溶液粘度明显下降,并且流动性增加,利于流延成膜和注入模具的微孔;超支化聚合物的加入量很少时即可达到明显效果,并且选择的超支化聚合物为生物可降解的,因此制备的透明质酸微针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同时本专利在注模时采用加压注模,也可以保证透明质酸溶液顺利注入模具的微孔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0023]实施例1超支化聚砜胺组透明质酸分子量的影响
实验分为1~4四组。首先取四份超支化聚砜胺(分子量20kDa),每份各2g,分别于30°C搅拌条件下溶解于50g注射用水中,然后取四种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各10g,分子量分别% IOkDa,400 kDaUOOO kDa和1500 kDa,分别标记为1、2、3、4组,分别缓慢的,边搅拌边加入溶有超支化聚砜胺的水中,然后分别加入Vc糖苷0.2g,30°C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澄明溶液。将溶液抽真空除气泡,得注模液。将上述溶液倒入含有大量圆锥微孔的微针模具中,圆锥孔底边直径300 μ m,深600 μ m,再将微针模具置于真空干燥箱中,30°C加热下抽真空干燥至完全。剥离微针模具即得透明质酸微针贴片。对制备的微针形态考察结果如表1。其中,微针形态通过30倍放大镜观察,机械强度通过刺入离体猪腹部皮肤观察。
[0024]表1.超支化聚砜胺组透明质酸分子量对微针形态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由微针阵列和基底组成,微针阵列与基底的原料重量百分含量均如下: 透明质酸或其盐75%~98.7%,超支化聚合物0.8%~24.5%,功能活性成分0.5%~.24.2% ; 所述超支化聚合物为末端含有活性氨基或者羟基、溶于水的可生物降解的超支化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为超支化聚砜胺或末端含有羟基的超支化聚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 IOkDa ~1500kD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量为 5 kDa ~20 kD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超支化聚合物与透明质酸或其盐的重量比为0.1-3: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活性成分为Y -氨基丁酸、酵母β -葡聚糖、Vc糖苷类、Vc乙基醚或/和熊果苷。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Α、将超支化聚合物溶于注射用水中,加入透明质酸或其盐搅拌均匀,加入功能活性成分,搅拌均匀,脱气泡得注模液; B、将注模液注入微针模具中,除水干燥; C、干燥完全后,剥离模具,即得基底上立有微针阵列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微针阵列长度为100μm~1000 μ 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将注模液注入微针模具中时,是在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以使注模液可以顺利注入微针模具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超支化聚合物与注射用水的重量比为0.1-3:50。
【文档编号】A61Q19/00GK103893018SQ201410150501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刘建建, 郭学平, 杨莹莹, 冯晓毅, 李超, 张燕, 耿凤 申请人:华熙福瑞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