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785阅读:1404来源:国知局
酒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酒壶,包括壶底和具有内腔的壶身,壶底固设于壶身的底部,壶身的外周壁上设有与壶身的内腔相连通的壶嘴,酒壶采用食用级塑料制成,壶底上端面的近边缘处向上延伸形成有一能与壶身下部的内周壁紧密贴合的第一插接部;壶底的上端面上还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筋,该第一凸筋靠近第一插接部的外周边设置。在通过超声波加热对壶底与壶身进行焊接时,第一凸筋能够与壶身底部的下边沿、第一插接部与壶身底部内周壁之间熔融为一体,使得酒壶具有了良好的密封性能;即本实用新型摆脱手工作坊生产,便于工业化规模生产,同时可以采用浮雕和彩印等工艺对酒壶的外观面进行装饰,以给消费者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质量长期稳定、成本低、环保的酒壶。
【专利说明】酒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酒具【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酒壶。
【背景技术】
[0002]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市面上的酒壶琳琅满目,多种多样。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酒壶按材料分类有锡制、玻璃、陶瓷、不锈钢,相对于其它材料而言,锡制酒壶质地软、熔点低、可塑性强,传统工业手工作坊遗传锡酒壶已成为酒壶的主要品种,因制造工艺需要锡制酒壶中需要加入少量的铅,然而制造商为便于制造和降低成本在中低档锡制酒壶中加入的铅大量超标。长期使用铅超标的锡制酒壶盛酒易引起铅中毒,这是其一;其二,锡制酒壶大多采用手工制造,不便于工业化生产,制造出的锡制酒壶既粗糙、成本高,又色调单一;其三,锡材料性质不稳定,接触空气不久,易变色发黑,严重影响酒壶的外观和使用价值。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也有厂家尝试使用其他材料代替金属锡来制造酒壶,但在保证易于对酒壶表面进行工艺处理的同时,却难以使酒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低成本,因此,对于目前的酒壶,仍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密封性且生产成本低的酒壶。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酒壶,包括壶底和具有内腔的壶身,所述壶底固设于所述壶身的底部,所述壶身的外周壁上设有一与所述壶身的内腔相连通的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酒壶采用食用级塑料制成,其中所述壶底上端面的近边缘处向上延伸形成有一能与所述壶身下部的内周壁紧密贴合的第一插接部;所述壶底的上端面上还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筋,该第一凸筋靠近所述第一插接部的外周边设置。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壶底的边缘处向上成型有位于所述壶身下部外侧的外沿,该外沿与所述第一插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凸筋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外沿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衔接处形成有一过渡斜面,该过渡斜面与所述壶身下边沿的外棱边相对。采用上述结构,将壶身的下边沿插设在第一凹槽中,将焊接痕迹隐藏于第一凹槽内,可以使酒壶的外观看起来更加美观;超声焊接后壶身下边沿的外棱边与过渡斜面熔融为一体,更进一步的增加了壶身与壶底之间的密封性。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壶嘴一端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一压台,该压台的内侧成型有第二插接部,所述壶身的外周壁上开有供上述第二插接部紧密插入的通孔;所述壶身的外周壁上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开有供所述压台卡入的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与所述压台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凸筋,该第二凸筋位于所述压台上与第二凹槽相对的外端面上。采用上述结构,装配时先施力于压台上,将壶嘴的第二插接部紧密插入壶身上的通孔中,将压台卡入第二凹槽中,然后通过超声波加热将壶嘴与壶身进行焊接固定,在超声波的加热作用下,第二凸筋与第二凹槽之间、第二插接部与通孔的内周壁之间均熔融为一体,即形成两道密封焊接结构,使得壶身与壶嘴之间连接牢固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当然,所述的第二凸筋也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在超声加热时,第二凸筋与压台熔融为一体,这样的方案同样可以保证酒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0008]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的酒壶还包括壶把,该壶把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衔接部,所述壶身上开有供上述衔接部紧密插入的第三凹槽,并且,所述衔接部与所述第三凹槽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凸筋,该第三凸筋位于第三凹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三凹槽内具有一插接柱,所述衔接部上开有供上述插接柱紧密插入的第四凹槽。采用上述结构,装配时先将衔接部插入第三凹槽中,相对应的,第三凹槽内的插接柱恰好能紧密的插入衔接部上的第四凹槽中,然后采用超声波加热将壶身与壶把进行焊接固定,在超声加热作用下,第三凸筋与衔接部之间、插接柱与第四凹槽之间均熔融为一体,即形成两道密封焊接结构,使壶把与壶身连接牢固且密封性能好。当然,所述的第三凸筋也可以位于所述衔接部上,同样使壶把与壶身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牢固性。
[0009]再进一步,所述的酒壶还包括盖设在所述壶身的壶口上的壶盖,所述壶盖的顶部设有盖柄,所述盖柄固设于一底板上,该底板的下端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柱,所述壶盖上开有供上述凸柱紧密插入的定位孔;所述底板与壶盖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凸筋,该第四凸筋位于所述壶盖顶部的上端面上。通过将上述凸柱紧密插设在壶盖顶部的定位孔中,可使盖柄牢固的设置于壶盖上,而通过超声加热,使第四凸筋在底板与壶盖顶部之间熔融,即壶盖与盖柄之间也是通过两道密封焊接结构来实现,则增强了壶盖的密封性能。当然,上述第四凸筋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上。
[0010]较好的,所述壶盖下部沿周向设有盖沿,所述盖沿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三插接部,该第三插接部恰好能够插入所述壶身的壶口内,所述第三插接部和盖沿的外周壁上设有相通的能够供外界空气进入壶身内的透气槽;所述壶盖与壶口的间隙为0.1mm?
0.2mm,不紧不松,既可以确保倒酒时酒能顺利地从壶口内倒出,又可以防止壶盖从壶口中脱落,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壶底设置了能紧密插接入壶身底部的第一插接部,并在壶底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凸筋,在通过超声波加热对壶底与壶身进行焊接固定时,第一凸筋能够与壶身底部的下边沿之间、第一插接部与壶身底部内周壁之间熔融为一体,即两道密封焊接结构,使得酒壶具有了良好的密封性能;同时设置过渡斜面,可以在超声波加热时增加第三道密封结构,可有效确保产品的密封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显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塑料进行生产及各部件之间互配、组合结构,能使现代工业的电脑技术、数控技术、液压注塑、超声波焊接、超声波清洗、气动技术、彩印技术等得以应用,摆脱手工作坊生产,便于工业化规模生产,使生产出来的酒壶具有密封性能稳定可靠,同时可以采用浮雕和彩印等工艺对酒壶的外观面进行装饰,以给消费者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质量长期稳定、成本低、环保的酒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部分沿D-D方向的剖视图;
[0014]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分解图;[0015]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分解图;
[0016]图5为图1中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图5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一种酒壶,如图1、2所示,由盛放食用品的塑料如PE、PS、食用级ABS、聚碳PVDC或PP加工而成,它包括壶底1、壶把2、壶盖3和具有内腔的壶身4,壶身4上开有与壶盖3相匹配的壶口,壶底I固设于壶身4的底部,壶身4的外周壁上设有一与壶身4的内腔相连通的壶嘴5,壶底I上端面的近边缘处向上延伸形成有一能与壶身4下部的内周壁紧密贴合的第一插接部11,壶底I的边缘处向上成型有位于壶身4下部外侧的外沿12,壶底I的上端面上还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筋13,该第一凸筋13靠近第一插接部11的外周边设置,外沿12与第一插接部11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14,第一凸筋13位于第一凹槽14内,外沿12的内侧面与第一凹槽14的衔接处形成有一过渡斜面15,该过渡斜面15与壶身4下边沿的外棱边相对,采用上述结构,将壶身4的下边沿插设在第一凹槽14中,并通过超声波加热将壶身4与壶底I进行焊接固定,在超声波的加热作用下,第一凸筋13与壶身4的下边沿之间、第一插接部11与壶身4底部内周壁之间均熔融为一体,使得壶身4与壶底I之间连接牢固且密封性能好,并且,外沿12与第一插接部11之间形成的第一凹槽14将焊接痕迹隐藏其内,使得酒壶看起来更为美观;超声焊接后壶身4下边沿的外棱边与过渡斜面15也熔融为一体,更进一步的增加了壶身4与壶底I之间的密封性。而本实施例的酒壶采用塑料进行生产,相较于现有技术的金属锡等材料生产的酒壶,本实用新型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2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壶嘴5 —端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一压台51,该压台51的内侧成型有第二插接部52,壶身4的外周壁上开有供第二插接部52紧密插入的通孔41,壶身4的外周壁上沿通孔41的周向开有供压台51卡入的第二凹槽42,该第二凹槽42与压台5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凸筋511,该第二凸筋511位于压台51的与第二凹槽42相对的外端面上。采用上述结构,装配时先施力于压台51上,将壶嘴5的第二插接部52紧密插入壶身4上的通孔41中,将压台51卡入第二凹槽42中,然后通过超声波加热将壶嘴5与壶身4进行焊接固定,在超声波的加热作用下,第二凸筋511与壶身4上的第二凹槽42之间、第二插接部52与通孔41的内周壁之间均熔融为一体,使得壶身4与壶嘴5之间连接牢固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当然,第二凸筋也可以位于第二凹槽42中,在超声加热时,第二凸筋与压台51熔融为一体,以保证酒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0021]如图4所示,壶把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衔接部21,壶身4上开有供衔接部21紧密插入的第三凹槽43,并且,衔接部21与第三凹槽43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凸筋432,该第三凸筋432位于第三凹槽43内;第三凹槽43内具有一插接柱431,衔接部21上开有供插接柱431紧密插入的第四凹槽212。采用上述结构,装配时先将衔接部21插入第三凹槽43中,相对应的,第三凹槽43内的插接柱431恰好能紧密的插入衔接部21上的第四凹槽212中,然后采用超声波加热将壶身4与壶把2进行焊接固定,在超声加热作用下,第三凸筋432与衔接部21之间、插接柱431与第四凹槽212之间均熔融为一体,使壶把2与壶身4连接牢固且密封性能好。当然,第三凸筋也可以位于衔接部21上,在超声加热作用下,第三凸筋与壶把2上的衔接部21熔融为一体,同样使壶把2与壶身4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牢固性。
[00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壶盖3的顶部设有盖柄31,盖柄31可以设计为立体的狮子、鸡、马、兔子等吉祥动物形状,以使酒壶的外观看起来更为美观;盖柄31固设于一底板32上,该底板32的下端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柱321 (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个),壶盖3上开有供凸柱321紧密插入的定位孔33,底板32与壶盖3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凸筋34,该第四凸筋位于壶盖3顶部的上端面上。通过将上述凸柱321紧密插设在壶盖3顶部的定位孔33中,即可使盖柄31牢固的设置于壶盖3上,而通过超声加热,使第四凸筋34在底板32与壶盖3顶部之间熔融,则增强了壶盖3的密封性能。当然,上述第四凸筋也可以设置于底板32的下端面上。壶盖3下部沿周向设有盖沿35,盖沿35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三插接部36,该第三插接部36恰好能够插入壶身4的壶口内,壶盖与壶口的间隙为0.1mm?
0.2mm。第三插接部36和盖沿35的外周壁上设有相通的能够供外界空气进入壶身4内的透气槽30 ;由于壶盖3整体设计为密封结构,所以在壶盖3盖设于壶身4上时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无法将酒壶内的酒倒出,而上述透气槽30的设置则将酒壶内的空气与外界相联通,实现了酒的正常倾倒;由于透气槽30宽度较小,在倒酒时不会一下涌入酒壶内大量的空气,这就使酒壶内的空气对壶盖3产生一定的吸力,于是倒酒时无需人为的抵压住壶盖3也不会发生壶盖3脱落出壶口的现象,使用者获得了更大的便利。
[0023]与现有的酒壶相比,本实施例的酒壶制作材料使用食用性塑件,由6个零件(分别为壶身、壶把、壶底、壶盖、盖柄、壶嘴)组合而成,每个零件均注塑成型并作美观装饰处理、超声波清洗和抗静电处理,每两个零件间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采用2?3道密封结构组合,即具体为上述:(I)壶底与壶身之间的第一道密封结构为壶身与壶底插接部的紧配插接,第二道为第一凸筋焊接线,第三道为壶身下边沿与过渡斜面之间的接触熔融,经超声波焊接后壶底与壶身熔融一体;(2)壶嘴与壶身之间的第一道密封结构为壶嘴与壶身上对应通孔的紧配插接,第二道为第二凸筋焊接线;(3)壶把与壶身之间的第一道密封结构为壶把与壶身上对应凹槽的紧配插接,第二道为第三凸筋焊接线;(4)壶盖与盖柄之间的第一道密封结构为定位柱紧配插接,第二道为第四凸筋焊接线;(5)壶盖与壶身之间为间隙配合,公差在0.1mm?0.2mm之间并在盖沿及第三插接上加设透气糟。这样的结构配合既克服了塑料件中制造工差引起的配合问题,又使零件的相互间配合,经超声波焊接后熔融为一体,密封而牢固。
【权利要求】
1.一种酒壶,包括壶底和具有内腔的壶身,所述壶底固设于所述壶身的底部,所述壶身的外周壁上设有一与所述壶身的内腔相连通的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酒壶采用食用级塑料制成,其中所述壶底上端面的近边缘处向上延伸形成有一能与所述壶身下部的内周壁紧密贴合的第一插接部;所述壶底的上端面上还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筋,该第一凸筋靠近所述第一插接部的外周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底的边缘处向上成型有位于所述壶身下部外侧的外沿,该外沿与所述第一插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凸筋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外沿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衔接处形成有一过渡斜面,该过渡斜面与所述壶身下边沿的外棱边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嘴一端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一压台,该压台的内侧成型有第二插接部,所述壶身的外周壁上开有供上述第二插接部紧密插入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酒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的外周壁上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开有供所述压台卡入的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与所述压台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凸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酒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壶把,该壶把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衔接部,所述壶身上开有供上述衔接部紧密插入的第三凹槽,并且,所述衔接部与所述第三凹槽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凸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酒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内具有一插接柱,所述衔接部上开有供上述插接柱紧密插入的第四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酒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设在所述壶身的壶口上的壶盖,该壶盖的顶部设有盖柄,所述盖柄固设于一底板上,该底板的下端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柱,所述壶盖上开有供上述凸柱紧密插入的定位孔;所述底板与壶盖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凸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酒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下部沿周向设有盖沿,所述盖沿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三插接部,该第三插接部恰好能够插入所述壶身的壶口内,所述第三插接部和盖沿的外周壁上设有相通的能够供外界空气进入壶身内的透气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酒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与壶口的间隙为0.1mm?.0.2mm0
【文档编号】A47G19/12GK203762768SQ201420053045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任思远 申请人:任思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