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三头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1985阅读:8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三头牙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日用品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立式三头牙刷。



背景技术:

牙刷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但就现有技术而言,大部分的牙刷并不能完整有效的解决口腔问题。普通的牙刷仅为牙齿而设计,但实际上在刷牙时,牙刷与牙齿的有效接触面积很小,且口腔中还有大部分的细菌附着在牙龈和口腔内其他部位上,因此洁牙时不能只顾牙齿。

如今的市场要求牙刷不止要有基本的洁牙功能,还需要有辅助或临床功能。比如洁牙方式不正确可能造成牙龈或者口腔其他部位挫伤或出血;洁牙的同时对牙龈和口腔内部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脸部浮肿,增强牙龈上皮组织的角化程度。这些都成为人们洁牙时越来越注意的问题和效果。

牙刷是用于口腔清洁的产品,但是很多人忽略了清洁产品本身是否干净的问题。一般人在使用完牙刷后都将牙刷放置在洗漱杯中,但一个家庭一人一个杯子比较占用空间。有的家庭为了节约空间,甚至将多人的牙刷刷头放在同一个洗漱杯中,这样的做法更加为细菌的滋生带来了方便,严重的甚至会让整个家庭都染上传染性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牙刷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三头牙刷。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三头牙刷,包括握柄、刷头和刷毛,所述握柄的末端设有三个支脚,所述辅助硅胶刷头为半椭球型,设于刷头的两侧,所述辅助硅胶刷头表面设有等距的凹槽。

进一步地,为了使整个牙刷能稳固地立在桌面上,所述握柄的末端设有三个支脚,且互成120度夹角。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洁牙时的清洁面积和舒适度,所述辅助硅胶刷头为半椭球型,平面部分固定于刷头两侧,球面部分朝外。

进一步地,为了保护牙龈不受普通刷毛的伤害,所述辅助硅胶刷头最大椭圆面的短轴长度约小于刷毛的长度。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清洁的效果,所述凹槽横向等距分布于辅助硅胶刷头的球面部分,其等距距离为2mm,深度为1.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牙刷结构简单,所述握柄、刷头、辅助硅胶刷头等部件均为一体化设计,成本低,耐用性强。

2.所述握柄末端设有三个支脚,可以保障牙刷稳定立于平面上。

3.所述辅助硅胶刷头为半椭球型,可以保障其能贴合牙龈和嘴唇内侧,提高洁牙时的清洁面积,同时起到按摩面部的作用,从而达到全方位洁牙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4.所述辅助硅胶刷头表面设有多个等距凹槽,槽距2mm,槽深1.5mm,有助于提高洁牙时的清洁效率,保障了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立式三头牙刷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辅助硅胶刷头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握柄,2-刷头,3辅助硅胶刷头,4-支脚,5-刷毛,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可立三头牙刷,包括握柄1、刷头2和刷毛5,所述刷头2的正面附有刷毛5,所述握柄1的末端设有三个支脚4,所述辅助硅胶刷头3为半椭球型,设于刷头2的两侧,所述辅助硅胶刷头3表面设有多个等距凹槽6,凹槽6间的间距为2mm,深度为1.5mm。

牙刷握柄的末端设有三个支脚,与握柄一体成型,刷头处于握柄的另一端,刷毛均匀分布于刷头的正面,刷头的两侧设有辅助硅胶刷头,为半椭球型,辅助硅胶刷头表面设有多个等距凹槽。在一较优实施例中,辅助硅胶刷头最大椭圆面的短轴长度约小于刷毛的长度,其表面凹槽的间距为2mm,深度为1.5mm。

刷牙时,刷毛与牙齿正常接触,同时刷头两侧的辅助硅胶刷头与牙龈和口腔内其他部位接触并跟随刷头运动,因此刷牙的同时能起到按摩牙龈和内脸颊的作用,辅助硅胶刷头表面的凹槽同时也能清除牙龈和内脸颊的的残留细菌。每次刷牙3-5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面部浮肿;能扩大口腔除菌面积,有助于更有效的清洁口腔。

刷完牙后,将设有三个支脚的一端平放到平面上,避免了牙刷刷头与漱口杯接触,保证了牙刷的卫生,可以避免交叉感染,也节约了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三头牙刷,涉及日用品领域,用以保证牙刷的卫生并扩大口腔的清洁范围。其包括握柄、刷头和刷毛,所述握柄的末端设有三个支脚,所述刷头的正面设有刷毛,两侧设有辅助硅胶刷头,所述辅助硅胶刷头为半椭球型,表面设有等距凹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握柄末端的三个支脚可直接将牙刷立在洗漱台上,避免了牙刷与洗漱杯接触;用硅胶设计的辅助硅胶刷头可扩大口腔清洁范围,除去牙龈和面部内侧牙渍,洁牙同时也能按摩脸部,促进血液循环,具有一定保健作用,还可以防止因用力过大而伤害牙龈和口腔内部腮帮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昌;周瀚宇;彭云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弘毅智慧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9
技术公布日:2017.1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