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转动式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6233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转动式牙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牙刷,具体涉及转动式牙刷。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建议人们在刷牙时,应该采用上下刷的动作顺着牙缝刷牙,这样易去除污垢能更好地清洗牙齿和牙缝且可防牙齿疾病。但是,由于人类手臂的生物特性,并不适宜做频繁的上下动作,通常人们也不习惯上下移动,故而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采用上下式刷牙,往往刷牙时依然是随着手臂的左右摆动作横向刷牙动作。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人们又设计和制造了一系列依靠外动力源的旋转式牙刷,诸如,电动式牙刷采用电机和外部电源驱动刷毛旋转,或是利用弹簧释放机械能驱动刷毛旋转。但这些设计往往结构复杂,存在着制造工艺工求高、零部件多、使用环境要求高等不足,实际推广效果不佳,使用人群不大。

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手动式转动牙刷,通过手部的一系列动作,驱动牙刷旋转,实现上下式刷牙的动作。但是由于该类型牙刷,在刷牙过程中,手部手指及手臂相互配合动作复杂,因不符合人类的动作习惯,时间稍长使用者手或臂就会产生疲劳感,且需要使用者在事先经过训练才能使用,故而,在现实生活中,该类型牙刷使用并不广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转动式牙刷,利用机械传动原理,将刷牙的前后直线运动转化为刷头刷毛的旋转,旨在提供了一种制作构造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牙刷。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转动式牙刷,包括毛刷部、牙刷柄、驱动轮、机械传动机构;其中,毛刷部包括辊形刷头和刷头架,刷头由植毛体、刷毛、刷头转轴组成,刷毛植于植毛体上上,刷头架与牙刷柄连接;

刷头置于刷头架上的刷头安置腔中并通过刷头转轴安装于刷头架上,驱动轮安装于刷头架上,驱动轮的轴与刷头转轴垂直;

驱动轮通过机械传动机构带动刷头转动;

在毛刷部面向牙齿的方向上,刷毛外端和/或驱动轮外表面突出于刷头架的轮廓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该自转动式牙刷,还可进一步如下。

机械传动机构采用伞齿轮组传动机构、绳带传动机构或其他现有已知的传动机构;绳带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绳带和传动轮组,传动绳带采用珠琏式绳带,即在绳带上设置若干间距相同的突起结,突起结以圆珠为佳,驱动轮以及传动轮组上凹槽内设置与突起结相适应的凹坑。

驱动轮外轮廓有环带,环带呈圆环或履带式套在单独的驱动轮或驱动轮组上;环带由橡胶、塑料或纤维等已知的柔性材料制成,优选硅胶;环带表面还分布有突起、突筋或花纹。

设有两个或两组驱动轮分别置于刷头转轴两侧并对称设置;优选设两组套有履带式环带的驱动轮并对称设置于刷头转轴的两侧。

刷头采用三种方式栽植刷毛:

一是垂直式植毛,即,植毛体呈圆柱状,刷毛垂直栽植于植毛体上,刷毛构成的平面与刷头转轴垂直;

二是倾斜式植毛,即,植毛体呈圆柱状,刷毛植于植毛体上,且刷毛构成的平面不垂直于刷头转轴,刷毛构成的平面与刷头转轴的夹角不等于90度,刷毛呈倾斜式分布;刷毛倾斜角度为30~60度,优选45°;

三是螺旋式植毛;即,植毛体呈圆柱状,刷毛垂直植于植毛体上,且刷毛沿螺旋线环绕植毛体分布;螺旋倾斜角度为30~60度,优选45°。

刷头安置腔是贯通刷头架上两个侧面的开放式空间,即双向贯通的通腔。

在毛刷部非面向牙齿的方向上,刷毛外端和/或驱动轮外表面不突出于刷头架的外轮廓面。

驱动轮与刷头的机械传动比为大于1小于20,优选5~10。

毛刷部的刷头和/或驱动轮及驱动机构采用可以拆装式活动安装。

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随着使用者的刷牙动作,毛刷部在口腔内前后移动,驱动轮表面或环带与牙齿牙龈接触摩擦,从而使驱动轮转动,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刷头及刷毛转动,即将毛刷部的前后运动转化为刷毛的来回转动,产生类似于上下式刷牙的动作,相比于传统的牙刷清洁效果更好;重要地是,本发明的自转动式牙刷不改变人们日常刷牙的习惯动作,无须特别训练即可使用;而且,与其他转动牙刷相比同,既无须使用电机也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实施例1的立体观察图。

图2 实施例1的两个视图:(a)正视图和(b)侧视图。

图3 实施例2的立体观察图。

图4 三种形态辊形刷头的立体观察图:

(c)垂直式植毛、(d)倾斜式植毛、(e)螺旋式植毛。

图5 实施例3的侧视图。

图6 珠琏式传动绳带的立体观察图。

图7 实施例4的立体观察图。

图8 实施例5的立体观察图。

图9 实施例5的两个视图:(f)正视图和(g)左视图。

图10 实施例6的立体观察图。

图中标记分别表示:1—毛刷部,2—牙刷柄,3—驱动轮组,4—传动机构,11—植毛体,12—刷毛,13—刷头转轴,14—刷头架,15—刷头安置腔,16—刷头装卸缺口,31—驱动轮体,32—驱动轮的轴,33—驱动轮的环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采用垂直式植毛、单驱动轮和伞齿轮组。

如附图1、2和4(c)所示,一种自转动式牙刷,包括毛刷部1、牙刷柄2、驱动轮3、伞齿轮组传动机构4;其中,毛刷部1包括辊形刷头和刷头架14,辊形刷头由植毛体11、刷毛12、刷头转轴13组成;植毛体11呈圆柱状,刷毛12垂直植于植毛体上,刷毛构成的平面与刷头转轴13垂直。

刷头架14中部开设有刷头安置腔15,刷头安置腔15是贯通毛刷部1两个侧面的开放式空间,方便清洗和更换刷头。

刷头置于刷头安置腔15并通过刷头转轴13安装于刷头架14上,驱动轮3安装于刷头架14上,驱动轮的轴32与刷头转轴13垂直;如附图2(a)正视图所示,驱动轮3的安装位置位于刷头端外且靠近牙刷柄2处;驱动轮3转动通过伞齿轮传动机构4带动刷头转动;通常情况下,设置驱动轮与刷头的传动比大于1小于20,即刷头转动速度快于驱动轮,带动刷毛快速转动,更好地清洁牙齿;优选传动比5~10。

牙刷柄2与刷头架14固定连接。

驱动轮3外轮廓套有环带33;环带由橡胶、塑料或纤维等已知的柔性材料制成,优选医用硅胶;环带表面还分布有突起、突筋或花纹,用以增加表面摩擦力。

如附图2(b)左视图所示,在毛刷部1面向牙齿的方向上,刷毛12外端和/或驱动轮3外表面突出于刷头架14的外轮廓面;在毛刷部1非面向牙齿的方向上,刷毛12外端和/或驱动轮3外表面置于刷头安置腔15内且不突出于刷头架14的外轮廓,即不外露;以保证仅接触牙齿面的方向上刷毛可以刷牙、而另外方向上刷毛和驱动轮不外露,不与口腔内其他部位接触,避免划伤或磨伤口腔内较弱的表皮。

本实施例中,在日常刷牙中,驱动轮外轮廓表面或环带与牙齿或牙龈接触,随着使用者的刷牙动作,毛刷部在口腔内前后移动,从而使驱动轮转动,并通过伞齿轮组带动刷头和刷毛转动,即将毛刷部的前后运动转化为刷毛的来回转动,以此刷洗牙齿和或牙龈。

实施例2 采用螺旋式植毛、对称双驱动轮和伞齿轮组。

如附图3所示,基本构造与实施例1近似,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驱动轮组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驱动轮3,两个驱动轮分别置于刷头转轴13两侧;如附图4(e)所示,植毛体11呈圆柱状,刷毛12垂直植于植毛体上,且刷毛12沿螺旋线环绕植毛体11分布。

本实施例中,两个驱动轮对称设置,在刷牙过程中,毛刷部能更好地保持左右平衡,同进也使刷头和和刷毛与牙齿接触中保持相对地稳定接触,牙齿表面受到的毛刷力度较为对称,能更为均匀地清洁牙齿表面;另一方面,采用螺旋式植毛,由于刷毛构成的平面与转轴非垂直、而是呈一定的斜角,在毛刷部前后运动过程中,刷毛扫过牙齿表面的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与垂直式植毛相比,更多是表现现为上下运动。

实施例3 采用垂直式植毛、单驱动轮和绳带传动机构。

如图5所示,基本构造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于实施例1之处是:驱动轮3的安装位置位于刷头中部,驱动轮体31与刷头转轴并行设置,驱动轮3转动通过绳带传动机构4带动刷头转动;绳带传动机构4包括传动绳带和传动轮组;驱动轮3以及传动轮组上设置供传动绳带运行的凹槽,传动绳带置于传动轮的凹槽内,驱动轮3转动驱使传动绳带运动并带动传动刷头转动,一般设置传动比大于1小于10,优选5~10。

如图6所示,传动绳带可采用珠琏式绳带,即在绳带上设置若干间距相同的突起结,突起结以圆珠为佳,驱动轮3以及传动轮组上凹槽内设置与突起结相适应的凹坑,避免了绳带在传动轮组上的滑动,保证了传动效率。

实施例4 采用螺旋式植毛、单驱动轮和绳带传动机构、活动式安装。

如图7所示,基本构造与实施例3相似,不同于实施例1之处是:

采用螺旋式植毛,如附图4(e)所示,植毛体11呈圆柱状,刷毛12垂直植于植毛体上,且刷毛12沿螺旋线环绕植毛体11分布。

在刷头架14上、刷头转轴13处开设了刷头装卸缺口16,缺口开口方向是毛刷部1与牙齿接触面的方向,缺口外沿口径略小于刷头转轴13的直径。同样的活动安装方式也应用于驱动轮和/或传动机构。

本实施例中,刷头转轴可从缺口处装入刷头架14或拆卸下来,从而实现活动安装和拆卸,方便刷头和刷毛的清洗或清洁。

实施例5 采用倾斜式植毛、多驱动轮组履带式和伞齿传动机构。

如图8及图9所示,基本构造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于之处是:

采用多个驱动轮构成驱动轮组3,多个驱动轮并行设置,每个驱动轮各自的轴32相互平行并与刷头转轴13垂直;驱动轮组3的安装位置位与刷头转轴13并行设置。

在驱动轮组3的外轮廓套有履带式环带33;环带由橡胶、塑料或纤维等已知的柔性材料制成,优选医用硅胶;环带表面还分布有突起、突筋或花纹。

分布在最外侧的驱动轮通过伞齿组传动机构4带动刷头转动。

刷头采用倾斜式植毛,如附图4(d)所示,植毛体11呈圆柱状,刷毛12植于植毛体上,且刷毛12构成的平面不垂直于刷头转轴,即刷毛12构成的平面与刷头转轴的夹角不等于90度,刷毛呈倾斜式分布,倾斜角通常取值为30~60度,以45度左右为佳,倾斜角大小设置与传动比相关。

本实施例中,采用多个并行设置的驱动轮和履带式环带,使得驱动轮及环带与与牙齿或牙龈接触面积大大增加,环带及驱动轮的运行带动刷毛转动,倾斜式分布的刷毛,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分量,与垂直式植毛相比,更多是表现现为上下运动,设置合理的传动比时,可以表现为近乎上下式的刷洗动作,从而完成了由前后运动、传统的方式转化为上下运动的、健康的刷牙方式。

实施例6 采用螺旋式植毛、双多驱动轮组履带式和伞齿传动机构。

如图10所示,基本构造与实施例5近似,不同于实施例5之处是:

刷头采用螺旋式植毛,如附图4(e)所示,植毛体11呈圆柱状,刷毛12垂直植于植毛体上,且刷毛12沿螺旋线环绕植毛体11分布;螺旋倾斜角度与实施例5相同。

设置了两组驱动轮组3,两组驱动轮组3及履带式环带33对称设置,分别置于刷头转轴的两侧。

本实施例不仅具备了实施例5中的特性,相比于实施例5,还增加了刷牙动作和机构运动的稳定性,避免了左右摇摆和前后振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创造的专利范围,故凡是运用本发明创造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