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6889发布日期:2019-12-13 23:20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艺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艺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艺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工艺品在发生破碎后,通常在裂口涂抹ab胶进行粘接,从而使得工艺品又重新恢复到完整形态,重新恢复美观。

ab胶是两液混合硬化胶的别称,一液是本胶,一液是硬化剂,两液相混才能硬化,是不须靠温度来硬应熟成的,所以是常温硬化胶的一种,做模型有时会用到。

传统中涂抹ab胶前,通常需要人工将本胶和硬化剂进行混合搅拌,然后通过刷毛沾取适量的ab胶进行使用,此过程中需要准备多个设备,其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并且需要不断沾取ab胶,其操作起来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品修复装置,具备了集定量取胶混合、混合搅拌和刷毛自动沾满ab胶为一体式结构的效果,并且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解决了传统中涂抹ab胶前,通常需要人工将本胶和硬化剂进行混合搅拌,然后通过刷毛沾取适量的ab胶进行使用,此过程中需要准备多个设备,其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并且需要不断沾取ab胶,其操作起来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艺品修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ab胶混合机构、搅拌机构和刷毛伸出机构。

所述ab胶混合机构包括本胶存放腔、硬化剂存放腔、混合腔、排出槽、第一抵压块、第二抵压块和第三抵压块,所述本胶存放腔、硬化剂存放腔、混合腔和排出槽均开设在壳体内,所述本胶存放腔和所述硬化剂存放腔的上端口均露出壳体的上表面,所述排出槽的下槽口露出壳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抵压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沿壳体的内壁上下滑动,所述按压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下端的端部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抵压块和第三抵压块均沿壳体的内壁左右滑动,所述第二抵压块的上下表面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过液槽,所述第三抵压块的上下表面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二过液槽,所述第二抵压块和第三抵压块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两个所述第三压缩弹簧左端的端部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齿条板,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轴承配合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壁,所述齿条板固定连接在按压板的背侧,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伸入至混合腔的腔内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和所述第二转轴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两个所述锥形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板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刷毛伸出机构包括连接板、固定管和套筒,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二抵压块的下表面,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右端遮挡住排出槽的下槽口,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且与排出槽相连通,所述套筒的内侧面套接在固定管的外侧面上,所述套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刷毛的上端伸入至套筒的筒内,所述固定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下端的端部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本胶存放腔和所述硬化剂存放腔的上端口均螺纹连接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按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本胶存放腔、硬化剂存放腔、混合腔、排出槽、第一抵压块、第二抵压块、第三抵压块、按压板、滑动块、第一压缩弹簧、第一过液槽、第二过液槽和第三压缩弹簧,实现了定量取胶混合的效果。

二、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齿条板、搅拌杆、锥形齿轮和齿轮,实现了对混合腔内的本胶和硬化剂进行搅拌的效果,提高了混合效率与效果。

三、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固定管、套筒、遮挡板、刷毛、连接臂、联动板和第二压缩弹簧,实现了在不使用刷毛时,刷毛可隐藏在排出槽内,并且通过遮挡板遮挡住排出槽的下槽口,一方面对刷毛起到了防尘的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刷毛上残留的ab胶被风干发生凝固的现象。

四、本发明通过本胶存放腔和套硬化剂存放腔的上端口均螺纹连接有密封塞的设置,便于对腔内存放的液体进行密封,避免了液体发生漏出的现象。

五、本发明通过按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按钮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对按压板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当按钮的下表面抵接到壳体的上表面后,即可表明刷毛已完全伸出排出槽的下槽口,进而提醒操作者可对刷毛进行使用。

综上所述,具备了集定量取胶混合、混合搅拌和刷毛自动沾满ab胶为一体式结构的效果,并且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解决了传统中涂抹ab胶前,通常需要人工将本胶和硬化剂进行混合搅拌,然后通过刷毛沾取适量的ab胶进行使用,此过程中需要准备多个设备,其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并且需要不断沾取ab胶,其操作起来较为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左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抵压块、按压板、第二转轴、齿条板和齿轮结构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中:1-壳体、2-ab胶混合机构、3-搅拌机构、4-刷毛伸出机构、5-本胶存放腔、6-硬化剂存放腔、7-混合腔、8-排出槽、9-第一抵压块、10-第二抵压块、11-第三抵压块、12-按压板、13-滑动块、14-第一压缩弹簧、15-第一过液槽、16-第二过液槽、17-第一转轴、18-第二转轴、19-齿条板、20-搅拌杆、21-锥形齿轮、22-齿轮、23-连接板、24-固定管、25-套筒、26-遮挡板、27-刷毛、28-连接臂、29-联动板、30-第二压缩弹簧、31-密封塞、32-按钮、33-第三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艺品修复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ab胶混合机构2、搅拌机构3和刷毛伸出机构4。

ab胶混合机构2包括本胶存放腔5、硬化剂存放腔6、混合腔7、排出槽8、第一抵压块9、第二抵压块10和第三抵压块11,本胶存放腔5、硬化剂存放腔6、混合腔7和排出槽8均开设在壳体1内,本胶存放腔5和硬化剂存放腔6的上端口均露出壳体1的上表面,排出槽8的下槽口露出壳体1的下表面,第一抵压块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按压板12,按压板12沿壳体1的内壁上下滑动,按压板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3,滑动块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14,第一压缩弹簧14下端的端部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抵压块10和第三抵压块11均沿壳体1的内壁左右滑动,第二抵压块10的上下表面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过液槽15,第三抵压块11的上下表面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二过液槽16,第二抵压块10和第三抵压块11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33,两个第三压缩弹簧33左端的端部均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由按压板12向下移动的过程,使得第一抵压块9的下斜面首先抵压到第二抵压块10的上斜面,继而使得第二抵压块10向左移动,由第二抵压块10向左移动的过程,使得第一过液槽15逐渐与本胶存放腔5和硬化剂存放腔6的下腔口相连通,从而使得本胶存放腔5和硬化剂存放腔6内的本胶和硬化剂均经第一过液槽15流入至混合腔7内进行混合,当第一抵压块9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脱离第二抵压块10后,利用第二抵压块10左侧的第三压缩弹簧33的弹性恢复力,使得第二抵压块10返回至图1所示状态,此时的第一过液槽15不在与本胶存放腔5和硬化剂存放腔6的下腔口相连通,继而实现了定量取胶混合的效果。

优选的,搅拌机构3包括第一转轴17、第二转轴18和齿条板19,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8均通过轴承配合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齿条板19固定连接在按压板12的背侧,第一转轴17的下端伸入至混合腔7的腔内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0,第一转轴17的上端和第二转轴18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21,两个锥形齿轮21之间啮合连接,第二转轴1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2,齿轮22与齿条板19啮合连接,由按压板12向下移动的过程,使得齿条板19同步向下移动,由齿条板19向下移动的过程并经齿条板19与齿轮22之间啮合传动的过程,使得齿轮22进行转动,由齿轮22转动的过程并经第二转轴18和两个锥形齿轮21之间啮合传动的过程,使得第一转轴17同步转动,由第一转轴17转动的过程,使得搅拌杆20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了对混合腔7内的本胶和硬化剂进行搅拌的效果,提高了混合效率与效果。

优选的,刷毛伸出机构4包括连接板23、固定管24和套筒25,连接板23固定连接在第二抵压块10的下表面,连接板2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遮挡板26,遮挡板26的右端遮挡住排出槽8的下槽口,固定管24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且与排出槽8相连通,套筒25的内侧面套接在固定管24的外侧面上,套筒2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刷毛27,刷毛27的上端伸入至套筒25的筒内,固定管2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28,连接臂28远离固定管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板29,联动板2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30,第二压缩弹簧30下端的端部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抵压块9的下斜面逐渐抵压到第三抵压块11的上斜面,继而使得第三抵压块11向左移动,由第三抵压块11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使得第二过液槽16逐渐与混合腔7的下腔口相连通,从而使得混合腔7内混合形成后的ab胶经第二过液槽16流入至排出槽8的槽内,随后进入至排出槽8槽内的ab胶经固定管24进入至套筒25筒内,进而使得刷毛27逐渐沾满ab胶,与此同时由第三抵压块11向左移动的过程并经连接板23的联动,使得遮挡板26同步向左移动,继而使得排出槽8的下槽口逐渐被打开,最后当第一抵压块9的左直面与第三抵压块11的右直面相抵接后,此时排出槽8的下槽口已被完全打开,从而随着第一抵压块9继续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将抵压到联动板29的上表面,使得联动板29同步向下移动,由联动板29向下移动的过程并经连接臂28的联动,使得套筒25沿固定管24的外侧面向下移动,由套筒25向下移动的过程,使得刷毛27逐渐伸出排出槽8的下槽口,最后当按钮32的下表面抵接到壳体1的上表面后,即刷毛27已完全伸出排出槽8的下槽口,从而保持按压按钮32,即可通过沾满ab胶的刷毛27刷式工艺品的裂口处,进而实现了工艺品粘接修复的效果,并且在不使用整个装置后,如图1所示,此时的遮挡板26遮挡住排出槽8的下槽口,进而一方面对刷毛27起到了防尘的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刷毛27上残留的ab胶被风干发生凝固的现象。

优选的,本胶存放腔5和套硬化剂存放腔6的上端口均螺纹连接有密封塞31,通过设置的密封塞31,便于对腔内存放的液体进行密封,避免了液体发生漏出的现象。

优选的,按压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按钮32,通过设置的按钮32,一方面便于对按压板12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当按钮32的下表面抵接到壳体1的上表面后,即可表明刷毛27已完全伸出排出槽8的下槽口,进而提醒操作者可对刷毛27进行使用。

综上所述,具备了集定量取胶混合、混合搅拌和刷毛自动沾满ab胶为一体式结构的效果,并且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解决了传统中涂抹ab胶前,通常需要人工将本胶和硬化剂进行混合搅拌,然后通过刷毛沾取适量的ab胶进行使用,此过程中需要准备多个设备,其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并且需要不断沾取ab胶,其操作起来较为繁琐的问题。

工作原理:该工艺品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将制备ab胶所需的本胶和硬化剂分别加入至本胶存放腔5和硬化剂存放腔6内,然后捂住壳体1的外侧面并缓慢向下按压按钮32,由按钮32向下移动的过程,使得按压板12同步向下移动,由按压板12向下移动的过程,使得第一抵压块9的下斜面首先抵压到第二抵压块10的上斜面,继而使得第二抵压块10向左移动,由第二抵压块10向左移动的过程,使得第一过液槽15逐渐与本胶存放腔5和硬化剂存放腔6的下腔口相连通,从而使得本胶存放腔5和硬化剂存放腔6内的本胶和硬化剂均经第一过液槽15流入至混合腔7内进行混合,当第一抵压块9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脱离第二抵压块10后,利用第二抵压块10左侧的第三压缩弹簧33的弹性恢复力,使得第二抵压块10返回至图1所示状态,此时的第一过液槽15不在与本胶存放腔5和硬化剂存放腔6的下腔口相连通,继而实现了定量取胶混合的效果,与此同时由按压板12向下移动的过程,使得齿条板19同步向下移动,由齿条板19向下移动的过程并经齿条板19与齿轮22之间啮合传动的过程,使得齿轮22进行转动,由齿轮22转动的过程并经第二转轴18和两个锥形齿轮21之间啮合传动的过程,使得第一转轴17同步转动,由第一转轴17转动的过程,使得搅拌杆20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了对混合腔7内的本胶和硬化剂进行搅拌的效果,提高了混合效率与效果,随着第一抵压块9继续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抵压块9的下斜面逐渐抵压到第三抵压块11的上斜面,继而使得第三抵压块11向左移动,由第三抵压块11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使得第二过液槽16逐渐与混合腔7的下腔口相连通,从而使得混合腔7内混合形成后的ab胶经第二过液槽16流入至排出槽8的槽内,随后进入至排出槽8槽内的ab胶经固定管24进入至套筒25筒内,进而使得刷毛27逐渐沾满ab胶,与此同时由第三抵压块11向左移动的过程并经连接板23的联动,使得遮挡板26同步向左移动,继而使得排出槽8的下槽口逐渐被打开,最后当第一抵压块9的左直面与第三抵压块11的右直面相抵接后,此时排出槽8的下槽口已被完全打开,从而随着第一抵压块9继续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将抵压到联动板29的上表面,使得联动板29同步向下移动,由联动板29向下移动的过程并经连接臂28的联动,使得套筒25沿固定管24的外侧面向下移动,由套筒25向下移动的过程,使得刷毛27逐渐伸出排出槽8的下槽口,最后当按钮32的下表面抵接到壳体1的上表面后,即刷毛27已完全伸出排出槽8的下槽口,从而保持按压按钮32,即可通过沾满ab胶的刷毛27刷式工艺品的裂口处,进而实现了工艺品粘接修复的效果,在将刷毛27上的ab胶刷式完后,缓慢向上松开按钮32,从而利用第一压缩弹簧14、第二压缩弹簧30和第三压缩弹簧33的弹性恢复力,使得各个机构均返回至图1所示状态,随后重新向下按压按钮32,即可实现定量取胶混合和混合搅拌的效果,并且在不使用整个装置后,如图1所示,此时的遮挡板26遮挡住排出槽8的下槽口,进而一方面对刷毛27起到了防尘的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刷毛27上残留的ab胶被风干发生凝固的现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