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杯刷

文档序号:26969863发布日期:2021-10-16 09:5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折叠杯刷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杯刷。


背景技术:

2.杯刷是指针对杯具使用的清洁工具,而大多杯具通常具备杯口较小,并且杯身较长的特点,而在针对各种杯具的清洁时,需要考虑其中杯口较小,使用者手部难以伸入进行清洁;或者杯身较长,使用者手部无法够到杯体底部等情况,因此,出现了一种杯刷,其包括有长条状的条形杆,所述的条形杆上套设有清洁海绵,通过条形杆伸入杯中,并由清洁海绵对杯体的内周壁进行清洁。
3.但是现有技术的杯刷,其存在由于条形杆较长,容置不便、不易携带,并且由于条形杆长条状的设置,对杯体的内周壁进行清洁时,存在发力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便于使用者发力的折叠式杯刷。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杯刷,包括有条形杆和海绵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杆包括有支杆和握柄,所述的海绵刷头设置在支杆的一端处,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握柄之间形成铰接配合,且支杆和握柄之间设置有促使两者朝向合拢方向运动的弹性件。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过支杆和握柄之间铰接配合,且设置促使支杆和握柄朝向合拢方向运动的弹性件,一方面,在使用杯刷的时候,使用者握持握柄部分,将支杆和设置在支杆一端处的海绵刷头伸入杯具中,支杆受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带动设置在支杆上的海绵刷头压紧在杯子的周壁上,无需使用者施力,并且可以倾斜握柄与支杆之间的角度,调节支杆的弹性力,便于使用,另一方面,杯刷在不使用时,受弹性力驱使下支杆和握把合拢,缩短条形杆的整体长度,便于容置,方便携带。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所述支杆上设置有支耳,所述的支耳设置在的支杆一端处端面上,且支耳沿支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握柄朝向支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的支耳与连接部之间穿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可供支耳与连接部之间形成周向转动。
8.通过进一步设置,在支杆的支耳和握柄的连接部之间穿设转轴,并且转轴可供支耳与连接部之间相对转动,从而使得支杆和握柄能够以转轴为圆心进行轴向的转动。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所述的弹性件为扭簧,所述的弹性件转动套设在转轴上,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压紧在支杆和握柄上。
10.通过进一步设置,弹性件为扭簧,并将扭簧的两端分别压紧在支杆和握柄上,使得支杆和握柄在转动张开时,促使两端压紧支杆和握柄的扭簧产生弹性形变,结构简单、成本低。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所述的支杆和握柄分别设置有卡头和延伸部,所述
的延伸部由柔性材质构成,且延伸部上设置有卡口,所述的卡口能够在支杆一端处的端面与握柄贴合时与卡头形成卡接配合。
12.通过进一步设置,在针对部分杯身较长的杯具时,能够将握柄转动至与支杆一端处的端面相贴合,之后在将延伸部上的卡口与卡头相卡接,形成握把和支杆之间的定位,避免由于扭簧的弹性力使支杆和握柄朝向合拢方向运动。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所述的握柄上设置有握持段,所述握持段上设置有若干凸筋,且握持段上设置有凹弧部,所述的凹弧部在握柄与支杆合拢时朝向支杆的一侧。
14.通过进一步设置,在握持段上设置若干凸筋,能够便于使用者握持,并且握柄与支杆合拢时,握持段凹弧部能够与支杆之间形成一个间隙,便于使用者手指伸入,便于操作使用。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所述的支杆包括有弯折段,所述的弯折段设置在支杆的一端处,且弯折段由鹅颈管构成。
16.通过进一步设置,随着杯具款式的发展,杯具往往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设计感,因此,添加了许多曲线、折角等的形状,在清洁此类杯具时,通过由鹅颈管构成的弯折段,能够对支杆的弯折段进行弯折转向,便于清理由曲线或折角之间构成的不易清理处。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
21.其中:条形杆1;支杆11;支耳111;卡头112;弯折段113;握柄12;连接部121;延伸部122;卡口1221;握持段123;凹弧部1231;凸筋124;海绵刷头2;弹性件3;转轴4;操作间隙5。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杯刷的实施例如图1

4所示:包括有条形杆1和海绵刷头2,所述的条形杆1包括有支杆11和握柄12,所述的海绵刷头2设置在支杆11的一端处,所述支杆11的另一端与握柄12之间形成铰接配合,且支杆11和握柄12之间设置有促使两者朝向合拢方向运动的弹性件3。所述的弹性件3可以是两端分别与支杆和握柄相抵接的扭簧,也可以是设置在支杆和握柄之间的拉簧、弹性块,通过两者张开时,由于发生形变所产生的弹性力,促使两者合拢。所述支杆11上设置有支耳111,所述的支耳111设置在的支杆11一端处端面上,且支耳111沿支杆1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握柄12朝向支杆1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121,所述的支耳111与连接部121之间穿设有转轴4,所述的转轴4可供支耳111与连接部121之间形成周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件3为扭簧,所述的弹性3件转动套设在转轴4上,且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压紧在支杆11和握柄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杆11和握柄12形成抵接配合,当然,扭簧的两端也可以通过卡接、嵌接或固定的方式分别与支杆11和握柄12之间形成连接。所述的支杆11和握柄12分别设置有卡头112和延伸部122,所述的延伸部122由柔性材质构成,且延伸部122上设置有卡口1221,所述的卡口1221能够在支杆11一端处的端面与握柄12贴合时与卡头112形成卡接配合。所述的握柄12上设
置有握持段123,所述握持段123上设置有若干凸筋124,且握持段123上设置有凹弧部1231,所述的凹弧部1231在握柄12与支杆11合拢时朝向支杆11的一侧。所述的支杆11与握柄12合拢时,凹弧部1231与支杆11之间形成有操作间隙5,便于使用者手部伸入。所述的支杆11包括有弯折段113,所述的弯折段113设置在支杆11的一端处,且弯折段113由鹅颈管构成。所述的鹅颈管为现有技术,指能够任意弯曲并确定方向的金属件。
23.以上实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杯刷,包括有条形杆和海绵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杆包括有支杆和握柄,所述的海绵刷头设置在支杆的一端处,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握柄之间形成铰接配合,且支杆和握柄之间设置有促使两者朝向合拢方向运动的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杯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上设置有支耳,所述的支耳设置在的支杆一端处端面上,且支耳沿支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握柄朝向支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的支耳与连接部之间穿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可供支耳与连接部之间形成周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杯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为扭簧,所述的弹性件转动套设在转轴上,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压紧在支杆和握柄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折叠杯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杆和握柄分别设置有卡头和延伸部,所述的延伸部由柔性材质构成,且延伸部上设置有卡口,所述的卡口能够在支杆一端处的端面与握柄贴合时与卡头形成卡接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折叠杯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柄上设置有握持段,所述握持段上设置有若干凸筋,且握持段上设置有凹弧部,所述的凹弧部在握柄与支杆合拢时朝向支杆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折叠杯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杆包括有弯折段,所述的弯折段设置在支杆的一端处,且弯折段由鹅颈管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杯刷,包括有条形杆和海绵刷头,所述的条形杆包括有支杆和握柄,所述的海绵刷头设置在支杆的一端处,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握柄之间形成铰接配合,且支杆和握柄之间设置有促使两者朝向合拢方向运动的弹性件。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便于使用者发力的折叠式杯刷。刷。刷。


技术研发人员:董昕怡 叶珺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25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